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综合学校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解析.pdf
13页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位移B. 路程C. 质量D. 时间【答案】 A 【解析】矢量是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位移是矢量, 所以选项A都是矢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所以A 选项正确故选: A2.在物理学史上, 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著名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牛顿C. 奥斯特D. 爱因斯坦【答案】 A 【解析】【详解】 在物理学史上, 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的著名科学家是伽利略,故选A.3.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 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6 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 18 N B. 6 N C. 2 N D. 1 N【答案】 B 【解析】【分析】两力合成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夹角180 时合力最小,并且 F1+F2 F |F1-F2|【详解】 两力合成时, 合力范围为: |F1+F2| F|F1-F2|; 则 3 N 和 6 N 的合力范围是9N F3N ,所以可能为6N。
故选 B4. 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和位移时间关系公式,作出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和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即可解: A、B、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为:x=v0t+at2,可以知道x 与 t 是二次函数关系,故图象是曲线,故A 错误, B 也错误;C、D、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公式为:v=v0+at,式子中 v 与 t 是线性关系,故C正确, D 错误;故选 C5.如图所示, 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测得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l(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A. B. mglC. D. 【答案】D 【解析】根据二力平衡可知: 弹簧弹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故有:mg=kx=k l, 所以劲度系数为k=,故 ABC 错误, D 正确故选 D6.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 = 10 m/s2,则第 2 s 末物体速度的大小为A. 10 m/s B. 20 m/s C. 30 m/s D. 40 m/s【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公式可得第 2s 末的速度为,故 B 正确。
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7.如图所示, 一个小球绕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圆周半径为, 该小球运动的角速度为,则它运动线速度的大小为() A. B. C. D. 【答案】 C 【解析】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的半径为r,角速度为 ,故线速度为,B 正确8.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 ),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 A. 是平均速度 , 是位移B. 是平均速度 , 是路程C. 是瞬时速度 , 是位移D. 是瞬时速度 , 是路程【答案】 D 【解析】最大速度是80 km/h ,为瞬时速度,到杭州还有l0km ,不可能为直线运动,所以100 km 是路程, D 对9.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 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 和 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A. 20 m B. 24 m C. 25 m D. 75 m【答案】 C 【解析】试 题 分 析 : 汽 车 的 加 速 度 为 :, 根 据, 则,解得: v0=12m/s , 故物体停止的时间:,刹车后7s 内的位移是 6s 内的位移,选项 C 正确。
考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10. 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15s 末汽车的位移为300m B. 20s 末汽车的速度为lm/s C. 前 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D. 前 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答案】 BC 【解析】由图看出, 15s末汽车的位移为30m故 A 正确 20s末汽车的速度等于15-25s 图象的斜率,则有故 B 正确前 10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故C 错误汽车在0-10s 内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15s 内处于静止状态;15-25s 内汽车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 错误故选AB. 点睛:此题关键要知道位移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速度的大小 .11.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 分别为 30 和 45 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B. C. D.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最大静摩擦力一般要大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根据题目中倾角分别为 30 和45 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可以判断: =30时为静摩擦力; =45时为滑动摩擦力,又因为,解得:,故选项C 正确考点: 考查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关键在于要分析出倾角小时为静摩擦力,倾角大时为滑动摩擦力12.如图所示, 用细绳吊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受重力、拉力、向心力B. 受重力和拉力C. 只受重力D. 无法确定【答案】 B 【解析】【分析】先对小球进行运动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再找出合力的方向,合力提供向心力,进一步对小球受力分析【详解】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受重力、 和绳子的拉力, 由于它们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并使得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故在物理学上,将这个合力就叫做向心力,即向心力是按照力的效果命名的,这里是重力和拉力的合力。
故B 正确, ACD 错误点睛】 向心力是效果力, 匀速圆周运动中由合外力提供注意向心力不是物体所受到的力二、多选题13.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它的速度越大D. 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大【答案】BD 【解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可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大所以答案选BD.1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m = 20 kg 的箱子,一个小朋友用F = 30 N 的水平推力推箱子,箱子仍然保持静止关于箱子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静摩擦力的大小为50 N B. 静摩擦力的大小为30 N C.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F 的方向相反D.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F 的方向相同【答案】 BC 【解析】箱子仍然保持静止,根据受力平衡知静摩擦力的大小为30 N,方向与推力F 的方向相反,BC 对15.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 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 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 10 s 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B. 第 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 C. 前 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D. 前 10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5 m/s【答案】 AC 【解析】由图知第10 s 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A 对 B 错。
前10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C 对 D 错1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 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B. 2008 年奥运会上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9 秒 69 的成绩夺得百米短跑冠军,这里的“9 秒 69”表示时刻C. 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称为速率D. 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CD 【解析】【分析】位移是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的轨迹长度;时刻指的是时间轴上的点,时间间隔指时间轴上的一段;瞬时速率一般指速率;匀速直线运动为速度不变的运动;【详解】 如果物体做的是一个变向减速直线运动,此时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故 A 错误; “9秒 69”表示时间轴上的一段,故指时间间隔,故B 错误;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称为速率,故 C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为速度不变的运动,故D 正确;故选CD1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则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A. 3 s B. 5 s C. 7 s D. 9 s【答案】 B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可得加速度,若某一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2m/s,但方向不确定,所以或,由可得 t=5s 或 7s. 故选 B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点评:只给出速度大小时一定要考虑速度方向不同是的各种情况。
18.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 ,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A. 前 5s 做的是匀速运动B. 5s-15s 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 C. 15s-20s 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 D. 质点 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 末回到出发点【答案】 C 【解析】A、由图,前5s 内质点的速度不变,做匀速运动故A 错误B、5s15s内质点的速度均匀增大,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0.8m/s2故 B 错误C、15s20s 内质点的速度均匀减小时,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3.2m/s2故 C 正确D、由图看出,质点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质点一直沿正方向做单向直线运动,20s 末离出发点最远, 20 秒末不可能回到出发点故D 错误本题是速度图象问题,是常见题型,由图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由斜率研究加速度,要注意加速度的符号三、填空题19.在火箭竖直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宇航员对其座椅的压力(选填 “ 大于 ” 或“ 小于 ” )宇航员的重力,宇航员处于(选填 “ 超重 ” 或“ 失重 ” )状态【答案】大于(2 分) ,超重( 2 分)【解析】物体具有向上加速度即为超重状态,N-mg=ma 超重时支持力大于重力。
20.一子弹击中木板的速度是600m/s,历时 0.02s穿出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度为300m/s,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答案】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解析】【详解】选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 表示子弹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 故本题答案是:(1). ;(2). 与子弹运动方向相反;【点睛】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求出子弹的加速度,注意方向 .规定正方向 ,求出加速度为正值,与正方向相同 ,为负值 ,与正方向相反21.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10 牛、 F2=4 牛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力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_,大小为 _答案】(1). 向右(2). 4N 【解析】【分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不能超过最大值【详解】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F1=10N 、F2=4N 和摩擦力的作用时,根据平衡条件可以知道静摩擦力与F2同向, 大小为 6N,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大于 6N;当撤去 F1,因 F2=4Nfm,则物体有向左的运动趋势,根据平衡条件,可以知道静摩擦力向右,大小为4N;【点睛】 本题关键是要明确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拟人化的形容为:扶弱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