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大全样本.doc
10页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 一、清棉工序 1.重要任务:(1)开棉:将紧压原棉松解成较小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顺利进行;(2)清棉:清除原棉中大某些杂质、疵点及不适当纺纱短纤维3)混棉:将不同成分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稳定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棉卷 2.重要机械名称(1)混棉机械: 自动抓包机,由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步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步控制好原棉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备较好均棉、松解作用 (4)打械: 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激烈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档杂质②直立式开棉机具备激烈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当前清花在流程中普通都不采用(普通可作原料予以解决或统破籽解决之用)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械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棉卷。
二、梳棉工序 1.重要任务 (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进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除杂:清除棉卷中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规定棉条 2.重要机械名称和作用: (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 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 ①将通过刺辊松解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备均匀混合伙用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细小杂质和短绒③制成质量较好纤维层,转移给道夫 (3)道夫: ① 剥取锡林上纤维,凝聚成较好棉网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棉条 三、条卷工序 重要任务: 1.并合和牵伸:普通采用21根予并进行并合、牵伸,提高小卷中纤维伸直平等限度 2.成卷:制成规定长度和重量小卷,规定边沿平整,退解时层次清晰 四、精梳工序 重要任务:1.除杂:清除纤维中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如下短纤维,提高纤维长度整洁度和伸直度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规定棉条 五、并条工序 重要任务 1.并合:普通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进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限度 3.混合:运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解决棉条,以及棉与化纤混纺等均可采用棉条混纺方式,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 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六、粗纱工序 重要任务: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2.加捻:将牵伸后须条加以恰当捻回,使纱条具备一定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退绕 七、细纱工序 重要任务: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备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细纱 3.卷绕:将加捻后细纱卷绕在筒管上 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八、络筒工序 重要任务: 1.卷绕和成形:将管纱(线)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备一定密度筒子 2.除杂:清除纱线上某些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纱线品质 九、捻线工序 重要任务 1.加捻:用两根或多根单纱,通过并合,加拈制成强力高、构造良好股线 2.卷绕:将加捻后股线卷绕在筒管上 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便于搬运和后工序加工 十、摇纱工序 将络好筒子纱(线)按规定长度摇成绞纱(线),便于包装,运送及工序加工等。
十一、成包工序 重要任务:将绞纱(线)、筒子纱(线)按规定重量、团数包数、只数等打成一定体积小包、中包、大包、筒子包,便于储藏搬运 十二、整经工序 任务和规定 1.整经任务: 依照工艺设计规定,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备均匀张力,互相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为形成织轴做好初步准备 2.整经规定: (1)整经时经纱须具备恰当张力,同步尽量保持经纱弹性和张力 (2)在整通过程中,全幅经纱,张力应尽量均匀一致 (3)经纱轴上经纱排列和卷绕密度要均匀(指经轴横向和内外层纱线),经轴表面要贺正,无凹凸不平现象 (4)整经根数、长度或色经排列循环必要符合织造工艺设计规定 (5)整经机生产效率要高,回丝要少 十三、浆纱工序 任务和规定: 经纱在织机上织造时,要受到综、筘、停经片等重复摩擦作用和开口时大小不断变化着张力作用末浆经纱,由于有许多毛羽露在纱表面,因而在织机上受到摩擦和张力重复作用时,纱上毛羽就会松开、起毛,某些纤维与纱分离,最后会引起经纱断头,这样不但增长了织机断头率,减少了工人看台数,还会影响棉布质量 为了减少织机上断头率,经纱要通过上浆工程,使经纱具备较大光滑度,坚牢度,上浆过程就是几种经轴上经纱并成一片,使其通过浆液,然后通过压榨、烘干、卷绕成织轴。
通过上浆后经纱,由于浆液使四周突出纤维粘附在纱条干上,提高了纱光滑度,同步浆液烘干后也在经纱上形成一层浆膜,增大了经纱抗摩能力,另一方面浆液渗入到经纱内部把某些纤维互相粘着起来,当纱线受到拉伸时,台以阻碍纤维在纱线内互相移动,从而提高了经纱强力 依照许多浆纱横截面表白浆液渗入到经纱内部深度是不大,大某些浆液都被覆在纱表面上如果浆液完全不能渗入到纱线中去,那就只能在纱表面形成一层浆膜,它粘在纱线上很脆弱,在织造过程中很容易脱落如果浆液所有渗入到纱线中去,纱线中大量纤维都粘着起来,这时纱强度虽然增长许多,但纱伸长度却会明显下降由于伸长度决定于棉纱中纤维弯曲度及其互相之间移动上浆后,由于浆液渗入纱内,浆膜覆盖在纱表面,以及毛茸粘附,障碍了拉伸经纱时纤维在经纱内自由移动因而上浆后经纱,其伸长度均有所下降这样浆纱在织造过程中,不能抵抗时刻变化着负荷经验证明,单纯追求浆涨强度增长,其成果在一定限度后,织机断头率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长因而,恰当增长纱强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经纱弹性,减少经纱毛茸现象和摩擦系数,这是上浆基本规定 普通状况下,经纱都要通过上浆,但有足够光滑度和强度股线只须通过并轴工序即可,有可作拖水解决。
浆纱工程涉及两个工序:调浆工序(配制浆液)和上浆工序要把前沿液粘附在经纱上并加以烘干,然后卷绕在织轴上 为了达到上浆纱机械目,对浆料浆纱机械基本规定如下: 1.对浆液和浆料规定: (1)浆液不但应能桥头经纱表面,同步还应能某些地渗入到纱内部去,烘干后能在纱上形成一层浆膜 (2)浆料应具备一定吸湿性,不致使浆液凝固成为坚硬薄膜,而减少经纱弹性和伸长 (3)浆料应具备防腐性 (4)浆料应不致操作经纱,综筘和机件 (5)浆料应易于从织物上除去,不致影响漂洗和印染工程 (6)浆液性能应相应稳定 (7)浆液应用价值低廉、货源充分原料来配制,并尽量不采用重要粮食 2.对浆纱机械规定: (1)应能保持一定上浆率 (2)应能保持一定烘干回潮率,并使蒸汽消耗得至少 (3)应能最大限度保持经纱弹性 (4)速度高,产量高 (5)机物料损耗少,回丝少,耗电少 十四、穿经工序 穿经俗称穿筘或穿头,是经纱准备工程中最后一道工序穿经任务就是依照织物规定将织轴上经纱按一定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筘,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织物,这样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不致导致织疵 十五、织造工序 织造是纺织厂重要工序。
织造任务是将通过准备工序加工解决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依照织物规格规定,按照一定工艺设计交织成织物织造工序产量、质量和消耗直接影响公司经济效益,必要高度注重 1.提高产品质量 织物质量重要涉及棉布物理性能和外观疵点两大方面织物物理性能,如:织物经纬向强力、耐磨牢度、透气度等,直接影响到服用性和穿着牢度,应依照织物不同用途而拟定并要在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达到指标规定织物外观疵点如:折痕、稀弄、百脚、跳花、破洞等,不但影响织物外观,对服用性能和穿着牢度也有着直接影响应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法,在寻常管理中经常分析疵点产生因素,有针对性提出改进办法,不断改进成品质量,提高下机一等品率 2.提高生产效率 织机生产效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水平考核指标之一织机在运转中由于断经、断纬、机械故障、解决坏布、上轴等因素而导致停台,影响布机产量和棉布质量因而,必要采用有效办法减少断头,减少机械故障,及时解决停台,缩短停台时间,努力提高织机生产效率 3. 织机在织造过程中重要物质消耗是机物料、纱线和动力消耗量大小与原材料质量设备状态、技术操作水平、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关于减少物质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重要内容,必要高度注重。
(1)减少机物料消耗: ①购买机物料要严把质量关,防止劣质品进厂 ②加强设备维修,保证设备常处在完好状态,减少因设备状态不良导致磨损 ③加强技术操作减少人为损失 (2)减少纱线用量; ①对的掌握机上布幅和纬密,避免多用线 ②加强技术操作,防止织疵产生,尽量做到少拆布和不拆布,减少回丝 ③保持设备完好,避免大纬纱 ④加强生产管理,减少油污、坏布和装纬回丝 (3)减少动力消耗: ①停车及时关电机 ②提高布机效率和运转率 ③控制照明和对的使用空调,防止辅助用电挥霍 ④采用节电皮带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