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公路设计规范.docx
17页一级公路设计规范一级公路设计规范篇一:公路规范采用分期修建和公路,必须进行总体设计,使前其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必须重视环境保护修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及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公路时,应做出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设计 2 一般规定 设计车辆 公路设计所采用的各种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 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单位:m) 车辆类型 总长 总宽 总高 前悬 轴距 后悬 小客车 6 2 载重汽车 12 4 4 鞍式列车 16 4 4+ 2 注:自行车的外廓尺寸采用宽,高 计算行车速度 各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应按表的规定采用 表 各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计算行车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高速公路一般选用 120km/h 的计算行车速度,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选用 100km/h 或 80km/h 的计算行车速度对个别特殊困难路段,允许采用 60km/h 的计算行车速度,但应经过技术经济论证 在平原微丘地区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应分别采用表所到100km/h、80km/h、60km/h、40km/h;山岭重丘地区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分别采用表列60km/h、40km/h、30km/h、20km/h。
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设计的各路段长度不宜过短,高速公路 不宜小于 15km;一级、二级公路不宜小于 10km 注:①当桥梁、隧道设置的人行道宽度大于侧向宽度时,建筑限界应包括所增加的宽度; ②人行道、自行车道与行车道分开设置时,其净高一般为 抗震设防 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8 度、9 度地区的公路工程,应进行抗震设计;基本烈度大于 9 度地区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基本烈度为 6 度地区的公路工程,除特别规定者外,可采简易设防 3 路线 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及其使用任务和功能,合理地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保证线形的均衡性不同的路线方案,应对工程造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重大影响因素进行多方面的技术经济论证,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路线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面应进行综合设计,保证路线的整体协调,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应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性以及驾驶人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引导驾驶人员的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及风景区公路公路的必要路段,应采用透视图法进行检验。
路线应尽量避免穿过地质不良地区 干线公路应避免穿过城镇 路线设计,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少拆房屋,方便群众,依法保护环境、保护古迹 行车道宽度 各级公路的行车道宽度,一般规定如表 表 各级公路行车道宽度 公路等级 高 速 公 路 一 二 三 四 计算行车 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车道数 8 6 4 4 4 4 4 4 2 2 2 2 1 或 2 行车道 宽度(m) 2× 2× 篇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XX 新条文应用要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XX 新条文应用要点 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XX 已自 XX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为便于设计人员全面把握新标准及其变化, 技术质量部组织召开了新标准应用研讨会,现将 XX 版标准中新条文应用要点总结如下: 1、公路建设中对环境保护新增“”原则() 2、高速公路、一、和有特殊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应做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评价() 3、为节约工程建设资源,公路改扩建项目应(;) 4、明确高速公路分离式断面可采用() 。
5、公路改扩建的时机应根据实际论证确定;沙漠、戈壁、草原等小交通量地区的高速公路分离式断面路段利用现有二级公路改建为一幅时,其设计洪水频率可维持原标准不变,设计速度不宜大于 80Km/h () 6、在非机动车、行人密集路段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7、二级及以上干线公路应在设计时进行() 8、公路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加大() ,相应圆曲线加宽值等应进行调整 9、作为公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设计速度、运行速度及路侧干扰与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10、应根据公路项目中央分隔带功能定位和项目区域建设条件确定,不再指定推荐值() ;为满足大型货车临时停靠要求,硬路肩宽度有所变化() ;取消对路基总宽度的指标规定() ,只规定公路路基断面中各部分宽度,以便因地制宜选用横断面布置形式和宽度 11、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结合论证设置避险车道() 12、为加强安全性,互通式立交、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等各类出、入口应满足识别视距要求() ,设计中需进行视距验算 13、取消原标准中最小坡长限制及关于长、陡纵坡中间设置缓和坡段的规定(新标准) ;要求对于连续长、陡纵坡路段应进行安全性评价 () 。
14、明确提出应进行() ,公路改扩建项目应对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利用进行论证() ,以充分利用资源 15、公路改扩建项目应加强路基、路面拼接设计() 16、城市周边地区的公路路基应结合城市防洪标准,考虑救灾通道、排洪、泄洪需求综合确定() 17、对特重与极重交通荷载等级条件,提高了路基下路床和路堤部分等位置的路基压实度标准() ,以适应重载交通不断发展的变化趋势 18、重载交通条件下可灵活选择路面设计轴载标准,采用方式进行路面结构设计() 19、路面结构型式选用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后合理确定,取消根据公路等级选用路面面层的规定() 20、随着材料、施工、管理技术的提高,为减小路面结构性频繁维修,对路面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条件下应达到的设计使用年限提出明确要求() 21、路基填料采用尾矿、矿渣等材料时,应做() 22、按照“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增加关于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应进行防水设计要求() 23、高速公路,位于软土、高填方等工后沉降较大的局部路段,面层可一次设计、分期实施() 24、与公路分期修建相对应,先期建设桥梁设计时应考虑后期的受力与变形协调问题,优先选择便于后期拼接加宽的上、下部结构形式() 。
25、为落实“全寿命设计”理念、保证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内可靠服役,要求桥涵应设置维修养护通道,特大桥、大桥应设置必要的养护设施() 26、从考虑结构重要性及洪水危害程度出发,明确多孔中小跨径(单孔跨径小于 40 米)的特大桥可采用大桥的设计洪水频率() 27、二、三级公路的码头引道宽度不应小于 12m,四级公路不应小于 10m,较 03 标准均有所提高() 28、为满足公路改扩建需要,相应增加桥涵改扩建规定() 29、明确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 30、二级、四级公路的汽车荷载等级有所提高,重载交通比重较大公路宜采用相适应汽车荷载模式进行整体和局部验算() 31、汽车车道集中荷载标准值由 180KN 提高到270KN() ,对于 5 米至 50 米桥梁,跨径越小影响越大,应进行 32、汽车荷载横向车道布载系数中增加() 33、为保证隧道建设与运营安全,增加隧道规定() 3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设计速度 100km/h 的隧道左侧侧向宽度调整为() ,提高行车安全性,并有利于与洞外路基衔接 35、根据紧急停车带对不同车道数隧道的重要性以及建设难度,有针对性的提出停车带具体设置要求() 。
36、新增水下隧道平面线形等规定() 37、新增对路段整体设计的要求,以降低驾驶员视觉明暗转换的不适感,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38、为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二级公路长隧道根据需要设置监控设施,同时,二、三级公路长隧道应根据需要设置紧急呼叫、火灾报警、消防设施与通道等() 39、对隧道设置进行了调整,强调洞口段照明亮度的顺适过渡,不设照明的隧道应加强设置视线诱导设施,尽量避免隧道洞口交通事故的发生() 40、为保证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隧道改扩建作出原则性规定() 41、对提出明确要求() ,以满足结构长期稳定与正常运营需要 42、为保证平面交叉范围内交通秩序和通行效率,同时节约占地,提出平面交叉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应大于45 度,同一位置平面交叉岔数不宜多于 5 条() ;原油管道、天然气管道与公路斜交角度不应小于 30 度() ,相对于老标准有所放宽 43、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要求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的 平面交叉均进行渠化设计() ,各级公路平交范围内应进行通视三角区停车视距检验() 44、对于互通立交间距小于一般最小间距(4Km)处应进行项设计,以消除分合流交织产生的行车安全问题() 。
45、对铁路与公路平行相邻时用地间距要求有所提高() ,应结合铁路设计规范综合考虑 46、从保护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角度出发,需增设必要的动物通道和放牧便道() 47、对不同安全设施的适用范围及设置条件进行了补充规定(、 ) ,取消交通安全设施在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中的等级划分 48、增加交通监控设施划分等级() ,提高可操作性49、取消通讯管道数量规定,宜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并保证省际连通() 技术质量部 XX 年 2 月 26 日 篇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公路工程技术规范标准 1 总则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 新建公路,必须按本标准执行 改建公路,当利用现有公路的局部路段受条件限制时,对本标准规定的个别技术指标,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可作合理变动;对于改线路段,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公路分级 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25000~55000 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45000~80000 辆 ; 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60000~100000 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15000~30000 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3000~7500 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1000~4000 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 1500 车以下;单车道 200 辆以下 公路等级的选用 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道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 20 年;二级公路为 15 年;三级公路为 10 年;四级公路一般为 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对于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
采用分期修建和公路,必须进行总体设计,使前其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必须重视环境保护修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及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公路时,应做出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设计 2 一般规定 设计车辆 公路设计所采用的各种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应符合表的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