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备课方案.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54436841
  • 上传时间:2024-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9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备课方案课文备课方案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1.内容简说 本文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作者叶永烈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敏锐地抓住常见的或不为人注意的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进而“找到真理"的三个具体的事例分别是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2.结构特点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开篇点题,明确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对这个形象化的观点作了简要的阐述,说明它的实质:从常见现象出发,不断发问,追根求源,最后找到真理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观点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观点,指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能够发现真理最后阐明科学发现所需要的灵感来自独立思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前面的论述作了补充,使全文结构更加严密完整。

      3.写作特色 (1)写法特色:事例典型,论证清晰 课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整全文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写法很有代表性 用事例证明观点是论说类文章的常见写法,选取的恰当事例要和观点之间建立起证明的关系首先,作者选取了科学发展史上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观点三个事例都是从平常的事情中有所发现,给科学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体现了科学发现中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有力地证明了课文的观点其次,课文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采用了相同的顺序:先写“现象”,重点突出其“细微"司空见惯”;再写“问题”,突出“问题”与“现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发明或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真理"课文的观点正是从常见现象出发,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进而发现真理,这样的表述顺序使事例与观点在结构上形成了一致,也就产生了证明的关系 (2)语言特色:严谨准确,生动形象 ①表述注重逻辑性、准确性和严密性如,第3自然段中“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大部分"最”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②将概括抽象与生动具体相结合如,第2自然段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既用几个短句精当准确地概括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又有“把‘?’拉直变成‘!’”这样生动的表述,形象地说明了观点同时,在叙述事例时不仅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人物的思考过程,还适当加入了动作、心理、场景描写,更显生动具体,增强了说理性文章的趣味性 4.习题运用 课后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这道练习题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设置的先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列举的三个事例: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然后指导学生了解每个事例介绍的顺序,在比较思考中明白作者按“发现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验—得出结论"这样的顺序来表达,思路非常清晰 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是对本课学习的巩固与运用,也是对本单元学习重点的巩固与运用要引导学生先确定自己要说明的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选取与观点相符的一两个典型事例加以阐述。

      叙述事例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注意事例间的过渡与联系,同时表达既要注意语言的严谨准确,也要注意生动具体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用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强调“蕊”是翘舌音,“搜"是平舌音指导个别难字的书写,提示“搜”右边“叟"的笔顺;“域”右边的斜钩上面的一撇不能忘写读准“花圃、凹陷"等词语,理解“锲而不舍、司空见惯、见微知著”等词语的含义 2.阅读理解 (1)从课题入手,在质疑、解疑中初步明确中心观点在此基础上,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个事例,再自主阅读其他事例通过阅读三个事例,让学生发现所列举事例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各个事例在阐述过程中的侧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事例选择与观点印证的关系,体会课文是怎样利用事例来论证观点的,感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 (2)围绕语文要素深入学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本课的学习不仅要了解作者的观点,还要了解作者是怎样有序组织事例印证观点的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围绕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要列举这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是怎样印证观点的呢?在思考中发现三个事例的共同点:科学家能从细微的、常见的现象中发现别人观察不到之处,在不断发问的过程中显现他们善于思考的品质;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显现他们追求真理的恒心与毅力。

      三个事例虽然内容不同,但事例与观点是紧密关联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每个事例介绍的顺序教学时,先引领学生学习第一个事例,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再让学生自主阅读后面两个事例,并与第一个事例作比较,总结三个事例在叙述顺序上的共同之处,进而引导学生体会,三个事例都采用了相同的表述顺序:先写“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再写由现象中发现的问题,最后写相关的发现或发明,即所谓的“真理”,从而发现三个事例的共同特点,以此来说明作者用事例来印证观点的方法 3.积累表达 本课的练笔可以让学生在明确要求后,先组织论证材料,试着编写事例提纲,再交流评议所选的事例能否论证观点,最后独立完成练笔 4.类文迁移 在第二课时“拓展阅读”环节可迁移课后“阅读链接”《詹天佑》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种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不断研究探索的科学精神虽然链接的阅读材料文体与课文不同,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内涵之一是相同的,就是不惧困难,坚持探索与课文形成呼应与补充,便于学生加深理解,丰厚积累 备教学资源 作者简介 叶永烈(1940—2020),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著名小说家、报告文学作家。

      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1960年,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编写之一著作有《小灵通漫游未来》《叶永烈科普全集》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