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经典 诗意栖居.docx
3页品读经典 诗意栖居 ——《诗经》中的重章叠句赏析教学目标: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及产生的历史原因,理解其多种表达效果;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爱和美的追求;教学重点: 反复品读诗歌,了解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理解其音乐美、意境美、人情美和结构美;教学难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爱和美的追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朗读诗歌,导入新课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二、简介重章叠句及其产生原因 重章叠句,指诗的上下段或上下句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重章,指各段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叠句,指相同的句子反复使用,并前呼后应地重叠 重章叠句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歌唱、记忆和传诵;其次是为了和乐,在复唱中便于使用同样的调子进行演唱三、师生共研:《关雎》《蒹葭》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一)音乐美1.朗读诗句,赏析2.总结:句式整齐,节奏感强,琅琅上口 ;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余韵悠长二)人情美再次品读以上诗句,赏析人物和情感,体味诗歌的人情美一位 的女子(文静美好,勤劳善良… …)一位 的男子(执著追求,情趣高雅… …)一份 的情感(纯真质朴,健康美好… …)总结:反复吟咏,深化情感,增强感染力。
三)意境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1.朗读,赏析2.总结作用:描绘景物,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四)结构美1.思考:重章叠句只是简单的重复吗?能否交换位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师生共研:不能,距离由远及近,时间不断推移 ,景物逐渐清晰 ……2.比较以下几句诗的细微差别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师生共研:“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表现路途的艰险,漫长,陡峭,曲折,表现主人公执著坚定、不畏艰难的精神;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 —— 范围不断缩小 表达追寻而不得、可望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孤独之情 (五)总结:《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效果回环往复,一唱三叹——音乐美; 反复渲染,烘托气氛——意境美;反复咏叹,深化情感——人情美层层递进,突出主题——结构美四、自主赏析:《子衿》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找出重章叠句,朗读2.品析艺术效果形式: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回环往复,具有音乐美;内容上:女子——执著等待,用情极深; 男子——仪态端庄,温润如玉,有修养,“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情感——真挚质朴,简单自然,感染力强五、拓展延伸:现代诗歌中的重章叠句赏析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富有音乐美 内容上:反复吟咏,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感人至深 结构上:层层递进,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层层推进,让诗的主旨在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六、课堂小结:《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那古老的歌谣至今仍滋养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灵《诗经》之美,魅力无穷;中华经典,博大精深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为人生添彩!七、作业设计 课下自由读《诗经》,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向全班同学推荐板书设计:品读经典 诗意栖居——《诗经》中的重章叠句赏析音乐美人情美意境美结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