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知觉特性与设计.pdf
39页人的知觉特性与设计主要内容 z知觉概述 z知觉的主要理论及其研究成果 z知觉特性的要素 z知觉模型一、知觉概述1.感觉与知觉 z感觉:感觉指感觉器官,如眼、耳、鼻、皮肤和舌,产生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如:苹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信息 z主要功能 z感知外界的物理刺激 z把信息传递到大脑 z在信息加工之前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 z感觉信息的方式是“自下向上”的,下——指人体的感觉器官,上——指人的大脑 z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通过感觉器官,把从环境中获得的各种信息,如光、声音、味道等转化为对物体、事件等的经验的过程比如:对色彩、形状和味道的感觉信息的整合,可以获得苹果的知觉 z产品知觉: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产品知觉就是受众在面对使用产品时特定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依靠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得以实现 z知觉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认知世界时所进行的注意、理解、想象、思考等行为与心理历程 z产品知觉的研究目的:让设计师了解受众的知觉特性,以便在产品开发中给予指导和帮助,使设计出来的产品符合受众的正常知觉特性,从而使产品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z注意:心理学用来描述和解释集中和转移的心理现象。
注意的功能在于把认知过程对准外部刺激,因此能收集有关信息听觉注意是根据输入的物理特征,选择一个输入进入意识视觉注意类似于一个可调节的聚焦灯,是指向物质或对象,不是视觉环境中的特定区域 z艺术其实就是竞争注意的行为,如果包装设计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设计将失去意义艺术中与注意密切相关的是: z和谐的刺激:和谐意味着熟悉、安全,是一种心理需要 z新奇的刺激:是唤醒注意的刺激特征,比和谐来的更加突出,也是一种心理需要 z模式识别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或刺激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或者说刺激的组合结构感知系统的目标之一是识别并对新奇的刺激归类模式识别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知觉能力,几乎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干预计算机望尘莫及心理学中常用的模式识别理论如下: z模板匹配:该理论认为,为了识别一个模式,如字母“A”,只要将其与存储的编码(称为模式)进行比较,直到两者之间出现最好的匹配即可当刺激与模式“A”匹配达到最佳时,刺激就被识别并标以“A”的标签 z特征检测理论:认为模式识别是从特征分析开始的,模式的各个成分即特征得到确认,然后模式个部分的关系如平行、联接和对称等再得到确认这种特征和关系的确认是模式的物理特征的确认。
特征和关系的结合就形成对模式的解释,如果能完整的解释这个模式,它就相当于知觉的模式或具体的像 z部件特征识别:该理论认为,通过把复杂对象的结构拆分为简单的部件形状,可以进行对象识别 z解构与重构:以汉字的信息化处理为例,运用特征检测理论对汉字的特征和关系研究,以获得汉字的识别模式汉字的研究中,特征和部件是识别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对汉字的解构,对汉字的识别就是对这些特征和部件的重构 z在设计调查阶段:设计师要了解使用者如何进行该产品的知觉体验,其中包括: z第一次注意该产品的知觉体验:大量实践证明,人们在第一次接触到一种新产品时,总是首先被其颜色所吸引,其次才是形状、尺寸、质感等其它特性这时就有可能在心里产生与以往相似的经验或事物,或者美好或者丑陋,因此,要使消费者能够接受产品,就必然要强化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唤起人们美好经验或事物的产品特质2.知觉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z消费者在使用该产品的知觉体验设计师要努力使使用者在操作或使用产品时能产生一种愉悦舒适的心情,如:精致的加工、漂亮的色彩、富有动感的曲线、欢快的节奏感等能够使人充满快意的特性,这是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设计过程中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