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气酸碱间污水泵拆除安装方案(11月5日).docx
10页大唐阜气公用工程分厂工业废水泵拆除安装方案批 准: 审 核: 编 制: 唐山冀北电力检修有限公司2014 年 10 月 29 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设备主要施工安装程序及方法 ........................................................3四、设备调试运行 ....................................................................................7五、施工进度计划 ....................................................................................7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七、安全技术措施 ....................................................................................8八、施工器具及人员配置 ........................................................................8一、工程概况辽宁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公用工程分厂酸碱间有立式废水泵6 台,因运行中频繁发生故障,决定换成 6 台卧室自吸泵,其中要拆除旧泵、相关管道及旧泵基础,电缆、电气仪表的拆除、改动,安装新泵及管道并进行试运。
二、编制依据2.1《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2010)2.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2009)2.3《机械设计手册》2.4 随机文件和设计图纸和资料2.5 现场的施工条件三、设备主要施工安装程序及方法3.1 施工程序图电机型号流量Qm3/h杨程Hm转速nr/min效率η%轴功率kw电机功率电压v泵重kg旋转方向旧泵 YPKK5002-2 220 55 2980 80 35 55 380 500从驱动端看为顺时针新泵 Y250M-2W 200 55 2900 75 36.9 55 380 718从驱动端看为顺时针施工准备设备领用基础准备就位安装联轴器找中心附件安装结束试运3.2 施工具备条件及施工前准备a 工作开始之前,与公用工程分厂联系,是否已经工艺停车处理,且经检查确认无碍后,方可进行拆除工作b 拆除工作开始之前,先办理开工手续开工得到许可,按拆除顺序开始施工首先将拆除范围内的所有相关的电气仪表拆除拆除时,同公用工程分厂协商,将拆下的设备挪到安全的地方,不影响分厂的使用和拆除工作的进行;拆除后的电线接头,要用绝缘胶布包扎好,并设置危险标识。
c 与公用工程分厂相关负责人员确定好需拆除的废水泵管线的位置,并划线标示清楚d 先拆除与泵进、出口连接的法兰;e 再拆除其余需拆除的管线,拆除时要注意对拆除管线的保护,以便安装时使用f 拆除后的管口应包扎紧,防止杂物进入,保证管线的清洁度;g 拆除电机,放置到指定地点;h 最后拆除泵的底座,需要人工用电镐将基础混凝土打碎后取出, 用电镐、大锤、钢钎等工具拆除旧基础,施工时注意保护污水池顶板,防止损坏;i 拆除完基础,将地面清理干净,以便于新泵的基础施工3.3 设备开箱验收3.3.1 设备到货后与甲方有关人员共同到场,确定设备无破损、零部件无缺失;3.3.2 设备图纸、说明书等厂家相关资料一应俱全3.4 设备基础施工:施工概况:该工程是在原有六台立式泵的位置,安装卧式泵所以泵基础需要重新制作,考虑到此泵坐落在废水池箱盖顶部,故用厚度为 26 毫米的 A3 钢板代替水泥基础新泵基础为东西向,基础长 1600 毫米、宽 670 毫米3.4.1 定位在公用工程分厂主管人员的指定下,拆除水箱盖板地面铺装的地砖,并铲出沙灰层,露出水箱盖板浇筑混凝土,以盖板浇筑混凝土标高为基准确定新基础的位置和标高。
3.4.2 钢板基础制作3.4.1 根据拆除水泥基础中露出钢筋的间距,在长 1600 毫米、宽 670 毫米、厚26 毫米的 A3 钢板打孔在钢板上开 Ф22 的孔, 以备 4 条 M20 地脚螺栓穿孔并焊接,开孔中心与泵机座螺栓孔中心一致3.4.2 在地脚螺栓对应位置,在水箱盖板浇筑混凝土上凿深 50 毫米能放入地脚螺栓的坑;将水箱盖板浇筑混凝土面清理干净,并保持湿润;将搅拌好的微膨胀水泥浆液摊铺在长 1800 毫米、宽 870 毫米的水箱盖板浇筑混凝土范围;铺上钢板,将钢筋穿出钢板,并与钢板焊接牢固水泥浆液养生不少于 7 天3.5 设备就位、找平、找正及找中3.5.1 安装前的准备A 设备运输通道畅通、施工场地清理干净B 设备基础经验收且办理交安手续C 施工图纸及相关厂家资料齐全,安装前,仔细阅读图纸及说明书,并决定安装的初步方案;且经过图纸会审,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D 技术人员按照施工方案及图纸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进行全员签字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工艺质量要求E 设备清点检验已达到合格标准,具备领用条件F 施工所用的工器具已准备齐全G 设备到货后应运至现场,用胶皮等垫好,防止损坏地面。
H 施工用的水、电应接到施工现场,道路场通3.5.2 设备安装技术要求3.5.2.1 机泵就位、找平、找正1)机泵的吊装采用整体吊装,吊点设在设备设置的专用吊点,吊装时应保证机泵平稳起来吊装设备应满足吊装要求2)机泵上作为 定位基准的面、线和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定位基准的面、线、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允许偏差允 许 偏 差(mm)项 目平面位置 标 高与其它设备无机械联系时 ±5 ±5与其它设备有机械联系时 ±2 ±13)泵找平时,应以进出口法兰面为基准,用经核验的框式水平仪进行找平,并在其它机加工基准面上进行复测,水平度允许偏差:纵向为0.05mm/m,横向为 0.10mm/m3.5.2.2 机泵的联轴节对中1)机泵整体找平结束,联轴器安装完毕,即可进行机泵联轴器的对中找正两半连轴器的端面间隙,对中偏差(轴向倾斜、径向位移)应根据连轴器的结构、直径和制造厂的要求确定泵和电机共用底座时,制造厂一般调整好了端面间隙,对中偏差,现场安装时一般只需要复测2)径向检查,用手转动两个联轴节进行检查,要确信千分表始终保持在联轴节边沿的相同点3)轴向倾斜检查,改变千分表的位置,使之顶住相同联轴节面进行检查。
4)把托架从一个半轴节换到另一联轴节上进行检查,需要调整时,应移动驱动机5)用千分表检测同心度以联轴器的轴向和径向偏差不超过 0.04mm 为标准6)检查合格后,用螺栓连接两半联轴节3.5.2.3 电气仪表安装1)电机电缆在高空电缆桥架上,且由于电缆芯很粗,向右移位(2 米左右)较困难,需要做好安全措施,合理组织人力施工2)移位后电缆变长,根据泵电机的实际位置,合理预留一定长度,掐断做线鼻子、安装3)相关电气仪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公用工程分厂主管人员指定位置,正确安装3.6 设备附属管道及附件安装A 机泵安装完毕后对出入口管道及阀门等进行安装B 安装管道入口尽量减少弯头,以原弯头位置不变最好C 出口管路及附件的改造安装后,要调整好支吊架位置 ,不能对泵体有应力,以免影响泵的振动四、设备调试运行4.1 试运前应检查如下工作:A、安装工序已全部完成,并经检查合格;B、附属装置和仪表经检查验收合格;C、与试运转无关的设备和仪表应隔断;D、按试车流程图,检查试运转的流程应通畅;E、电气部分应检验合格;F、与试运转有关的水、电应满足使用要求;G、试运转用润滑油符合设计要求,润滑部位的油位符合设计规定。
4.2 试运转步骤先单机后联合,先电动机后泵组,在上一步骤未合格之前,不能进行下一步运转4.3 设备试运4.3.1 拆开联轴器的连接螺栓,电动机进行不少于 2 小时空负荷试运转以转向符合规定要求,电机温升符合技术文件规定为合格合格后复位4.3.2 打开机泵的进口阀门,使试验介质充满泵体4.3.3 关闭出口阀门,起动电机,等机泵出口压力达到稳定后,立即缓慢打开出口阀门调节流量4.3.4 机泵必须在额定负荷下连续进行单机试运转 4 小时4.3.5 机泵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机温升不得超过铭牌或技术文件规定B、运转中,滚动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 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75℃;填料函或机械密封的温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C、泵的振动值,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D、压力和电流应符合设计要求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E、转子各运动部件不得有异常声响和磨擦现象,运行平稳F、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温度,不得超过技术文件的规定G、机泵的附属设备运转正常,管道应连接牢固无渗漏五、施工进度计划序号工作内容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1 设备领取2 旧泵及基础拆除3 新泵基础施工4 设备就位、找平、找正及找中5 设备附属管道及附件安装6 设备试运、现场清扫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6.1 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6.2 现场施工过程中的有争议的技术问题,包括质量问题和关键的工艺问题,由双方开会研究解决,如双方不能达成统一意见,以业主方意见为准6.3 施工中不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保证“五不”错用:不错用材质、焊条、油脂、填料、垫片6.4 坚持按标准施工,严禁随意更改6.5 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坚持每道工序都按规范、规程进行检验6.6 坚持图纸会审制度,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检修图纸,熟悉图纸内容要求和特点6.7 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组成强大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成6.8 施工负责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负责,实行“三级验收制” ,及时对施工工艺过程的质量把关6.9 施工中要定期召开协调会,随时掌握和平衡施工进度,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材料问题,做好人力资源调配,保证按时完成七、安全技术措施7.1 施工现场负责人对安全负责,施工前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7.2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7.3 非电工严禁私自拆接电源7.4 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效的安全接地及漏电保护措施7.5 设备吊装时,应使用设备上的专用吊耳,吊装设备满足吊装要求7.6 机泵及设备在制造厂封闭的管口,施工中不得随意拆封,卸下的易损件接口要及时用盲板封闭,不允许用纸、布等封堵接口。
7.7 安装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7.8 设备吊装就位时,严禁猛烈撞击7.9 施工前对绳扣、卡环、倒链等工具必须认真检查,对存在问题工具禁止使用7.10 氧气乙炔瓶必须分开放置不小于 8 米7.11 施工人员严禁酒后作业,严禁野蛮施工7.12 施工完毕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八、施工器具及人员配置8.1 施工主要工器具:8.2 人员配置:8.2.1 施工负责人 1 名:具有三年以上的现场安装工作经验或技术员以上职称或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