
微课《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doc
12页微课《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微课《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 教材分析: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2011版课标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分类与整理”这一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统计方面的内容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分礼物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谁能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几件? 生:4件红色的,2件蓝色的,4+2=6(件)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3件大的,3件小的,3+3=6(件)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都是想解决“一共有几件礼物”的问题,为什么同学们的方法却不一样呢? 生:分成大的和小的,或者分成红的和蓝的。
观察角度不同 师:不管是分成大的和小的,还是分成红的和蓝的,都是把这些礼物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生活中的分类 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分类现象呢? 生: 师: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超市分类方便我们买东西,看我们学校的图书室,漂亮吗?这些书也是分类摆放的,这样更方便我们查找和阅读看来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 二、探究新知 师:今天老师也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老师吗?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师:几个同学去游乐场玩,看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生:气球 师:我想知道每种气球有多少个,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先分类 师:老师该怎么分类?谁给我出个主意 生:按颜色分可以分成三类 按形状分也可以分成三类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师: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些和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请同学们先按照不同的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有几个,记住是按形状分哦,分完还要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也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分成几堆,再分别数出每种有几个)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2)展示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这样看得清楚 师:你能看出哪一种最多哪一种最少吗? 生: 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从下往上一个一个对齐来摆,这样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哪一种最多,哪一种最少同学们说用图来记录真是不是个好方法? (3)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的记录方法你能看明白吗?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这个同学记录的数据画上线,我们先横着看,上面一行记录的都是形状,下面一行记录的是个数我们再竖着看,每一列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同学们看,老师画上这些线之后,它像不像一个表格?用表格来记录的方法也不错 3、小结 师:同学们,你看你们多棒呀,不仅把这些气球进行分类,而且还对它们进行了整理和记录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分类与整理 补充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师:不管我们用哪一种记录方法,最后得到的结果都是圆形气球有5个,心形气球有4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有3个 4、初步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 师:老师突然发现,有一个气球忘放进去了,同学们快帮老师看看,这个球应该放在哪儿呢? 生: 师:图的问题解决了,表应该怎么改变啊? 生: 师:还有一个呢,应该放哪儿啊?(出示兔子形状的气球) 生: 师:都是增加一个气球,为什么第一次就和原来的放在一起,第二次却另起一行呢? 生: (引导学生感受增加一个和增加一类的不同) 5、按颜色给气球分类 师:刚才我们按形状给气球进行了分类,同学们想想,还可以怎样分呢? 生:按颜色分。
师:同学们用你手中的气球卡片,按颜色的不同,再来分一分谁愿意到黑板上来试一试? (学生到黑板上展示操作) 师:如果你觉得他做的很好,就给他鼓鼓掌 三、巩固练习 1、找一找,把每组中不同的物品圈起来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找得又快又准 2、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 (1)按水果的种类分,有梨、桃子、苹果 (2)按卡片的形状分,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师:按不同的分类结果,在课本29页涂一涂强调从下往上涂) 四、布置作业 师:把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分一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每种文具有多少个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你学会了什么? 生: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分类,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用到它,希望同学们用自己学的本领让生活更美好更整洁,让学习更有效更进步 微课《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3、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 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吸铁石、气球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课件出示文具店图片) 同学们,你们去过文具店吗?这有两家文具店,一家是小熊文具店,一家是小鹿文具店,你愿意去哪家买东西?你是怎么想的?(指生汇报:小鹿文具店,因为小鹿文具店更整齐 小鹿文具店是怎么把物品摆放的这样整齐的?(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像小鹿文具店这样,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分类与整理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生活中的分类现象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分类的现象吗?(指生汇报:垃圾分类、超市分类 2、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1)(课件出示气球图片)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指生汇报板书:形状、颜色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同桌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桌两名同学为一组,把气球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想一想怎样让别人清楚地看出你的分类结果。
哪组完成的最好,老师会把你们组摆的拍下来,展示给大家教师巡视,将学生作品进行拍照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一堆一堆)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学生汇报) 你的方法可真好现在张老师也把这些气球按照一列一列地摆分分类教师操作,学生说 谁还记得,刚才我们是怎样摆的?(一列一列地摆,从下往上摆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可以在下面画一条线,第一列都是圆形气球,在下面画个圆形气球第二列都是葫芦形气球,在下面画个葫芦形,第三列画个心形像这样的用象形图像表示分类结果的图,就叫做象形统计图 从这个象形统计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生汇报:圆形气球有5个,心形气球偶4个,葫芦形气球有3个 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桃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3)动手操作,再次体会分类的方法 刚才我们是将气球按照形状分类,现在你能把这些气球像老师这样按照颜色分分类吗?摆好后,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生汇报) 出示:红色的气球有多少个?黄色的气球有多少个?蓝色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 三、巩固发散 1、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 2、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 四、评价反馈 今天你有什么新收获? 五、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形状 象形统计图 颜色 列 从下往上 微课《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3活动名称: 《分类与整理》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气球图片、信封若干、实物和整理箱 活动目标: 1、经历分类过程,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与实际生活联系中,体验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活动重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1、师生问好,并导入 带学生逛超市出示各种实物(水,苹果,火腿肠……)让学生当售货员,整理这些商品,通过整理,让学生会按种分商品,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2、苹果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分一分,引导学生可以按大小和颜色进行分类, 3、师:我从超市买了一些气球,想分给大家,我们来一起分一分吧,你想怎样分? (按颜色分,分为3类,按形状分,分为3类) (记录并整理到表格中) 4、“当当当,”什么声音?原来是邮递员来送信,我们4人一组看看信里是什么呀?小组讨论这些图片可以怎么分……(按颜色分为3类,按形状分为2类)每组一张表格,然后记录,教师个别,找一组到黑板上演示,说说他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的(让学生说完整话我是按颜色分的,分为3种,红色的有3个,黄色的有4个,绿色的有2个……) 5、学生参与,找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让大家看一看该怎么分一分类 (1)可以按男女分; (2)可以按长短头发分; (3)可以按带不带眼镜分; (4)可以按个子高矮分。
充分发挥孩子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提升 6、总结本节课:学了分类与整理,你都知道了什么? 7、布置作业:课下我们思考一下,可以怎样把我们班全体学生进行分类,课下多多交流 微课《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的过程,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4、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1、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基本练习 出示一组图片(课件演示),说一说都可以按照哪些标准分类 二、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