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福建省及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249页2001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努力扩大内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综 合 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74.2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64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505.63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435.96亿元,增长9.7%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034元,比上年增长8.4%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3.5:46.5:40.0调整为12.3:47.1:40.62001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9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7%,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68.56亿元,增长23.9%财政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8.48,比上年提高1.02 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难点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增收难度大;企业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经济效益整体水平不高,中小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外贸出口、利用外(台)资形势趋于严峻;下岗职工、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仍较困难。
农 业 2001年,我市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克服2号台风正面袭击我市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保持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2.64亿元,比上年增长0.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5.39亿元,增长0.8%在种植业产值中,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由上年的29.73:70.27调整为25.25:74.75粮食总产量124.77万吨,比上年下降11.1%;经济作物生产在结构调整中有增有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10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扶持和发展 积极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蔬菜优质品种增多,生猪、蛋禽基地生产形成规模2001年全市蔬菜总产量237.38万吨,比上年增长0.6%;肉类总产量26.15万吨,增长6.4%;水产品产量145.93万吨,下降0.3% 加快全国城乡绿化一体化试点工作,造林绿化,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全年完成造林总面积达2398公顷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2001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157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实现利润49.50亿元,增长8.1%;税金31.14亿元,增长15.9%;乡镇企业出口交货总值269.36亿元,增长4.9%。
工 业 2001年,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2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全部工业总产值1407.26亿元,增长11.0%;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787.44亿元,增长13.7%,其中国有及控股工业增长13.1%;股份制工业增长17.4%;集体工业下降21.3%;“三资”工业增长14.8% 建筑业继续强化行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2001年,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2.41亿元,比上年增长9.3%年末全市共有17家建筑业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贸易、物价 2001年,我市商贸市场蓬勃发展市场建设与盘整步伐加快,水产批发市场(二期)贝类水产品交易中心、再就业库存商品市场、妇女儿童用品专业市场等相继投入运营;清理整顿化工市场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了化工产品销售集中经营,专业市场的辐射力明显提高2001年末,市区拥有各类市场156个,总经营面积达127万平方米会展业发展迅速,成功举办了中国商业博览暨中华老字号会成立大会、2001年首届服装服饰博览会等7场大型会展活动;为提高“榕货”的市场知名度,在成都、长春等地举办福州名优新特产品展销订货会,并组织“大篷车”赴汕头等地开展促销活动。
实现了福州地产品与大型商贸企业、大型超市的对接,全市已有300多家供应商、7000多种地产品进入麦德龙、沃尔玛、好又多等各大商场通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发展新型流通方式、增加信贷消费等措施,促进全市消费市场稳中趋活,2001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6.28亿元,增长9.8%,分城乡看,市的消费品零售额248.11亿元,增长10%;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38.18亿元,增长9.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13.7亿元,增长10.7%;餐饮业营业额44.95亿元,增长7.4% 2001年,市场物价持续走低,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以上年为100)98.7;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9.0,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5.8,消费品价格指数97.4 固定资产投资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继续实施“东扩南进”战略,加快金山、鼓山新区建设;开工建设二环路三期工程全面推进棚屋区改造工程,苍霞新城竣工落成,回迁户入住新居随着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实施、住房消费信贷的推行,房地产一、二级市场交易活跃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57.0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额60.86亿元,增长17.7%,更新改造投资额27.53亿元,增长2.6%;房地产开发投资额89.52亿元,增长18.0%。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乌山路口高架桥、上渡路、前横支路、宁化支路等道路建成通车;由7个地下通道3座过街天桥组成的五一路、五四路“畅通”工程于国庆节全面竣工,城市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2001年末,城市道路总长912.1公里,比上年末增长0.6%全年新增公交车辆155辆;新辟、延伸线路13条,年末公交车营运线路达89条;日客运量达82万人次;新建、改造候车亭40座2001年,城市供水能力达128.9万吨/日;液化气供气总量4.59万吨,城市气化率达85%全年城市用电量达54.83亿千瓦时,其中生活用电13.6亿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24.5% 加强城区绿化、美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金牛山公园一期和江滨公园向游客开放2001年,城市新增公园面积43.22公顷,新增园林绿化总面积184.7公顷,新增公共绿地面积39公顷2001年末,城市园林绿化覆盖总面积3594.45公顷,公共绿地面积824.92公顷;拥有公园32座,总面积692.85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04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2% 对外经贸 2001年,我市成功举办了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海峡科技产品交易会以及第五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福州专场等招商活动,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简化审批手续,清理税外收费。
扶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外贸出口,积极支持企业争取进出口自主经营权,2001年全市共有89家内资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200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3.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出口总额29.99亿美元,增长10.4%,其中外资企业出口25.12亿美元,增长6.9%;内资企业出口4.86亿美元,增长33.0%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15项,协议金额10.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实际利用外资额10.02亿美元,增长25.1%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5684万美元,完成营业额5850万美元,期末在外人员7261人 旅游业以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新机制,依托重大节庆和重要活动,充分展示福州优秀旅游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603.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境外游客人数28.88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12.48万人次;港澳同胞5.56万人次;台湾同胞10.83万人次 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98.16亿元,比上年增长7.3%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罗长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福州连接线等工程进展顺利。
全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运量:铁路260.2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公路5056万吨,下降0.9%;水运1985万吨,增长0.5%;民航3.12万吨,增长4.8%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客运量:铁路4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7%;公路9486万人次,增长12.3%;水运17.28万人次,下降46.0%;民航112.96万人次,增长6.0%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961.29万吨,比上年增长22.1%;旅客吞吐量0.65万人次 邮政电信业快速发展2001年新增程控交换机38万门,年末程控交换机总容量206万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0.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年末城乡用户153.6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4.6%;无线寻呼用户63.32万户,下降40.7%;移动用户151.11万户,增长38.2%;全市共有IC卡15351部,其中市区9963部开始建设IP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2001年末,全市因特网用户达43.67万户,比上年增长1.18倍 金融保险 金融形势稳定,存款增加,贷款投放力度加大200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51.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9.09亿元,增长15.4%。
各项贷款余额1157.15亿元,增长31.0%,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59.4%,主要是罗长高速公路、个人住房贷款、农村电网改造等中长期贷款增幅较大全年现金累计净回笼1.07亿元 2001年全市财产险保费收入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寿险收入10.9亿元,增长61.1%,健康和意外伤害险收入0.8亿元,比上年下降37.5%全年财产险赔款支出3.4亿元,赔付率53.25%;寿险年金给付0.46亿元,满期给付0.38亿元,死伤医疗给付0.11亿元 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面推进科教兴市,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全年共实施星火计划116项,火炬计划28项,其中STAR3600自助缴费终端等15项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001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年末拥有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63家,其中13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闽东南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福州软件园入园企业达150家2001年,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7.32亿元,实现利税10.39亿元,出口创汇2.33亿美元全市共有32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
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发展2001年,新办民营科技企业138家,年末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740家,全年共获得科技成果及专利项目160项全年共组织大型科技下乡活动25场 教育改革继续深化,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2001年,实施了18所市属中学下放到各辖区管理;鼓山新区小学、锦江小学等新区学校建设步伐加快,上街大学城动工兴建2001年,全市拥有高等学校14所,在校学生9.15万人,专任教师5267人;普通中学374所,在校学生38.01万人,专任教师2.12万人;小学2272所,在校学生58.74万人,专任教师2.85万人,社会力量办学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拥有民办小学15所,民办中学46所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在校学生5.23万人,比上年增长24.3%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艺创作成绩喜人,文化活动健康活跌电视艺术片《冰心》、闽剧《画龙记》等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闽剧《兰花赋》获“曹禺优秀剧目”奖开展了纪念建党80周年、“走进美的小区”等一系列大规模群众性文艺活动,组织文化下乡,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2001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14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79个;艺术表演团体19个,艺术表演团体赴农村演出1859场。
全市158个乡镇全部实现有线电视联网,完成36个老区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