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地名与三国相连的故事.docx
2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成都地名与三国相连的故事 篇一:三国涉及的地名 三国时的地名 三国古地 都城: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东)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西北) 许昌(今河南省许昌东) 成都(今四川省成都) 建业(今江苏省南京) 古九州: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片面,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片面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重大战役地: 赤壁(今湖北省嘉鱼东北) 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一带) 其他: 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 江夏(今湖北省黄冈县南)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县) 长板坡(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 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 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 鄂县(今湖北省鄂州市) 华容道(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 樊口(今湖北省鄂城西北) 南阳(今湖北省襄阳县内) 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境内) 乌林(今湖北省洪湖东北) 新城(今湖北省房县) 陆口(今湖北省嘉鱼西南) 房陵(今湖北省房县) 上庸(今湖北省竹山西南) 寻阳(今湖北省广济东北) 公安(今湖北省公安西北油江口) 秭归(今湖北省秭归) 章乡(今湖北省当阳东北) 麦城(今湖北省当阳东南) 夷道(今湖北省宜都西北) 猇亭(今湖北省宜都北古老背) 很山(今湖北省长阳西南) 涿乡(今湖北省宜昌西) 马鞍山(今湖北省宜昌西北) 石门山(今湖北省巴东东北) 新野(今河南省新野) 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境内) 宛城(今河南省南阳) 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北) 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北) 汝南(今河南省新蔡县北) 荥阳(今河南省荥阳东北) 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北) 安众(今河南省邓县东北) 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北) 汝阳(今河南省上蔡西南) 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 故市(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北) 舞阴(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 乌巢(今河南省延津东南) 东郡(今河南省濮阳县南) 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 雍丘(今河南省杞县) 安丰(今河南省固始东南) 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县西) 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县一带) 泉陵(今湖南省零陵县境内) 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县一带) 巴陵(今湖南省岳阳一带) 桂阳(今湖南省彬县) 益阳(今湖南省益阳) 巴丘(今湖南省岳阳) 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一带) 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 柴桑(今江西省九江西南) 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 吴郡(今浙江省富春县) 会稽(今浙江省绍兴) 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 涿郡(今河北省涿州) 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南) 邺郡(今河北省临漳西南) 巨鹿(今河北省鸡泽县东北) 广宗(今河北省威县东) 曲阳(今河北省晋县西) 徐无山(今河北省玉田县北) 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东) 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 北海(今山东省境内) 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鱼台东北) 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 苍梧(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一带) 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 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 斜谷(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 箕谷(今陕西省沔县北) 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 阳平关(今陕西省沔县西北) 郿城(今陕西省周至县西) 武功山(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南) 武兴(今陕西省略阳) 南郑(今陕西省汉口 )陈仓(今陕西省宝鸡东) 散关(今陕西省宝鸡西南) 彭城(今江苏省徐州) 篇二:成都三国文化遗址一览 成都三国文化遗址一览 古蜀文明的起源是岷山河谷,包括成都平原、临邛(今邛崃)、江源(今崇州)、南安(今乐山)这一三角地带。
蒙文通先生《巴蜀史的问题》指出:中国农业在古代是从三个地区独立进展起来的,一个是关中,一个是黄河下游,在长江流域那么是从蜀开头的他看法农业是从江源入成都平原的,江源、临邛,正是岷山河谷,蜀的文化可能从这里开头假设说古蜀文明从一个三角地带开头,那么,蜀汉文化遗址的铁三角,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色是城市的标志,而城市最大的特性是文化性蜀汉文化核心区域是成都的心灵、神韵和独特风俗的实体代表 西汉至东汉,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天府之国已根本形成;三国时期,成都作为蜀汉政权的中心虽然从刘备建都到后主投降才短短42年,但成都在三国文化里的核心地位当仁不让,而且是三国文化的首府既是首府,其凝结的核心在哪里? 成都历史上一共展现过四座帝陵一是惠陵;二是成汉李雄的安都陵;三是前蜀王建的永陵;四是后蜀孟知祥的和陵年头最早、影响最大、又是首批成为全国重点文物养护单位的,便是刘备的惠陵惠陵不但是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帝陵,而且是唯一保存至今、毋庸置疑的三国时期皇帝陵 惠陵还是一座合葬墓,除刘备外,还葬有甘夫人和吴夫人历代修葺,均有史志书、舆地书等细致记载旧时坟堆甚大,异峰突起,成为回望城内皇城的一个眺望台。
后来在惠陵旁边修建刘备庙,南北朝时在刘备庙旁再建武侯祠惠陵边那棵盛传为诸葛亮手植的古柏,俨然已经成为他鞠躬尽瘁的象征密叶四时同一色,高枝千岁对孤峰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盘根似卧龙这是唐朝诗人雍陶的描绘据《昭烈忠武陵庙志》卷二引《陆游记》记载,有位唐代节度使曾来武侯祠,从该古柏上取下一树枝,制成手板,以书写记事,被记入后来的一种《图志》,遭到批评可见在蜀人心目中,即使是节度使,也不能擅取武侯祠一草一木 成都城内,存在一个蜀汉文化的铁三角假设以浆洗街为南北纵向轴,偏西方向是刘备墓惠陵,东北方向四五华里是关羽的衣冠庙,西南方向四五华里是张飞的衣冠冢(成都民间把位于今华西医院高干病房区内的小土坡认为是张飞墓,实为成汉贵族墓,1985年成都市考古队就挖掘过,出土有上百件文物这一误会,深切表达出成都百姓对张飞的缅怀之情)成都市考古队蒋成曾经表达过自己的推测:三国和四川渊源甚深,离此墓不远的武侯祠有刘备的惠陵,洗面桥旁有祭祀关羽的衣冠冢此三处如三角形三个顶点,犄角而立,恰如桃园结义之三兄弟从位置而言,三个坟地恰如三角形,三个顶点犄角而立本地民俗史学者帅培业进一步表明了这一铁三角的意义,这个三角区域,理应是成都地域文化最重要的所在之一,更是蜀汉历史地理的精华所在。
由于围绕这个三角区域,惠陵、武侯祠成为核心,黄忠墓、赵云墓以及洗马池、万里桥、诸葛井、九里堤、向宠墓、庞统墓、马超墓、张飞营、牧马山等蜀汉历史文化点位,层列其外,构成蜀汉三国英雄文化的一个有序分布其实,这一铁三角布局早已形成南宋《方舆胜览》记载:关、张祠......俱在府西七里惠陵左右宋朝任渊《重修先主庙记》将分布说得很领会,刘备庙在东,惠陵在西,武侯祠在庙西稍偏南,君臣紧紧相依《明一统志》中更有铁三角的细致地理分布记录,并说到洪武初年,才把诸葛庙与惠陵合庙祀之由此,武侯祠成了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出名巴蜀文化学者王家祐主撰的《汉晋夕阳--三国旅游寻踪》认为:刘备的惠陵与关羽衣冠庙、张飞桓侯祠,呈三角排列,这绝非偶然,而是民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表现形式可惜的是今天仅存刘备的惠陵,而他两位兄弟的祭祀遗迹却荡然无存了 蜀汉皇宫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设坛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定都成都诸葛亮为丞相蜀汉皇宫修建于何时?史无明载,而且经过1800年的变迁,也无切实的遗址可认但武担山那么成为后人考证蜀汉皇宫的地理坐标 《三国志?先主传》载,公元223年,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
武担山,位于新华西路成都军区大院内的东南角是一个高约20米、宽40米、长100余米的小土丘,略呈马蹄形,西高东低,占地面积680平方米按照武担山的坐标推断,刘备皇宫的位置理应在今天人民南路展览馆西北角概括来说,以展览馆从南到北的街道为中轴线,刘备故宫在中轴线西北方向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刘备皇宫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成都的中心偏左一点,是真正意义上的心脏位置 在刘备去世后,刘禅曾对蜀汉皇宫举行了扩建,晋文学家左思写《蜀都赋》,文中备言蜀都之宏大、皇宫之辉煌,其文曰:于是乎金城石郭,兼匝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辟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营新宫于爽嶝,拟承明而起庐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至于所提到的阳城,即少城东南隅之阳城门,约在今成都文庙后街邻近汪家拐处可见蜀汉皇宫在蜀国灭亡之前,规模扩大了不少,成为当时令人感叹的建筑杰作锦官城 蜀锦是成都的一大特产,历史悠久在东汉时期,在成都就有特意管理蜀锦生产的锦官,其官署就在成都东南的流江岸边,后世称成都为锦官城即源于此三国时期,蜀锦不仅是全国热销的产品,更成为蜀汉政权赖以生存的命脉诸葛亮曾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为了提高蜀锦产量,增加政府收入,诸葛亮恢复了锦官,专职管理蜀锦的生产和调拨。
在其治理下,蜀锦生产得到很大的进展,直到蜀亡,国库尚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织锦业之繁盛可见一斑 民国所修的《华阳县志》中记载,李膺《益州记》: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皆蜀时故锦官处也,号锦里,城墉犹在时至今日,位于武侯祠旁的锦里已经成为成都的一大旅游景点,吸引着多数中外游客前往 诸葛亮丞相府 《三国演义》中,安居平五路的出名桥段令人记忆深刻在刘备去世后,蜀中空虚,诸葛亮立年幼的刘禅为帝,曹丕乘机派五路大军攻击西蜀当时,后主刘禅吓得面如土色,忙问计于孔明,但孔明以染病为由在丞相府中连日不出,刘禅亲自登门求教,方知诸葛亮虽在丞相府中安居不出,却已平定五路大军,让蜀国安度危难 于是后人不禁奇怪,诸葛亮的丞相府毕竟位于何处由于史籍上没有明确记载,概括方位难以确定但刘备入川后住进原益州牧刘璋的州牧署(现人民南路展览馆位置),将州牧署改称左将军府214年,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于是,他就在左将军府内办公,约在今人民南路展览馆邻近公元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其丞相府离皇宫不远,约在今红照壁一带 衣冠庙、洗面桥和桓侯巷 衣冠庙、洗面桥、桓侯巷,跟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有关。
其中有两个是衣冠冢衣冠庙位于成都南门外神仙树街邻近当年关羽败走麦城被害,尸首取不回来,蜀国百姓只得堆土为衣冠冢冢前有庙,称衣冠庙《四川通志》说,这是刘备用衣冠招兄弟的魂,再葬于此从这一记载分析,衣冠庙在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