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点师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材料.docx
16页面点师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材料面点师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材料面点师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材料范文_篇 1 秦桂芳,女,1942 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特一级面点师,烹饪大师,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烹饪教育名师1960 年参加工作,在省粮厅实验食堂工作(后改为和平餐厅国营二)现在的西安饭庄分店,曾先后随名师李玉田,朱志明学习面点技术1983 年陕西名菜名点展览会获奖,1984 年被评为工商局先进个人1989 年获商业部金鼎奖(河北石家庄);1991 年获商业部金鼎奖(河南郑州);1999 年 7 月陕西省第四届烹饪大赛获团体金奖;1999 年 12 月参加全国烹饪大赛获团体金奖经过四十余年的实践,品种有三鲜稍麦,芹香稍麦,荷花酥,棚间雀,泡泡油糕,油塔中式西点,粉点,面人等其中获奖的面点师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材料范文_篇 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里,我们迎来了第 103 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今天,我作为“四好”女工的代表,站在这个讲台上,心中充满感激感谢组织和领导给我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感谢同志们对我工作的帮助与支持同时,我想借“三八”节之机,向默默耕耘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为试验的发展,奉献青春和汗水的女工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一、积极进取,提高素质,诚心擦亮服务窗口,提升服务水平。
我叫贾春梅,来自试验综合队,是一名高级面点师每天的工作,只为一件事,那就是“让吃的人更满意” 在工作中,我始终树立着“科学管理、营养配餐、让最好一餐在食堂”的工作理念,把自己最真挚的爱注入每一斤面,每一粒米中,用心制作着各种面点,让大家能吃出家的味道为此,我把最美丽的时光留在了面案上,灶台前,厨房里,水池边,融入到点点滴滴的生活中的小事里我热爱我的面点工作,因为她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兴趣为了能做出更好吃的面点,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经常会抓住制作面点的细节去认真研究,这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更能从细节中思考如何创做新面点下班后,我还经常自己购买材料,在家里研究制作面点,提升新面点口感为了学会更多的面食制作技术,我自费买来各种面食制作参考书籍和光盘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现在,我掌握了 20 多种面食制作技术,还经常手把手地教食堂的姐妹们如酥饼、蛋糕、烤饼、烤地瓜、玉米贴、包子、花卷等花样翻新的主食深受员工欢迎提升服务水平,擦亮服务窗口成为一名优秀的面点师,除了要对面点的制作有兴趣外,还要善于总结,这样的面点师才能不只是会模仿,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才能更精确的把握要点,做出来的面点才会更可口。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善于总结要点培训时,我把老师说的每个要点都详细记录工作中,我也习惯将工作中发现的制作要点以及向其他同事学习的要点进行记录,这让我的面点制作技术越来越精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面点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作为一位女面点师,我遇到的困难要比男面点师大的多首先,最大的困难就是体力,刚开始工作时,由于每天要做上百份面点,一天下来,累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那时候,丈夫工作忙,孩子小,公婆年岁已高,家中的重任由我一人承担,但是,我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在下班后利用干家务来训练臂力,慢慢的,我适应了工作强度其次,作为一个女性面点师,在动手方面要弱一些,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选择在休息的时间反复的练习,从而达到熟能生巧,弥补自己的不足擦亮服务窗口,提升服务水平,需要奋斗与付出,需要无数次的自我超越秋收的喜悦全部来自于从春天开始的耕耘,丰硕的果实是用汗水浇灌成长最终,我的努力获得大家的认可,我多次被评为“巾帼岗位明星” , “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二、关爱老人,恪尽孝道,孝心和谐代际关系,营建和谐家庭百善孝为先作为好儿媳,我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振聋发聩的表白,我只是把“孝”字深深地刻写在自己的字典里,做着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抒写着“孝”的朴实与无华。
婆婆脚踝骨手术,在医院住了三十多天丈夫工作忙,三四天要值一个班,孩子年纪小,没有人可以依靠,我只能一个人照顾婆婆喂药、喂水、喂饭,梳头、洗脸、洗脚,端倒便盆、擦洗身子……我自己身体不好,曾因脊体动脉狭窄多次呕吐、晕倒,但是,我从没耽误过一次,因为我知道,丈夫工作太忙,无暇分身,我就是我们这个家的支柱,是丈夫的助手,是儿子的依靠默默无闻的行为,深深感染着同病房所有的人,感染着医生和护士,曾一度被医院传为佳话伤筋动骨一百天出院后,婆婆腿脚僵硬,仍然行动不便,吃饭、穿衣、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我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我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老年人骨质脆弱,新陈代谢比较慢,对年青人来说,一些特别简单的事情,例如,修剪指甲这种小事,做起来都很不容易每个月,我都要给她修剪一次指甲,每次修剪之前,我都先用温盐开水将婆婆的手或脚浸泡半个多小时,待指甲或趾甲软了后,她才用剪刀慢慢地、细心地、一个一个的修剪握剪刀的肌肉发红了,关节发肿了,我没叫苦,没说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看似简单,然而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事,以行动书写着人间的至孝真情。
婆婆年轻时非常能干,看到自己行动不便,想着就这样成了家里人的拖累,她逐渐消沉,愁眉不展,茶饭不思看到婆婆这样,我便与丈夫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以及婆婆能谈得来的人,让他们跟婆婆谈心,帮她走出阴影就这样,下班后,我把又一天的趣闻趣事,做面点的心得,讲给婆婆听周末,我还鼓励儿子陪婆婆说话,给她讲笑话,让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婆婆终于又树立了生活的信心长时间和睦相处,我同婆婆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等婆婆常对邻里说“这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我才有了这么个好媳妇,我这个媳妇就是我的女儿啊!”朝夕相处,我和婆婆从没红过脸,发生过争执耳濡目染,孩子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或奶奶的生日都要给买上点小礼物经过我的精心护理,婆婆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慢慢地,她能下地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了,还可以和邻居聊天了,家里又有了欢乐的笑声孝顺是一种储蓄,期限到了,总是能兑付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三、身兼数职,任劳任怨,苦心挑起家庭重任,解除丈夫后顾之忧一个聪明的妻子会发现,利用自己性别的力量,她能够把信心和力量传递给自己的丈夫,这是妻子独具的一种力量,任何人都无法取代。
我的丈夫张跃华是试验大队的一名基层书记我知道,他热爱他的工作,作为他的妻子,我所能作的就是在一旁辅佐,做他坚实的后盾,照顾好家庭及子女,为他解除工作的后顾之忧记得那一年,大队投入新生产,我的丈夫还是副队长,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家里有四位老人需要照顾,孩子又面临升学的压力,为了能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我毅然选择了后勤工作,并小有所获虽然收入少了许多,事业的上升空间小了许多,生活单调了许多……但我从不后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默默支持着丈夫家中的大小事情,全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为了培养子女成才,我母兼父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青春叛逆期那会,丈夫一心铺在事业上,经常在单位工作得很晚才回来,为了更好的引导儿子,树立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给他讲述老一辈石油人创业的故事,用实际行动教育他,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做人道理,令他理解父亲的辛苦与奉献有志者,事竟成,高考时,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名牌大学现在,在我们的耳濡目染下,他也十分热爱石油行业,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投身到基层,献身石油,勤学苦练,报效祖国夜以继日,我犹如一根蜡烛两头燃,家庭工作两头忙终于,我因操劳过度病倒了。
当时,丈夫在单位保生产,单位离不工他,当他在中发现我说话有气无力时,马上委托好友的妻子陪我去医院医生一量体温,竟高烧 40度!生产稳定了,丈夫凯旋归来了,站在我的病床前,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丈夫落泪汗水收获事业,当丈夫因工作业绩突出,被聘为基层书记时他曾对我说:我的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想也对他说一句,跃华,既然选择了做你的妻子,我就无怨无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收获了家庭,收获了亲情,也收获了肯定这些年来,我先后被授予了“三八红旗手” 、“巾帼岗位明星” 、 “技能考评员”等荣誉称号今年,我又作为“和谐好家庭”代表站在这里,请允许我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工作上的厚爱与扶持、生活上的关心与照顾,衷心的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节日快乐!小草虽然渺小,是她们组成了绿色的大地,虽说溪流涓细,是她们汇成了浩瀚的大海作为试验大队的的服务窗口,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我要更加努力积极进取,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的赤诚编织瑰丽多彩的人生,为大队三采试验、为油田的持续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谢谢大家!谢谢!面点师三八红旗手先进事迹材料范文_篇 3 “不进富春门,等于未到过扬州城” 。
富春是扬州的百年老店,是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一个引人入胜的“窗口” ,是淮扬菜点的正宗代表,也是扬州人及中外游客佳宾的一块福地洞天而富春的原领头人,就是被誉为“点心王国女状元”的中国烹饪大师徐永珍徐永珍与富春一样也闻名中外,誉传遐迩她 15 岁即从师学艺,专攻美点制作磨刀,剁馅,擀皮子,捏包子, “身不离案板,手不离面杆” 长年累月遥艰苦磨砺,加上心灵手巧,她逐渐熟练地掌握了擀、捏、斩、剁、蒸等面点基本功 “熟”能生巧60 年代初,在扬州地区青工技术比赛中,徐永珍以 2 分钟擀出 72 张饺皮的惊人速度,夺得第一名扬州市团委、扬州市总工会为她颁发了荣誉证书 “巧姑娘”的美名霎时传遍了大街小巷1984 年,江苏省首届美食杯烹饪大赛在南京隆重举行巧姑娘”徐永珍凭着久经磨练的坚实功底、日积月累的娴熟技艺,又一次充满信心地登上了赛台果然,以“玉果粉点” 、 “双麻酥饼” 、 “野鸭菜包”等面点制作技压群芳,一举夺得最佳点心师的桂冠,成为江苏省第一位“点心女状元” 后来,在 1988 年和 1993 年的全国第二届、第三届烹饪大赛,徐永珍又个人独得 3 枚奖牌,并奋力夺得了团体金牌在美食海洋中,徐永珍劈波斩浪,飞桨扬帆,走出了扬州,走出了江苏,走向了全国。
她一步一个脚印,她要向世界进击她刻苦磨练,刻苦钻研,面点技艺也愈发完美高超,几近炉火纯青她娴熟地掌握水调面、油酥面的传统工艺,集三百余种淮扬名点的操作技艺于一身,2 分钟擀饺皮 91 张,3 分钟能捏 30 只包子其高超的技巧,快捷的速度,实在令人折服在继承与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徐永珍还十分注重创新她说,创新,才是烹饪发展的生命包子,以前只有几个品种,而今,已有白玉包、海参包、野鸭菜包、萝卜丝包、干菜包、生菜包、雪菜包、荠菜包等新品种多达三十余种,而且不断推出,不断创新至于肉蒸饺这些单一品种,也相继推出了麻辣鸡饺、鲜贝饺、蟹黄鱼翅饺等十余种她还创制了“玉果粉点” “月宫玉兔” 、 “三鲜雪梨”、 “鸳鸯枣泥”等数十个点心新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对于调味品,徐永珍也在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包子馅心的口味、色彩十分重要,制作包子常常使用的油、盐、酱、醋、味精,如何调配恰当,如何新美可口,对此徐永珍从不放过丝毫例如酱油,加点海鲜酱、麻辣鲜味素、香料、蚝油等,口感则更佳,色泽则更实另外,馅心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春有荠菜鲜,夏有干菜爽,秋有河蟹黄,冬有野鸭香” 她的点心,被誉为“天厨妙味,味美留连” 。
看徐永珍的操作技艺表演,宛若在读一首美妙的诗,听一曲迷人的歌,观赏一幅神奇的画,进入一个童话般的境界松散的皮粉,在她灵活巧妙的双手之下,顷刻间仿佛施了魔法,纷纷变成了有嘴有腰,有棱有角,造型各异的“小生灵”那端上桌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美点实在让人不忍下箸难怪有人慨叹:“到扬州不吃徐永珍的包子,实在是一种遗憾!”三丁包、翡翠烧卖、千层油糕、麻辣蒸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