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蒋冲小学.doc
6页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纲要》》学校: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蒋冲小学姓名:黄艳艳时间:2011 年 8 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学习材料:学习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设设 计计 者:者:黄艳艳课课 时时 数:数:59 课时学情、学材及资源背景分析:学情、学材及资源背景分析:四年级的小学生思维形式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自然与生活中的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册教材各单元都是对上册教材所学习的知识的提升与加强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生活经验,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复习内容,常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1.多位数计数器多位数计数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使用) 2.多级数位顺序表多级数位顺序表(教学数位、计数单位、大数的读写时使用) 3.算盘、计算器(.算盘、计算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大数的四则计算时使用) 4.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角的度量和平行四边形时使用) 5.量角器、三角板、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教学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使用) 6.其他教具.其他教具 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用小棒作为算筹记数,找两把扇子认识平角和周角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 “百万” “千万” “亿” “十亿” “百亿” “千亿” ,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 100 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二、空间与图形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2.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3.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三、统计与概率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四、综合运用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四年级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本册教材课程内容包括:一、大数的认识1.主题图 2.亿以内数的读法3.亿以内数的写法 4.数的产生5.十进制计数法 6.亿以上数的认识7.计算工具的认识 8.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 亿有多大?二、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和角 2.角的度量3.角的分类 4.画角三、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 2.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 六、统计 七、数学广角 八、总复习 课程实施设想课程实施设想::(一)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1.数与代数注重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和计算的意义及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加强和重视估算教学,并且鼓励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2.空间与图形注重实践与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想象等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鼓励测量方法的多样化3.统计与概率注重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注重结合具体情景和动手实验,使学生的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4.实践与综合应用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综合运用所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二)(二)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1.对有关数的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和,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2.空间与图形方面,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如,摸一摸,描一描,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等) ,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3.统计知识方面,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前备经验,采用独学、对学、群学方式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5.在综合应用方面,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三)(三)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 ,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 59 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一、大数的认识(11 课时)1 亿有多大?………………………………………………………1 课时二、角的度量(4 课时)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 课时)1.口算乘法…………………………………………………2 课时左右2.笔算乘法…………………………………………………7 课时左右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 课时)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 课时)1.口算除法…………………………………………………2 课时左右2.笔算除法……………………………………………… 12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 课时六、统计(3 课时)你寄过贺卡吗?………………………………………………… 1 课时七、数学广角(4 课时)八、总复习(5 课时)课程评价:课程评价:1、分项作业评价。
从双基、书写、创新意识等方面采取分项评价的一种批改策略这种评价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2、课堂观察评价法在课堂上,教师应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当学生在回答提问或进行练习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便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作出积极反馈,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与矫正3、二次评价法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地,教师可以选择迟作出判断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4、成长记录袋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取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以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5、数学日记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数学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形式来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