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养生观]-观复猫打碎古董.docx
4页[曾国藩的养生观] 观复猫打碎古董[曾国藩的养生观] 观复猫打碎古董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不平常又颇有争议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使其备受微词,但他一生无论读书、理家、治军、行政,均有建树,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作为一个文弱书生,为胜重任,曾氏也非常注重身体锻炼和身心保健,他一生中对养生之法做过不少探讨和实践,并形成了一整套养生之道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他师法“曾文正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这说明曾氏的养生之法对后人很有影响下文就曾氏的养生之道略作探讨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的一个山村他自幼聪颖好学,热衷科举,16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由此可见,他的读书科考之路是较为平坦的他虽然饱尝了“十载寒窗无人问”的艰辛与孤寂,但那时由于心高气旺,没有注意到身体的文弱会对他的事业有什么影响只是他读书太过清苦,常感“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这一症状,以后由于他承担的事务愈来愈繁重,成了一生都困扰他的痼疾他也因此认识到了保健身体的重要性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六月,曾国藩曾大病一场,据其年谱载,他“病热危剧,几不救”。
病愈后,他在诗中留有“艰苦新尝识保身”之句,说明他自此认识到了保健身体的重要性此后,逐渐形成了他的养生观 首先是身心交养和动静兼用的保健观 “养生之道,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省思虑,除烦恼,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曾国藩因受传统文化影响,特别崇尚道家养生思想,注重“静”、“节欲”,通过精神修炼达到修养的目的,他说君逸即养心,要清心寡欲,胸怀宽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追求心理的健康他认为:“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此为“静”的养生之道臣劳”,就是身体四肢要经常锻炼,处于一定的劳累状态,才能筋骨常健,吃得香,睡得甜,身体才能保持健康,这是“动”的养生之道由此可见,曾氏的养生之道,既重视心理的健康,也注重身体的锻炼与体质的增强 “养生之道,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勤’八字‘惩忿’,即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知节啬’也曾氏认为,体质强壮者就好像富人,因戒奢侈而更加富有;体弱者如贫人,因节俭吝啬而自我保全节啬”并非单指节制食色二性,即便读书用心,也应有所约束,不可太过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他在寄给属下的信中说:“年来骨肉哀戚之事,层见叠出。
以精力匮乏,亦遂强自排解,涣然若托于庄周刘伶之徒者可见他的“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不仅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要把它落实在行动中 为了能做到这“八字”,他注重“以志帅气”、“以静制动”他说,沉疴在身,而人可以支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志帅气,一是以静制动人疲惫不振,是由于气弱意志坚强的人,气亦为之稍变如果早晨贪睡,则强起而兴奋起来;百无聊赖,则端坐以凝神这就是以志帅气之说久病虚怯,则时时有一种怕死的感觉,即魂梦皆不安恬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与一切妄念,铲除尽净,自然有一种恬然意味而寂定之余,真阳自生这就是以静制动之法这种调养的理论,即使以现代人医疗保健的眼光来看,也是科学的,值得重视 其次,重视自然调养,反对用药妄施攻治的诊疗观 “治身当以‘不药’二字为药曾国藩自小受祖父“不信医”训戒的影响,反对动辄用丹药治疗这大概是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太差,人们对庸医误人戒惧甚深的一种心理反映他在寄给儿子的信中说:“尔虽体弱多病,然只宜清净调养,不可妄施攻治曾国藩晚年,政治思想崇尚无为,他的养生观也崇尚无为,注重自然调养 第三,勤则寿,逸则亡的养生观 “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
曾国藩一生心力劳苦,做事认真踏实,自创“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五到”之说他以勤自励,以苦为乐,说:“君子有三乐”,把“勤劳而后憩息”作为三乐之一当时大局维艰,只有勤,可以于大局稍有所补,也可求得一己之心安;才能强健筋骨、磨练意志,进则可以为国家尽忠尽力,退亦可以保持自己身体之康泰他说:“古时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增智慧而长才干……勤则寿,逸则亡可见,勤奋做事、心力劳苦是他一生努力实践的核心内容 第四,重视食眠的摄生观 “养生之道,当于食眠二字悉心体验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胜于珍药也眠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即片刻亦足摄生矣曾国藩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纪泽身体亦弱,事教以专从眠食二字上用功眠所以养阴也,食所以养阳也养眠贵有一定时刻,而戒其多思;养食亦贵有一定时刻,而戒其过饱眠食得法,食甘梦甜,这可说是从生理上进行保养吃饭睡觉虽是小事常事,但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这也是曾国藩做事喜从平实处用功的体现 第五,强健筋骨的锻炼观 射箭是曾国藩特别强调的一个体育锻炼项目。
他在家信中说:“吾见家中后辈体皆弱,……曾以养生六事勖诸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射足以习威仪,强筋骨,子弟宜多习),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此皆闻诸老人,累试毫无流弊者可见,他认为射箭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法 曾国藩在和太平军最初较量的几年中,湘军屡战屡败,由于治军太苦,谤议太多,休息太少,忧虑太深,曾氏的心理承受了极重的压力,经常失眠,健康受到很大影响但就在这样的境况下,曾国藩仍能咬牙蓄志、屏神静气地做事,每日反省自己的过失,包括反省不利于自己健康的行为,督促自己注重体育活动他曾写到:“眠食有恒及洗脚二事,星冈公行之四十余年,余亦学行七年矣饭菜后三千步近日试行,自矢永不间断 第六,喜好诗书弈棋的怡养观 “每日临一百字,将浮躁处大加收敛心以收敛而细,气以收敛而静于字有宜,于身、于家也有宜曾国藩对书法的兴趣一直浓厚,是晚清有名的书法家他把写字作为培养忍耐功夫、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曾国藩还酷爱围棋,围棋帮他在繁忙的军务政务之余转换脑筋,放松精神,还在危机紧张时刻镇定情绪、收敛心神但由于下棋成瘾,劳神太过,也给他带来了许多害处。
所以我们在其日记中,常读到他那些力戒围棋的誓言以及痛切的自责,但他时时犯戒,终身被围棋围困 曾国藩一生做了诸多不凡之事,成为标准的立功、立德、立言的“三立完人”,在历史上是少见的曾氏的养生之道虽然没有他的政治思想、理学思想和治军思想那么完备,但他的许多探索却是有益的,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和借鉴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