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JLYJ7110759B.docx
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QJLYJ7110759B Q/JLY J7110759B-2022 汽车线束用紧固件 技术条件 编 制: 巢一鸣 校 对: 王秀艳 审 核: 吴刚 审 定: 熊想涛 会 签: 夏欢、兰振宇、 姜文、刘伟、张帆 标准化: 张 岗 批 准: 付朝辉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GEELY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 Q/JLY J7110759B-2022 目 录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模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5 试验方法 (2) 6 检验规矩 (4) 7 标识、包装、运输机贮存 (9) I GEELY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 Q/JLY J7110759B-2022 前 言 本标准代替Q/JLY J7110759A-2022《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与Q/JLY J7110759A-202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飞边”的定义(见3.1); ——增加了“气泡”的定义(见3.2); ——增加了“翘曲”的定义(见3.3); ——增加了“熔接痕”的定义(见3.4); ——增加了“烧焦”的定义(见3.5); ——删除了“卡扣”的定义(见2022版3.1); ——删除了“固定板”的定义(见2022版3.2); ——删除了“插槽”的定义(见2022版3.3); ——删除了“插板”的定义(见2022版3.4); ——删除了“扎带”的定义(见2022版3.5); ——修改了“一般要求”的技术要求(见4.1); ——修改了“温度等级”的技术要求(见4.2); ——修改了“材料”的技术要求(见4.3); ——修改了“尺寸及外观”的技术要求(见4.4); ——修改了“插入力拉脱力”的技术要求(见4.6); ——修改了“耐温性能”的技术要求(见4.8); ——修改了“抗化学介质性能”的技术要求(见4.9); ——删除了“抗振动性能”的定义(见2022版4.7); ——删除了“紧固件的吸湿率”的定义(见2022版4.9); ——删除了“耐盐雾性能”的定义(见2022版4.11); ——增加了“布局”的技术要求(见4.5); ——增加了“阻燃性能”的技术要求(见4.10); ——增加了“气味”的技术要求(见4.5); ——修改了“试验条件”的试验方法(见5.1); ——修改了“材料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2); ——修改了“外观”的试验方法(见5.3); II GEELY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 Q/JLY J7110759B-2022 ——修改了“插入力、拉脱力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4); ——修改了“耐温度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6); ——修改了“抗化学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7); ——增加了“紧固件的防水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5); ——增加了“阻燃性能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8); ——增加了“气味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9); ——修改了“型式检验”的测验表(见6.2.2); ——增加了“贮存”的贮存期(见7.4);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子电器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巢一鸣 本标准于2022年12月30日发布并实施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处境为: ——Q/JLY J7110759A-2022(于2022年3月22日首次发布,2022年11月20日第一次修改) III GEELY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 Q/JLY J7110759B-202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线束用紧固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矩、标识、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线束用紧固件(以下简称“紧固件”) 2 模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成少的只要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只要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全体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2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Q/JL J100003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 Q/JL J124010 聚酰胺(PA)材料 Q/JLY J711175-2022 车内非金属件气味等级限值技术条件 Q/JLY J7110195C-2022 汽车电线束低压连接器技术条件 Q/JLY J7110335A-2022 汽车非金属材料阻燃性限值要求及试验方法 Q/JLY J7110456B-2022 汽车紧固件禁用、限用物质要求 Q/JLY J7110845A-2022 汽车禁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 Q/JLY J7111020A-2022 车内非金属零部件总成气味性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飞边 注塑时由于合作的问题导致塑胶溢出而形成的多余料 3.2 气泡 注塑过程中,由于材料厚度不平匀,产生的缩水,使制品里面形成真空,看起来犹如有气泡 3.3 翘曲 注塑制品的外形偏离了模具型腔的外形 3.4 共9页 第 1 页 GEELY 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 Q/JLY J7110759B-2022 共9页 第 2 页 熔接痕 塑料制品外观因不能完全熔合而产生线性的熔接缝 3.5 烧焦 塑料制品外观因排气不良而产生的痕迹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汽车线束用紧固件的性能应符合本技术 条件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制造图纸中的技术要求中应包含以下方面: a) 外部尺寸; b) 紧固件和内镶嵌定位布局的材料; c) 紧固件及其匹配部件的料厚范围; d) 紧固件匹配的孔径范围; e) 紧固螺栓/螺母的类型和长度; f) 匹配孔允许毛边的最大尺寸; g) 匹配电线束或外养护材料的标准外径及最大外径; h) 紧固件的颜色; j) 紧固件对匹配部件的装配要求和开孔平面要求。
4.2 温度等级 按使用环境分,紧固件可分为以下几个温度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工作温度及储存温度 单位:℃ 项 目 安 装 位 置 发动机本体及发热部件附件机舱内非发动机本体 乘客区和行李舱 下限工作温度 -40 下限储存温度 -40 上限工作温度 120 (150) 85 (120) 65 (85) 上限储存温度 130 95 75 备注 括号内为出口车型标准 4.3 材料 紧固件材料应符合Q/JLY J7110456B-2022和Q/JL J124010的规定及其他材料相关要求 GEELY 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 Q/JLY J7110759B-2022 共9页 第 3 页 4.4 尺寸及外观 4.4.1 尺寸 产品尺寸应符合图纸中的尺寸要求 4.4.2 外观 产品的外观色泽应平匀一致,平整面有光泽,无明显飞边、气泡、翘曲、熔接痕、烧焦等缺陷 4.5 布局 4.5.1 头部 扎带或卡扣上与车身开孔或螺栓或钢板合作具有固定作用的片面(见图1)。
图1 头部 4.5.2 扎带带体 扎带上起紧箍作用同时能纵向环绕束上的片面(见图2) 图2 扎带带体 4.5.3 扎带锁舌 扎带上与自身带体上锯齿(或方孔)咬合起自我锁紧作用的片面(见图3) 图3 扎带锁舌 4.6 插入力、拉脱力 4.6.1 插入力 4.6.1.1 按规定的操作方法插入孔、螺栓、钢板、接插件或紧固件所用的最大力(见图4) 图4 插入力 GEELY 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 Q/JLY J7110759B-2022 共9页 第 4 页 4.6.1.2 带孔位固定的扎带和卡扣,依据与其合作部位规格的不同,其插入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插入力 规格 插入力(N) 试验方法 圆孔 / ≤78 5.4.3 钥匙孔 / 长圆孔 8*14、7*12、6.5*13、7*10、6.5*10 螺柱卡 M5、M6、M8、M10 ≤98 钣金卡 厚度1mm~6mm ≤85 卡扣 卡扣插入接插件 ≤69 扎带 带体插入锁舌(前三齿) ≤13 线束或水管 线束或水管插入卡扣 ≤78 4.6.2 拉脱力 4.6.2.1 按规定的操作方法从孔、螺栓、钢板、接插件或紧固件拉脱所用的最小力(见图5)。
图5 拉脱力 4.6.2.2 带孔位固定的紧固件,依据与其合作部位规格的不同,其拉脱力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拉脱力 规格 拉脱力(N) 试验方法 圆孔 孔直径≤6mm ≥69 5.4.4 孔直径>6mm ≥147 钥匙孔 孔直径≤6mm ≥69 孔直径>6mm ≥147 长圆孔 8*14、7*12、6.5*13 7*10、6.5*10 ≥147 螺柱卡 M5、M6、M8、M10 ≥147 钣金卡 厚度1mm~6mm ≥100 卡扣 卡扣从接插件拔出(限位布局起作用) ≥69 4.6.2.3 根据扎带带体宽度(如图6所示)的不同,其环形拉脱力应符合表4的规定 GEELY 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 Q/JLY J7110759B-2022 共9页 第 5 页 图6 扎带带体宽度 表4 扎带拉脱力 扎带宽度W(mm) 拉脱力(N) W≤2.5 ≥80 2.5<W≤3.5 ≥133.3 3.5<W≤5 ≥225 5<W≤7 ≥266.7 W>7 ≥535 4.7 防水性能(仅限于防水型紧固件) 按照5.5条要求试验后,检查无渗漏现象。
4.8 耐温性能 4.8.1 抗低温性能 按5.6.1条举行低温试验,检查产品外观应符合4.4.2的要求: a) 将扎带带体全部长度紧贴缠绕在直径为3mm的圆棒上,试样带体应无开裂、脆断、典型降解等现 象,将带体插入扎带锁舌布局中,锁舌应无脆断现象(此条仅限于扎带产品); b) 将紧固件头部插入相应匹配钣金端,试样头部应无脆断现象 4.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