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5套试题).pdf
50页第1页(共 106页)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10 月份)一、选择题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2=0 时,可配方得()A( x2)2=6 B( x+2)2=6 C( x2)2=2 D( x+2)2=2 2方程( m+2) x|m|+3mx+1=0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m= 2 Bm=2 Cm=2 Dm23方程( x2)( x+3)=0 的解是()Ax=2 Bx=3 Cx1=2,x2=3 Dx1=2,x2=3 4方程 x2 ax+4=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值为()A2 B 2 C 4 D4 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为ax2+bx+5=0(a0 )的解是x=1,则 2016ab 的值是()A2018 B2011 C2014 D2021 6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 件,如果全组有x 名同学,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Ax(x+1)=182 Bx(x1)=182 Cx(x+1)=182 2 Dx(x1)=182 2 7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x 1=0 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AaBa Ca 且 a0Da且 a08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C、BD 是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是()AAB=BCBAC=BDCAC BDDABBD9下列四边形中,对角线一定相等的是()A菱形B矩形C平行四边形D梯形10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了一个矩形,则下列四边形中满足条件的是()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ABCD11已知一矩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cm 和 15cm,其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分长边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为()第2页(共 106页)A6cm 和 9cmB5cm 和 10cmC4cm 和 11cmD7cm 和 8cm12如图,将一个长为10cm,宽为 8cm 的矩形纸片先按照从左向右对折,再按照从下向上的方向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如图1),再打开,得到如图2 所示的小菱形的面积为()A10cm2B 20cm2C40cm2D80cm2二、填空题13若方程mx2+3x4=3x2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14一元二次方程(x+1)( 3x2)=10 的一般形式是15方程 x2=3x 的解为:16如图所示,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B=60 ,AB=2,则矩形的对角线AC 的长是17如图,点 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 CD 上若 ABE 的面积为8,CE=3,则线段 BE 的长为18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为8cm,高 AE 长为cm,则对角线AC 长和 BD 长之比为三、解答题(共60 分)19解方程: x24x 3=0 ( x3)2+2x(x3)=0第3页(共 106页)20有一面积为150m2的长方形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18 m),另三边用竹篱笆围成,如果竹篱笆的总长为35 m,求鸡场的长与宽各为多少?21如图,在ABC中,B=90,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Q从点B开始沿 BC 边向 C 点以 2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 分别从 A、B 同时出发,几秒钟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第4页(共 106页)22如图, AB=AC, AD=AE,DE =BC,且 BAD=CAE求证:四边形BCDE 是矩形23已知:如图,在ABC 中, AB=AC,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AE BC,CEAE,垂足为E(1)求证: ABD CAE;(2)连接 DE,线段 DE 与 AB 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第5页(共 106页)24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 BD 相交于点O,MN 过点 O 且与边 AD、BC 分别交于点 M 和点 N(1)请你判断OM 和 ON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过点 D 作 DEAC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E,当 AB=6,AC=8 时,求 BDE 的周长第6页(共 106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2=0 时,可配方得()A(x2)2=6 B(x+2)2=6 C(x2)2=2 D(x+2)2=2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配方法的方法,先把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再在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一般的平方,最后将等号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就可以求解了【解答】解:移项,得x24x=2 在等号两边加上4,得 x24x+4=2+4 ( x2)2=2故 C 答案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一元二次方程解答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配方法的运用,解答过程注意解答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步骤2方程( m+2) x|m|+3mx+1=0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m= 2 Bm=2 C m=2 D m2【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专题】压轴题【分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据此即可求解【解答】解: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解得:m=2故选B【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 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 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3方程( x2)( x+3)=0 的解是()第7页(共 106页)Ax=2 Bx=3 C x1=2,x2=3 Dx1=2,x2=3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分析】根据已知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x2)( x+3) =0,x2=0,x+3=0,x1=2,x2=3,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关键是能把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4方程 x2 ax+4=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值为()A2 B 2 C 4 D4 【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利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0,建立关于a 的等式,求出a 的值【解答】解:由题意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a216=0 a= 4 故选 C【点评】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 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 =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 0? 方程没有实数根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为ax2+bx+5=0(a0 )的解是x=1,则 2016ab 的值是()A2018 B2011 C2014 D 2021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根据方程解的定义,求出a+b,利用整体代入的思想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为ax2+bx+5=0(a0 )的解是x=1,a+b+5=0,a+b=5,第8页(共 106页)2016ab=2016( a+b)=2016+5=2021 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的解的定义,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6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 件,如果全组有x 名同学,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Ax(x+1)=182 Bx(x 1)=182 Cx(x+1)=182 2 Dx(x 1)=182 2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先求每名同学赠的标本,再求x 名同学赠的标本,而已知全组共互赠了182 件,故根据等量关系可得到方程【解答】解:设全组有x 名同学,则每名同学所赠的标本为:(x1)件,那么 x 名同学共赠: x(x1)件,所以, x(x1) =182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运用:要全面、系统地弄清问题的已知和未知,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并全面表示问题的相等关系,设出未知数,用方程表示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一元二次方程7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x 1=0 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AaBa Ca 且 a0Da且 a0【考点】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在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问题中,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二次项系数不为零;(2)在有实数根的情况下必须满足=b24ac0 【解答】解:依题意列方程组,第9页(共 106页)解得 a 且 a0 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切记不要忽略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这一隐含条件8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C、BD 是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是()AAB=BCBAC=BDCACBDDABBD【考点】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判断【解答】解: A、是邻边相等,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故不正确;B、是对角线相等,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 是矩形,故正确;C、是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故不正确;D、无法判断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矩形的判定定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点是关于各个图形的性质以及判定9下列四边形中,对角线一定相等的是()A菱形 B矩形 C平行四边形D梯形【考点】多边形【分析】根据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性质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菱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A 错误;矩形的对角线一定相等,B正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C 错误;梯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D 错误;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掌握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第10页(共 106页)10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了一个矩形,则下列四边形中满足条件的是()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A B C D【考点】中点四边形【分析】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根据此可知顺次连接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解答】解: ACBD,E,F,G,H 是 AB,BC,CD,DA 的中点,EHBD,FGBD,EHFG,同理; EFHG,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ACBD,EHEF,四边形EFGH 是矩形所以顺次连接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而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菱形、正方形均符合题意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判定定理和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理,从而可求解11已知一矩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cm 和 15cm,其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分长边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为()A6cm和9cmB5cm和10cmC4cm和11cmD7cm和8cm【考点】矩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矩形性质证ABE 为等腰三角形得到AB=AE,注意 “ 长和宽分别为15cm和 10cm” 说明有 2 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第11页(共 106页)【解答】解:矩形ABCD 中, BE 是角平分线 ABE=EBCADBC AEB=EBC AEB=ABEAB=AE当 AB=15cm 时:则 AE=15cm,不满足题意当 AB=10cm 时: AE=10cm,则 DE=5cm故选 B【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出现角平分线,出现平行线时,一般出现等腰三角形,需注意等腰三角形相等边的不同12如图,将一个长为10cm,宽为 8cm 的矩形纸片先按照从左向右对折,再按照从下向上的方向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如图1),再打开,得到如图2 所示的小菱形的面积为()A10cm2B20cm2C40cm2D80cm2【考点】剪纸问题【分析】利用折叠的方式得出AC,BD 的长,再利用菱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如图2,由题意可得:AC=4cm,BD=5cm,故小菱形的面积为: 4 5=10(cm2)故选: A第12页(共 106页)【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剪纸问题,得出菱形对角线的长是解题关键二、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