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2《践行平等》教学设计.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徐**
  • 文档编号:616611326
  • 上传时间:2025-10-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5.2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上第七课第二框《践行平等》教学设计课题7.2 践行平等1. 教学内容分析《践行平等》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内容本框聚焦平等的内涵、表现、价值以及如何践行平等,引导学生从“认知平等的本质内涵”“理解平等的多维表现与重要价值”“掌握践行平等的实践路径”的视角,理解践行平等对个人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通过剖析真实案例,如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跨越3000公里扎根新疆且末县,一视同仁对待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用行动打破教育壁垒;小林因乙肝病原携带遭遇就业歧视后通过法律维权成功;广西防城港“亮证逼让”事件中公职人员滥用权力体现的特权现象等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明确践行平等的具体要求:认识到平等是人类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同等情况应同等对待,不同情况需差别对待以实现实质平等;在生活中要平等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格;面对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利;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特权,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本堂课采用“情境感知——分议题探究——实践延伸”的逻辑结构,结合支教群体的奉献故事、社会中的平等与歧视案例及学生校园生活实际,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引导他们成为平等理念的坚定践行者,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

      2. 学习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校园及社会中接触过与平等相关的场景,如班级中同学间的相处、校园里对特殊群体的关照、社会新闻中的就业歧视事件等,但对平等的深层内涵和实践要求认识尚不全面从学情看,学生对“平等”的理解多停留在表面,往往认为“平等就是对所有人一样”,对“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的辩证关系缺乏清晰认知,比如可能难以理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贴、对残疾人的特殊保障也是平等的体现在行为层面,学生虽有朴素的平等意识,但在实际生活中易出现偏差例如,部分学生可能会因同学成绩差异、家庭背景不同而产生不自觉的区别对待,或对校园中嘲笑、孤立他人的行为缺乏警惕;面对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如听闻就业歧视时,往往仅停留在情感认同层面,缺乏主动抵制和捍卫平等的意识与方法此外,学生对法律保障平等的认知较为模糊多数学生不清楚《教育法》等法律中关于平等权利的具体规定,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理解不深,尤其对“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平等要求认识不足,难以将平等意识与法律责任联系起来因此,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帮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深化对平等内涵的理解,提升践行平等的实践能力,培养主动维护平等的责任意识。

      3. 学习目标确定 健全人格:结合保定学院支教老师平等对待学生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平等,知道平等的内涵、表现及价值,培养尊重他人、不欺生凌弱的品格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教育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条款,以及小林依法维权、反对特权案例,掌握践行平等的做法,增强依法维护平等的自觉性责任意识:联系校园中不嘲笑学困生等小事,引导学生增强平等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落实平等原则4.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践行平等的具体要求,增强平等意识和依法维护平等的自觉性难点:将践行平等的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不平等情况时,能克服畏难或漠视心理,主动运用合法方式维护平等5. 学习评价设计本课聚焦平等理念的理解与践行,学习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 + 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总评价议题:如何将平等原则内化为意识并外化为行动?下设两个分评价维度:①能否结合案例准确理解平等的核心内涵、主要表现及践行要求,并认识其重要价值?②在生活中能否主动践行平等原则,并勇于抵制不平等现象?评价情境选取课件中的典型案例(如保定学院支教老师平等对待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事迹,小林遭遇就业歧视后依法维权的案例,“亮证逼让”事件所反映的特权现象等),通过“案例辨析、角色扮演互评、实践任务表现”等方式开展。

      学生需运用平等的相关知识分析案例中行为是否符合平等原则,模拟校园或社会中可能遇到的平等情境并设计应对方案,针对校园生活提出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教师根据学生对平等内涵与要求的理解准确度、践行平等行为的适宜性,以及抵制不平等现象的主动性进行综合评价,既落实“掌握践行平等要求” 的知识目标,又培养平等意识与责任担当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PPT展示时政新闻《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青春绽芳华》材料:2000年,15名保定学院毕业生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放弃城市机会,跨越,3000公里扎根新疆且末县这里年均 60余天扬沙,他们却成了“大风刮不走的老师”25年间,近400名师生接力西行,用“团根聚生”模式深耕讲台他们带的第一届毕业生就刷新中考纪录,让且末高考本科上线率从30%升至51%,累计培养9000余名学生,500余人考入重点院校,3300多名学子返乡建设边疆他们学维吾尔语、助贫困生,用红柳般的坚韧打破教育壁垒2014年获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2024 年当选感动中国人物,用青春诠释“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播放视频《配套视频1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青春绽芳华》提问:看着视频中孩子们的笑容,你觉得这群老师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过渡:太对了!他们用25年的坚守告诉我们:平等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教育不该分 “城市的”和“乡村的”,机会不该看“你来自哪里”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份感动,一起学习《践行平等》,看看平凡人如何用行动打破不公,让每个生命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学生活动1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学生:让西部的孩子也能好好读书、给了他们公平的机会……)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展示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的时政新闻及配套视频,以案例中 “放弃城市机会扎根西部、用坚守打破教育壁垒” 的奉献精神提问,引发学生对教育平等及践行平等的兴趣与思考借这一感动中国的典型案例,关联 “践行平等” 主题,引导学生结合案例体会平等需通过实际行动实现,开启课程学习环节二:学习新课 总议题:以行动破壁垒,让平等照万家分议题1:找平等的“真相” 知识关联:1.平等的内涵2.平等的表现 3.平等的价值教师活动2 【情境感知】播放视频《配套视频2 且末县条件艰苦》2000年,且末教师流失严重,1000多名学生仅 40 余位老师,教育资源极度匮乏,“一场风沙能刮走几个老师”提问: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能和城市孩子一样,享有良好的教育机会吗?你心中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法律视角】PPT展示法律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第三十七条: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知识总结】1.平等的内涵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核心要义)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情境感知】PPT展示材料:1.保定学院支教老师面对且末县学生,无论孩子是维吾尔族、还是汉族、不少孩子来自贫困牧民家庭、他们的宗教信仰也有差异但老师们都一视同仁地备课、教学、家访,尊重每个孩子“想学习、求进步”的愿望,从未因身份差异轻视或区别对待任何学生2.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习近平过渡: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和保定学院支教老师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知生活中,人们在人格上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知识总结】2. 平等的表现 ①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a.生活中,人们虽然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是在人格上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b.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法律视角】《教育法》规定公民有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权利),同时要求“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国家的义务);保定学院支教老师放弃城市机会、扎根西部教学(履行教育工作者的义务),让且末孩子真正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而学生们也通过认真学习(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回应了 “平等享有权利”的法律要求。

      平等不仅是“权利的平等”,更是“权利义务平等”知识总结】2.平等的表现②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③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相关链接】PPT展示: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保障其受教育权;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提问:同学们,上述这些情况是不是就是不平等的表现呢?总结:上述的这种差别对待的做法,并没有违反平等原则和精神,相反,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平等知识总结】3.平等的价值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平等,努力践行平等学生活动2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议学任务】结合左侧法条,讨论下面的问题:法律从哪些方面保障“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提示:主体范围、教育环节)答案示例:①明确消除了身份差异对受教育机会的限制,确保所有公民都能平等享有;②从教育起点、过程到后续发展环节,全链条保障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利。

      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回答:不是)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通过播放且末县教育条件艰苦的视频、展示《教育法》相关条款、呈现保定学院支教老师平等对待学生的材料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结合 “相关链接” 中对特殊群体的差别对待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分析法律对平等的保障、辨析差别对待与平等的关系,从西部教育困境和支教实践场景出发,理解平等的内涵、表现及价值,进而引出 “平等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统一”“人格平等、权利义务平等是平等的核心表现” 等核心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平等与法律、生活的关联,明确平等的具体内涵与重要意义,为后续学习践行平等的要求奠定基础环节三:学习新课 分议题2:做平等的践行者 知识关联:4.如何践行平等(重点)教师活动3【探究与分享】PPT展示材料材料1:保定支教老师的 “平等课堂”保定学院的支教老师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从不用“笨”“差”定义任何孩子学生阿依古丽汉语基础弱,老师每天课后多留 40分钟,用维吾尔语对照讲解;牧民家的孩子缺课本,老师就手抄知识点贴在教室墙上他们说:“每个孩子眼里的求知光都一样亮,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这份耐心,让教育平等在课堂里生了根。

      材料2:企业的“隐性就业歧视” 小林通过某公司多轮面试后收到录用通知,却被要求额外做乙肝病毒检测当他的体检报告显示为乙肝病原携带者时,公司当天就以“岗位取消”为由拒录但小林发现,该岗位仍在招聘平台更新他追问原因,HR 只含糊回应“健康条件不达标”,对“为何检测乙肝”“岗位取消却继续招聘”均不解释小林攥着报告苦笑:“努力通过了面试,却败给了看不见的歧视总结:看这两个案例,对比鲜明:保定支教老师用耐心对待每个学生,不因基础、背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根的生长》分层作业(含答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命活动》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4 近似数 导学案.doc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芽的发育》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4 近似数 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1《珍视自由》教学设计.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教学设计:四、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根的生长》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2《践行平等》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 实数 复习学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含答案).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实数》每课时 教案汇编(含七个教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学习项目三《3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精品教案.doc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芽的发育》导学案(含答案).doc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6课 高效获取信息的方法》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素养进阶教学设计).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开花结果》教学设计.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