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甘油二酯油编制说明.doc
6页《1,3-甘油二酯油》国家标准(报批稿)编制说明《1,3-甘油二酯油》国家标准制订工作组2017年7月一、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根据国家粮食局质检办[2016]38号文,《1,3-甘油二酯油》国家标准已列入2016年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标准处提出,国家粮食局标准处归口江南大学、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共同起草根据制标工作需要,由中国焙烤食品协会牵头组建了1,3-甘油二酯油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以江南大学为主代表了国内相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生产专用油脂的龙头骨干企业,这些单位的参与,为标准制定工作奠定了可靠的基础起草工作组根据项目内容确定了该项工作的具体方案和工作计划,按照课题任务要求开展工作本标准制定的主要工作过程为:1)标准名称一开始定为“甘油二酯油”,为首次制定,参考了卫生部2009第18号公告中对甘油二酯油的规定,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本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形成《甘油二酯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2)征求国内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院校和企业单位的意见,对返回的意见进行总结汇总和处理。
3)根据意见汇总和处理结果对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编制本标准的送审稿,同时对编制说明进行修改和补充报送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全国范围内全体委员对本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查,并投票4)根据审查意见,将本标准名称改为《1,3-甘油二酯油》,明确这两类产品的区别,并分别再对这两类产品进行分类并提出不同要求同时,对本标准送审稿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编制本标准报批稿上报国家标准技术审查机构,申请批准为国家标准二、国家标准的编制原则由于国内、外贸易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我国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本标准的制定不仅要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满足我国油脂加工生产和科研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油脂产品质量,促进油脂产业的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为完善我国标准化工作,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进行《1,3-甘油二酯油》国家标准制定三、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1、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本标准的起草按国家标准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原则》、GB/T20000.1-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及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写。
同时结合本标准小组收集到的样品信息、资料信息及检测数据信息综合而来《1,3-甘油二酯油》国家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质量要求(包括质量指标、卫生指标等)、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和标识、包装、储存、运输2、关于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参照了Bailey's Industrial Oil & Fat Products(6th edition),确定了本标准所涉及到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用植物油为原料的富含1,3-甘油二酯的商品油脂2.1 1,3-甘油二酯油 1,3-Diacylglycerol oil1,3-甘油二酯油是以食用植物油脂为基料,经过改性等工艺制成的富含1,3位甘油二酯的油脂产品这里对比卫生部批准的新食品原料甘油二酯油的以大豆油、菜籽油等为原料,以脂肪酶制剂、水、甘油等为主要辅料,通过脂肪酶催化,经蒸馏分离、脱色、脱臭等工艺而制成工艺上有所放宽,参照卫生部终止审的产品中具实质等同性的七个案例(L-阿拉伯糖、γ-氨基丁酸、鱼油3例、中长链脂肪酸结构酯、中长碳链甘油三酯)3、技术要求 3.1原料食用油脂原料为食用植物油。
3.2质量要求本标准参考了欧盟委员会(EC No 258/97)2006年10月23日关于批准甘油二酯油为新资源食品的决议,花王株式会社于1997年10月17日申请的专利CN1181194A,以及卫生部2009第18号公告中批准甘油二酯油为新食品原料的规定表1 质量指标项 目质 量 指 标酸价(KOH)/(mg/g) ≤1.0不溶性杂质/(%) ≤0.10水分及挥发物/(%) ≤0.10含皂量/(%) ≤0.03过氧化值/(mmol/kg) ≤5.0甘油一酯含量/(%) ≤1.5一级二级甘油二酯含量 /(%) ≥8040其中1,3-甘油二酯/(%) ≥5028缩水甘油酯(以缩水甘油计)/(mg/kg)≤ 1.0 根据欧盟(EC No 258/97)的内容一级为甘油二酯含量大于等于80%,其中1,3-甘油二酯大于等于50%。
根据卫生部2009第18号公告中甘油二酯含量不少于40%的规定,本标准二级为甘油二酯大于等于40%,1,3甘油二酯大于等于28%烹调实验表明甘油一酯在含量小于等于1.5%且酸价小于等于1.0(KOH)/(mg/g)时,产品具有良好地风味和口感专利CN1181194A,通用食用油脂组成,后藤直宏等,花王株式会社,1998)( Opinion of the Scientific Panel on Dietetic Products, Nutrition and Allergies on a request from the Commission related to an pplication to market Enova oil as a novel food in the EU,The EFSA Journal (2004) 159, 1-19)根据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第 258/97决议(Regulation (EC) No 258/97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内容本标准一级产品为甘油二酯含量≥80%,其中1,3-甘油二酯含量≥50%。
缩水甘油酯参照文献关于食用油脂中缩水甘油酯的含量表2食用油脂中缩水甘油酯含量Shaun MacMahon等检测了美国食用油缩水甘油酯含量,见表3表3 美国食用油脂缩水甘油酯含量(Shaun MacMahon,2013)油样本量缩水甘油酯含量范围(ppm)Almond(unrefined)1 实验假定经口服的缩水甘油酯全部在消化系统内水解,并且产物被全部吸收的情况下,依据基准剂量可信限下限(BMDL10)4.06毫克/ kg身体重/日计算食用油中若含有1ppm缩水甘油酯,成人食用油的一天摄取量80g /人/天(男性的脂肪摄取量的最大值),(農林水産省,平成 24~25 年度 食品中の 3-MCPD 脂肪酸エステル及びグリシド ール脂肪酸エステルの含有実態調査, 平成 26 年 12 月 17 日《食品中含有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实际情况调查》,2014)成人暴露界限(MOE)计算值为3050另外,若牛奶脂肪中含有1ppm的缩水甘油酯,以婴幼儿必需的脂肪量6克/公斤体重/日为参考量,婴幼儿的MOE为670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没有达到致癌风险系数MOE高于1万的基准值当然BFR也指出,依据ALARA的原则,仍需进一步努力以降低食用油中的缩水甘油酯含量日本厚生劳动省2015年9月20日《高浓度甘油二酯油的食品安全评估报告》)不管是ADM还是花王,产品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原料居多,市场上这两种精炼油的缩水甘油酯含量通常不会大于1ppm,因此本标准的缩水甘油酯限量规定为1.0ppm。 4、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是保证国家标准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为监督部分提供的有力工具本标准对所有指标的检验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5、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包括抽样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判定规则四项内容,都作了具体说明本标准的4.1质量指标中未对反式脂肪酸做限量规定,仅在型式检验中规定检测反式脂肪酸的含量6、标签和标识本次标准制定强调了标签的重要性,应遵循GB 7718和GB13432的规定四、新旧国家标准水平对比目前没有国家标准五、技术经济论证及预期的经济效果1,3-甘油二酯油在国内外都属于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新型可食用油脂,标准的制定将为该类产品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及进口做法规上的依据六、参考的国际标准 无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无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1、首先应在实施前保证文本的充足供应,让每个使用者都能及时得到文本这是保证新标准贯彻实施的基础发布后、实施前应将信息在媒体上广为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