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备考专题七人口与地理环境.pptx
45页高考地理专题七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一人口分布知识点一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如下表所示:地区差异主导原因(因素)密集区东亚、南亚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历史悠久(社会因素),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因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社会因素);商贸活动频繁,重要的工业地带(经济因素)北美东部(特别是五大湖地区)工业、金融、贸易发达(经济因素)地区差异主导原因(因素)稀疏区撒哈拉沙漠地区、中亚、西亚高温少雨,淡水缺乏(自然因素)青藏地区气候寒冷,空气稀薄(自然因素)亚马孙河流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蚊虫肆虐(自然因素)西伯利亚地区、北美洲北部气候寒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因素)续表2)中国人口分布方法技巧:区域人口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分析(1)描述:定性与定量结合先说明人口分布是否平衡,再说明人口分布的稠密区和稀疏区(哪里多,哪里少)2)分析: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历史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人口分布原因地形全世界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工、农业生产活动多集中在平原地区气候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水资源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离不开水源土壤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密度也较大土壤的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不同矿产矿产资源开发区人口稠密矿产的开采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2)社会经济因素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政治因素战争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政策鼓励或限制政策能够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文化因素婚育习俗等影响人口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如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盛行早婚早育,人口增长较快;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晚婚晚育甚至不育,人口增长缓慢3.人口数量变化的计算1)人口数量的变化=自然增长数量+机械增长数量2)不论自然增长率如何变化,只要自然增长率0,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增加3)机械增长数量=迁入数量-迁出数量,只要机械增长率0,人口净迁入的数量就增加知识点二人口容量知识点二人口容量1.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区域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大小关系某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共同点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两者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2.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因素相关性影响自然资源正相关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人口合理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人均消费水平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3.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区域具体措施世界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知识点三人口迁移知识点三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空间移动和居住地变更:行政区变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至少一年)2)分类: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内人口迁移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来影响人口迁移水源水源分布状况影响人口迁移的方向与规模土壤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影响人口迁移矿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影响人口迁移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影响人类正常生产生活,迫使人口迁移2)人文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促使人口迁往经济发达地区政治因素战争、国家政策等都会导致人口迁移文化因素宗教、民族等引发人口迁移其他因素家庭婚姻、投亲靠友、生态变化、种族问题等都会导致人口迁移3.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迁移形式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国际难民迁移迁移人口类型高素质人才廉价劳动力战争难民、政治难民迁移原因寻求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不足,可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战乱、种族冲突等迁移方向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发展中(贫穷)国家流向发达(富裕)国家流向和平、能为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产生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缓解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赚取外汇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4.我国的人口迁移: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1949年前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主要流向“人口南迁”“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等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东北等地内地沿海;山区平原;乡村城镇;贫困富裕主要原因垦荒、灾害、战乱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改革开放;沿海经济发展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政策逐渐放宽主要特点以从北向南迁移为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迁移的人口增多,以自发迁移为主知能点一人口问题及措施分析知能点一人口问题及措施分析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人才外流严重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影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趋势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的人口逐渐减少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续表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问题解决措施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放宽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人口素质较低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流动规模大,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增多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本地就业机会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老龄产业知识拓展:我国的人口老龄化(1)概念: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通常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2)原因: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二是医疗水平的提高一缓一延长造成了人口结构上的老龄化另外,对于我国经济较为落后的省级行政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也与青壮年人口外迁有关3)影响:一是家庭和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二是劳动力相对不足,人口红利减少甚至消失,社会财富积累减慢,消耗加速4)应对: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延迟退休、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等知能点二人口迁移的影响知能点二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人口迁出地、迁入地、城镇化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上知识拓展: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的影响知能点三人口统计图的判读知能点三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高考中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1.曲线图的判读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下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读取数据可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不一致)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约23%,1564岁约73%,65岁及以上约4%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图1 图2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读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
读取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垂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中处的虚线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8、16、29)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1)可读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可判断人口增长状况典型金字塔结构图特殊变化a.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中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b.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中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中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探究主题透视探究主题透视“六普六普”“”“七普七普”,”,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千家万户探究情境2021年8月20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获得通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全国人口增加7205万人,增长5.38%(如下图);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下表为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单位:亿人)。
2010年2020年014岁2.222.531559岁9.408.9460岁1.782.64总计13.4014.11实践探究(1)根据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在三角坐标统计图中标出两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比重2)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平均家庭户人口继续下降,试分析其原因3)全国人口普查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人口普查有哪些积极意义?应用点拨根据第七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普查的积极意义,还可以根据普查的数据资料考查人口迁移、人口容量和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等相关知识分析这类问题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出属于人口方面的哪类问题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迁移等;第二步,运用人口方面相关知识原理进行推理分析判断探究流程(1)(2)(3)参考答案(1)作图如下:(2)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育龄妇女生育观念的改变;等3)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有助于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助于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