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10爬山虎的脚.doc
8页10 爬山虎的脚1.知识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瞧不起、均匀、重叠、空隙、叶柄”等词语,并理解词语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增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2.爬山虎是怎样用“脚”一脚一脚向上爬的采集实物,收集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爬山虎图片)2.对,爬山虎校园里、城市胡同里、平房人家的墙上、单位的围墙,到处都有它的身影,谁能具体说说你看到的爬山虎是什么样子的?3.平时我们看见的都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爬山虎的脚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很少会有人注意4.叶圣陶爷爷却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学习他写的文章《爬山虎的脚》5.针对课题提问1)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2)那叶圣陶爷爷都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边读边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2.检查交流1)PPT出示词语2)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3.学生总结回答回答没有学习的一、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2.划分段落第一段(1):讲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第二段(2):介绍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段(3-5):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四、提示课题,范读课文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叶圣陶老爷爷的《爬山虎的脚》,看叶圣陶爷爷怎样写爬山虎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3.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1)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2)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五、合作研读,深入探究1.大家希望先学习哪一部分?为什么?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3、4、5自然段,看看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脚的3.小组研究描写爬山虎脚的3、4、5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作者是如何具体生动的描写的?4.学生自由学习。
六、交流成果,汇报学习1.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2.一组学生竞赛读写“脚”样子的句子,并交流圈出认为重要的词反面、枝状六七根细丝、嫩红)可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三方面来观察、描写的3.同桌介绍4.重点理解以下几点: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5.出示课件: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6.读写脚怎么爬的句子,并交流“爬”有关的重要动词爬:触+巴+拉+贴)7.多媒体动画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8.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9.点击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质疑:“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10.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1.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1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13.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七、总结引导1.爬山虎的脚位置长得这么隐蔽,形状像蜗牛的触角那么细,都被叶圣陶爷爷发现了大家猜猜:他是怎么发现的?(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是呀!叶圣陶爷爷因为经过长期仔细地观察才能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才能写得这么细致2.让我们再齐读这段课文,进一步感悟它的写法吧!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人: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爬的,谁能以爬山虎的角色向大家介绍一下指名“自我介绍”)2.这篇课文大家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复习,下面请大家再大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开始吧!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研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1)研究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描写叶子的?(2)标出你喜欢的词,两人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3)要用一定的方式把自己研究的知识向大家汇报。
三、交流成果,汇报学习1.生朗读描写叶子颜色的句子,勾画表现“新鲜”的句子2.生朗读描写静态的句子教师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体会“新鲜”“均匀”以及“那么……那么……”句式的好处3.指导朗读4.多媒体出示描写动态的叶子的句子一阵风拂过……)5.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重点落实一个“漾”字)6.多媒体展示“漾起波纹的叶子”的情景四、小结全文,体会写法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哪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1)有耐心地怀着喜爱之情观察2)要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观察整体(爬山虎)→局部(叶、脚)(3)观察细致,要连续观察,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五、拓展延伸,课外练笔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抄下来2.课外练笔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植物,要抓住特点,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爬山虎的脚特点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样子:像……像……颜色:嫩红(灰色)的爬:触→巴→拉、贴(牢固) 抓住特点观察细致《爬山虎的脚》首先是介绍某种植物形状特点的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懂得爬山虎脚的特点,而且要知道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细致有顺序地去观察某种事物运用直观手段获得的表象,使学生感到形象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容易巩固,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把实物爬山虎摆出来,实物一出现,学生就可以用眼睛感知爬山虎是什么样的东西,什么颜色我再对着实物的脚、茎、叶以及叶柄等部位进行简单说明让学生来个赏式观察,叫学生们先自己观察爬山虎的各个部位是怎样的,然后再打开课本看课文作者又是怎样对爬山虎的各个部位进行观察和表达的这样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水到渠成了在突破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墙的难点时,也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意思结合课文和实物让学生们继续观察思考,爬山虎到底用它身体中的哪个部位来往上爬的,它是怎样爬的,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语。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