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考苏教版语文复习备考之诗词赏析(含答案).pdf
18页011 诗词赏析重点篇目一、诗望岳春望、使至塞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渡荆门送别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二、词武陵春渔家傲秋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调歌头一、古诗赏析810101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全诗是围绕着“望(或:看、观、岳、山)”字来写的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示例:表明了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表明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决心3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和比喻、夸张、拟人(任答一种即可)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意近即可)的气势4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5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 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曾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峻;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6、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到远 B、由远到近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7、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岱宗即东岳泰山B、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曾”通“层”C、第七、八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逊的性格特点D、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810201春望1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 分)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2、请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作简要赏析写春望所见“破”字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写出了荒无人迹的凄凉这两句营造了荒凉凄惨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春望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21.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3 分)810202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D.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保家卫国的感情21.(3 分)D(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2122 题4 分)8102032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2 分)答:草、木、花、鸟22.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2 分)答:尾联形象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二)、古诗阅读(共 5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 题810204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1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3 分)答:(1)意思是感伤时势,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流泪;因怅恨离别,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2)“感时”表现了诗人忧国的情感,“恨别”表现了诗人思家的情感,(3)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810205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诗的开篇一个“破”字,一个“深”字点明了都城景物的特点。
B颔联写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动惊心C颈联写尽了离乱之苦,表达了诗人期盼亲人音讯的强烈感情D诗人“白头搔更短”只源于亲人离散之伤痛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实写景物,虚写情感,融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诗中运用了对偶、拟人、反衬等表现手法C“望”字统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D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与作者的望岳石壕吏等作品一致3按要求回答问题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望之所见,其中“破”字写出了怵目惊心之景,“深”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一)古诗词鉴赏(3 分)810501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8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1分)9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2 分)答:8 诗人(自己)(1 分)9.示例-:“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慼这两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雄奇示例二:“孤烟”显示在无边的荒莫里,天气晴好,只有一柱烽烟(炊烟)直上云天,景象奇特壮观共 2 分)(二)810503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16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810504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点拨:“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诗人自己_,表达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3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1)这幅图画具有图画的构图美2)美的具体表现: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示例二:(1)图画的线条美2)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示例三:(1)图画的色彩美2)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示例四:(1)图画的意境美2)诗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4.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8105061、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2、请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含义及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过了居延,就像“蓬草”一样 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3、近人王国维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千古壮观”的名句,请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本句中“大漠”的“大”字体现了沙漠的浩瀚无边,在此背景下,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为“孤烟”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而“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空旷辽阔,那横贯在其间的黄河,越发显得“长”了容易给人以感伤印象的“落日”,诗人却用一个“圆”给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物中82010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回答问题5 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答: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3 分)答:【答案】“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3、颔联借用,出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暗示贬谪时间之长,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之情4、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A、“二十三年”,指白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了内心的强烈不满B、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诗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C、“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D、“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重新抖擞振作8201021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