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docx
4页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自主学习: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王权国家:西方王权国家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说出近代西方两个主要的王权国家,这样的国家有何特点?(1)王权国家出现的原因: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加强②宗教改革(主张王权高于教权),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民族认同观念出现2)主要的王权国家:①英国: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②法国: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名言:朕即国家3)王权国家的特点:国王就是国家,王权专制,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2、王权国家转变为民族国家: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说出近代西方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和特点?(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出现的原因:①基督教势力衰弱和民族认同观念兴起,促使英法等国民族语言的地位逐渐上升13世纪,英语逐渐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②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转变为民族国家2)近代西方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英国是近代西方最早的民族国家,其次是法国。
3)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特点:(注意了解)这些民族国家由单一族群组成的,更多则是由多个族群组成民族国家主权独立,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度提高,有共同的地域、国民语言、国家体制和民族认同感,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等随着王权国家的出现和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于是出现了国际外交规则,也就是国际法和外交制度)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国际法的形成:国际法形成的原因有哪些?简述其形成与发展的情况1)原因: ①王权国家的出现和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导致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②人们希望通过法律来处理国际关系,减少武力冲突2)形成与发展:(注意三点)①国际法基础的奠定:荷兰人格老秀斯在1625年岀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②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确立: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结束了长达30年的欧洲混战,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③国际法应用范围的扩大:1815年,维也纳体系建立,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2、外交制度的建立:近代外交制度是怎样建立的?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1)建立:17世纪时,欧洲国家开始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2)历史意义、作用: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减少战争开辟了新的途径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简述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的基本概况主要是了解战后国际法的制定)1、一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2、十月革命后,苏联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3、一战后的国际法:简述一战后确立的国际法及其难以实施的原因1)国际法: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国际联盟;1928年,各国签定了非战公约2)国际法难以实施的原因:①被英法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②形成决议实行“全体一致”原则4、二战期间,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5、二战后的国际法:简述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表现有哪些?二战后国际法的实施有何意义? 又有何局限性? (1)发展的表现:①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签署,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②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2)意义:①促进了民族国家的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猛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②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大,对世界和平与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采取制裁或战争(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严重威胁着国际和平探究一.(1)必要性: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国家是欧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原因: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近代欧洲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从反面激起欧洲人对于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二战后,欧洲衰落,美苏的强大和冷战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必要;二战后,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各国经济发展日趋平衡,联系密切;法德两国政治和解2)阶段:清末,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观念: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原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探究二.(1)特征:主要由西方国家确立;内容上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人道主义等原则,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观念的体现;使用范围上排斥非资本主义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背景: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文国家主导制定的国家法本身的局限;列强之间的霸权政治和侵略战争使国际法规范的遵守大打折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发展2)态度:基本承认国际法的主要原则,强调遵守各主权国家间建立在平等和独立基础上的各项原则和规则;并在对外关系中积极使用这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推动本国外交发展;拒绝、排斥与否定传统国际法中维护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利益的原则和规则意义:新中国对国际法承认的理论的完善了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的独立和领士完整;避免新中国被国际社会孤立,推动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限时训练1-5CCADD 6-10ADBCC 11.(1)特点:由具体领域扩展到全方面;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渐进性与动态发展;解决国家争端方式多样化2)机遇:联合国的建立;区域性组织的推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不断增长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南北发展不平衡;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冷战思维;联合国制裁能力有限;难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