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红日读后感9篇.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好***
  • 文档编号:329862513
  • 上传时间:2022-08-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海无涯苦作舟红日读后感9篇红日读后感9篇红日读后感篇1 今日我读了一本叫《红日》的书,这一本书深深地感动了我弱小的心灵,故事的大意是:1946年冬天,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处于最激烈的阶段,蒋介石军队大规模进攻华东解放区人民解放军沈振新军与蒋军王牌部队整编74师在苏北涟水城发生了激烈的交战为保存实力,我军主动北撤但敌军非常猖狂,又联合83师,组成20万人的部队进犯山东沂蒙山区,妄图将我军主力击溃但我军战士士气鼓舞、骁勇顽强,在47年冬爆发的莱芜战役中重创了74师,大败敌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在这里让我看好的是立了大功的石东根虽然在战斗中,连长石东根一时大意,中了敌人假投降的_计,使部队受到了不必要的损失,而且战斗结束后,他又沉醉于胜利,骄傲自满但是军长沈振新对他进行了批判教育,使他熟悉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乐观改正在随后的孟良崮战役中,他有勇有谋,带领战士搭出人梯,登上了悬崖峭壁,捣毁了敌军指挥所,并击毙敌军师长,全歼74师,才让这真支队伍取得了胜利 他虽然原来是一个很坏的人,但是由于原来就是心地和善的他接受了批判与教训,改邪为正,为国家立了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想想我自己,错了也不承认不知错就改——真是惭愧! 错了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大不了、要勇于承认、勇于改过才能在最后取得胜利。

      我从《红日》这本书中学到了这个看似简洁的道理 红日读后感篇2 在公司组织的读红色经典书籍的活动中,我选择了吴强所著的长篇小说《红日》记得在此之前,每次阅读这种红色书籍或是观看红色电影,都会感受良多,而《红日》这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以全景式的战场描写,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受,而是极大的震撼,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月看到了那个枪林弹雨的战场看到了那些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舍生取义,愿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伟大情操 《红日》主要描写的是1947年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王牌军74师在山东战场上的涟水、莱芜、孟良崮的这三个连贯战役文中首先描写了发生于1946年底的涟水战役,由于国民党军队既有装备和数量的优势又有美国的支持,所以此战以国民党军队攻占涟水,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而被迫撤退作为结局之后,描写华东野战军重整队伍,总结阅历教训,兵贵神速的迅速拿下了莱芜以此战大捷作为过渡,小说中着重描写了孟良崮战役1947年4月,张灵甫率领王牌军74师,再次向沂蒙山区大举进攻,华东野战军把敌人逼进了孟良崮一带,包围了起来,此时国民党的外围后援部队又把华东野战军包围了起来,企图与74师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华东野战军,情势非常危险。

      但华东野战军上下一心,一面反抗外围敌军,一面集中火力24小时内攻上了孟良崮的高峰,经过三天三夜激烈的战斗,华东野战军英勇的战士们,终于把躲藏在山洞里的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和他的残兵败卒,统统歼灭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华东野战军英勇善战的气概,团结全都的军心,和那为了理想与希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的腐朽,军队里派系林立,各自保存实力,打自己的小算盘,在莱芜战役中,74师为保存实力,没有支援友军,致使在孟良崮战役中,外围后援部队也没有全力营救74师,最终导致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华东战场的全面溃败 《红日》除了让我缅怀革命烈士们的崇高气节外,更教会我面对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应该全力以赴,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学会与人协作,重视团队精神 红日读后感篇3 在开学之后,我读了《红日》描写了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歼灭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的故事书中解放军战士战胜敌人的英勇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深厚的爱好 这部小说是以1947年重点进攻山东开展的一系列军事战役为主导,从最初 华东野战军沈、丁部涟水战役失利,到莱芜战役的战术转移,以及孟良崮战役的决战,最终全歼五大王牌中的王牌——全副美式装备的整编七十四师的故事。

      《红日》吴强说过:“记住昨天的战斗生活,对于我是永久的只要还在活着的时候,都是必要的由于它已经给了我,今后还将给我以前进的力气当面对无法挽回生命的战友时,共产党战士含着泪咬牙前进当艰难的任务、难以克服的困难时,战士们反而愈战愈勇,冲锋陷阵 一听说有任务,他们就兴奋、就快乐,就布满了激情和力气!战斗是战士们的生命!就是这种信念之下,共产党战胜了,而使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两个党派之间的最大不同:团结与不团结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那战火纷飞的年月在那个年月,有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献身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关键时刻舍身为民的优秀品质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永垂不朽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加倍努力的学习! 红日读后感篇4 《红日》是我看过的第二本描写解放战争的小说(第一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带着对英雄无比崇敬、对敌人无比痛恨的心情读完了此书 掩卷深思,一幕幕惨烈的战争场面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联想我看过的两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和《亮剑》中的场景,战争的枪声似乎在我耳边响起。

      书中的战士们个个舍生忘死、英勇奋战,杨军,张华峰,秦守本和金立忠四个人是我们的英雄,在敌我双方激烈的战斗中,我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战,高喊“冲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顽强杀敌,朝着敌人的阵地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他们打退了敌人的七次进攻终于,在孟良崮战役中,战士们用汤姆枪扫射山洞,把国民党74师师长张灵甫射死了当地的老百姓也冒着生命危险,顶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真是全民皆兵,共同杀敌啊 看完《红日》,我觉得很多革命先辈为了建立新中国,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们诞生入死、视死如归,是他们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妙的家园我们要永久记住他们,时刻以他们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为榜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建设和保卫好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河山,为祖国进展贡献力气 红日读后感篇5 《红日》是一本爱国主义教育书,描写了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战役,读了,让人深深地震撼它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以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为主线,从1946年第二次涟水战役我军失利,到最后全歼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书中沈振新、刘胜、石东根等人物性格丰富,特殊是张灵甫和张小甫,他们的反面形象更是叫绝。

      背景描写上也很生动,能把山水写得像真的一样,山东的风景和风俗都很熟悉,能把山东的特点写得清清晰楚 这三次战役中,解放军有败有胜,各具特点,作家的描写也有略有详,各有侧重,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在小说结构上的匠心作品采纳先抑后扬的方法,先以涟水撤退来表现当时国共双方力气的悬殊和解放军面临的严重形势发生于1946年底的涟水战役,以国民党军队攻占涟水,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被迫撤退而结束涟水撤退在整个国共军事冲突中只是一个小插曲,但作家将它一开头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布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使后面战事的进展成为读者共同关心的焦点 《红日》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堪称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历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希望这样的书能激发大家的爱国之心! 红日读后感篇6 读完《红日》这本书,我心中有一丝悲凉的感觉 为沈振新的胜利而感到欣慰,更为张灵甫被同僚坑害而失败感到悲哀一代抗日英雄没有战死在抗日战场上,却不幸死在了内战里 假如在孟良崮战役中汤恩伯能够伸手援救张灵甫一把,那么这位伟大的抗日英雄也不会走投无路,最终落得冤死战场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爱国方面讲,张灵甫绝对是一名英雄。

      他一生忠于职守,为党国誓死效忠,他本可死的轰轰烈烈,而死在了内战战场上的张灵甫,他的死只能是“轻于鸿毛”了当我读到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愿做共产党的俘虏而自杀时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想,那时,他的内心有多么的痛苦,多么的不甘心!假如不是这场战斗,假如不是国民政府内部的腐败,他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假如国民党部队中都是像张灵甫那样的英雄,那么也许国民政府就不会那么快就垮台但不过事实不能转变,国民党官兵内部极其腐败,个个只顾自己,不为党国利益着想,这才是国民政府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共产党那种团结合作,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献身革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虽然国民政府由美国人支持,有全美的装备,有最先进的战斗武器,有充足的食物,而共产党只有一般的枪支弹药,而且还要常常饿着肚子战斗,但他们有最勇敢的战士,最崇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这就是共产党最终胜利的原因 我常想,假如张灵甫能以大局为重,能以百姓利益为重,能以国家为重,也许他会成为第二个傅作义,那么,我们也就不用为他哀叹了一个人拥有才华固然不错,但假如不用在为民谋福利上,那他的才华也就失去了价值 红日读后感篇7 今年寒假,老师让我们读了一本书,书名是《红日》,在书还没买的时候,我常想《红日》讲的是关于什么的呢?是一本历险书,还是战争书?在我怀疑不解时,妈妈把《红日》这本小说带回来了。

      我一看,是一本关于革命战争的小说不说二话,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红日》这本小说以 1947 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战役为中心,叙述了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的王牌军 74 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 读完这本小说,我被书里面的人物以及故事感动了,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画面 那是一天下午,我正写着数学寒假作业,写到最后一页了,马上就要完成了,我心中不禁产生了激动,兴奋的心情,可偏偏又碰见了一只拦路虎,最后一道题太难了这时,我想,反正就差最后一道题了,到时候问问爸爸不就行了吗?于是我把那道题放下,看电视去了 电视上正演着近日我最爱看的一部电视剧《雪豹》,也是一部好看的革命战争片看着它,我想起了《红日》,里面的沈振新,丁元善,刘胜,秦守车 …… 个个都具有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名贵品质他们在战斗时毫不畏缩,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想到了自己,就为了一点难题而退缩,等着别人来解决想到这里,我关上了电视,继续攻打那只拦路虎 我绞尽了脑汁,把全部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可还是做不出来我想,一定要做出来,不放弃 …… 我又仔细观察我画的线段图,哈!有头绪了 …… 过了一会儿,我终于把这只拦路虎给战胜了。

      《红日》这部小说给了我以很大的启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样才会成功并且,提醒了大家,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我们幸福的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为祖国的明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红日读后感篇8 继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以后,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在用艺术形式表现重大战役方面作了较好的探究它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的进展主线,体现出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发奋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述展现出战争的独特魅力 这三次战役中,解放军有败有胜,各具特点,作家的描述也有略有详,各有侧重,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在小说结构上的匠心作品采纳先抑后扬的方法,先以涟水撤退来表现当时国共双方力气的悬殊和解放军面临的严重形势发生于1946年底的涟水战役,以国民党军队攻占涟水,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而被迫撤退而结束涟水撤退在整个国共军事冲突中只是一个小插曲,但作家将它一开头就展此刻读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布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使后面战事的进展成为读者共同关心的焦点 而且,作家透过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既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东战场上力气的强弱比较,为解放军的最终胜利造成强烈比较,以说明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为进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