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31298532
  • 上传时间:2023-1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1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2023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1636字)  俗话说:文如其人读曾国藩的家书,好像听见他在耳边娓娓道来,看不到丝毫厚黑、狡诈,也不会觉得他是一个政治家家书从曾国藩由翰林院庶吉士初授官职到去世前不久,跨越近三十年除了思想渐趋成熟外,他的志趣仍然和少年读书时一样,始终以读书人自居,这决定了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也成为他一生成功的基石他在信中表述的对为学、作文、历史等等的认识,有很多经验值得后人学习,按现在的话说,即是他有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领悟能力他科举出身,却深得教育大义,更加强调灵活大气、坚挺的文风他在家书中对自己官场得失谈的较少,而始终牵挂在心的是少年时学习的误区,如字体、天文等,这几乎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同时,他官学并举,胸怀大略,时时刻刻警戒自己:做官清廉、做人谦逊、做事勤劳对弟弟、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功夫力透纸背,非一般官宦人家所能及  感受最深的,是他作为过来人对以前每个阶段读书方法和效果的总结他的方法积极向上,深得儒家精神熏陶开始认为自己学术修养已经可以了,可是准备写书时又认识到基础不扎实、涉及面窄,还远远没有达到总结前人经验后再提炼的地步他讲究做人与作文融会贯通,特别强调读书的意会和对人的教化作用,教导儿子“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然冲融之趣”,“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于陶诗之识度不能领会,试取其诗反复读之,若能窥其胸襟之广大,寄托之遥深,则知此公于圣贤豪杰皆已登堂入室”对科举考试,他评论道: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针对弟弟们的考试失利,建议他们从自身找问题,而不是徇私舞弊,到主考官面前说情他总结了为学初始阶段模仿和积累的必要,“收效较速,取径较便”对于通用学习方法,他谈到“看生书宜求速,温旧书宜求熟,习字宜有恒,作文宜苦思”读经之法在于“耐”字,一句不通,不看下句;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他感叹少年十五、六岁是人生长、读书的关键时期,自己到三十岁时方悟出文理之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引以为重的知识  除了读书习字之外,曾国藩也提到了修身养性、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姑且不论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是非功过,仅从个人角度来看,历史上轰轰烈烈、建功立名的人物能做到功成而退、善始善终的人少之又少而在晚清动荡的政局下,他以汉族耕读人家出身的背景,能做到官居一品,爵至封侯,不仅需要足够的能力和魄力,更需要洞悉人生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可以从曾氏家书中窥见一斑。

      他在位居高官时仍能以朴实的观念教育儿子,“陈岱云姻伯之子,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豢佚乐,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在大儿子23岁时,指出“今年二十三岁,全靠尔自己发愤,父兄师长不能为力”;对小儿子则指出“生长富贵,但闻谀颂之言,不闻督责鄙笑之语,故文理浅陋而不自知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难期其长进”他在京城权倾朝野,却规劝家人不要自高自大,插手地方政事对同为高官的弟弟,他谈到“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此时家门极盛,处处皆行得通一旦失势,炎凉之态处处使人难堪故不如预为之地,不见不闻之为愈也”,“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从这些言语里可以感受到他的坦诚大度和坚毅稳重,这些绝不是所谓厚黑,完全是积极向上的认识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和现代社会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的成功学如出一辙读曾氏家书一个重要的收获就在于能让读者直接与他对话,有助于纠正社会上某些观念的误导。

      2023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2(1769字)  久闻《曾国藩家书》的大名,却从未加入自己的读书清单有时候,书和人一样,相遇也需要缘分,相知相伴更是上世修来的福气  再想想,书籍或许是对人类而言最平等的存在了有教无类”,就看每个人如何去解读和利用书籍了  是我的低谷年,不得不承认,这一年中,我经历了得到、失去,始终在患得患失之间徘徊,身体状况也并不理想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幸运的是,去年我读了一些书,所谓福祸相依,也是这个意思吧  回到《家书》,最初还有些误解,以为这是一本讲述曾家家规的书,因此,推测全书应该类似于《三字经》或《弟子规》多是一些劝诫的话语拿到书稍作翻阅后,才发现《家书》其实是曾国藩与家人的书信往来其实,单说“家书”一词,是知道含义的,可加了曾国藩三字,却忽略了他原本的含义了,之前的误解是我先入为主罢了  下面以阅读理解的问答方式,总结下阅后感吧  1、本书的文体  《家书》是曾国藩自青年至中年给家中长辈、兄弟乃至儿女所写书信的合集  2、曾国藩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过什么样的遭遇?  曾国藩是一个聪明的勤奋者于家庭,是一个尊敬长辈的孝者,是时刻牵挂兄弟姐妹的长者。

      于国家,是兢兢业业的忠者于朋友,是个热心周到、愿意共同进步的陪伴者  他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饱读诗书,但才华一般他靠着持续学习的韧劲,逐渐得走出湖南,走向中央  通过家书,我看到了,曾国藩在事业上,经历了年轻气盛时的步步高升,官至高位后,又跌入谷底,归家修养,蛰伏2年后,东山再起,得到了更高的官位,直到晚年得以善终在家庭中,经历了祖父母、父母的离开,弟兄的成长与离开  他时刻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在自己身处高位时,也不忘“居安思危”,时刻警惕着自己的行为  他保持着每天学习的习惯,“积跬步,致千里”  3、曾国藩是如何对待家人朋友?  《家书》中可一看到,曾国藩对祖父母、父母非常孝顺和尊敬虽然自己做官,但家中大小事自己都关心,遇事也主动请长辈指点,不敢有不敬之处  曾国藩对于兄弟的读书非常关心,总是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指导弟弟们学习要专一,要有恒心对于读书作文不是特别有慧根的弟弟,也教他们遵守孝道,在品德上做到位,也可以过好一生  最让我佩服的是,曾国藩对于族人的关心和帮助或许是他身居高位,有能力帮助族人远亲;或许正是他有这样的胸怀和智慧,促使他能越走越远看到他的这种胸怀,让我我深感愧疚,深感自己的格局太小,一是能力不够,二是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意识。

        4、对于我的启发?  要做:勤、俭、孝  要戒:骄、奢、逸/惰  人生是条长路,每个人都会经历起起落落,时刻保持勤奋、谦卑,幸福自会来敲门  以下是记录的文中一些有用的话  1)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孟子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凡人做一事,便需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做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事无成  3)勿戏言戏习  4)书蔬鱼猪,一家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  5)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人败,离不得个逸字;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6)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  欲去惰字,总以早起为第一义  7)养生的方法,大约有五个方面:一是睡眠饮食有规律,二是制怒,三是节欲,四是临睡洗脚,五是两餐饭后各走三千步  2023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3(1418字)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曾国藩六岁读书,二十八岁中进士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  《曾国藩家书》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材料本月上旬,我和妻子在沈阳北方图书城购得一本《曾国藩家书》,利用早晚闲暇时将此书通读了一遍,虽领略不深,却也摘录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字,作为自勉  1、痛改前非自我反省  2、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3、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  4、勿夜郎自大: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  5、谨记进德修业: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  6、吾人为学,最要虚心自满自足,不能有所成  7、做事当不苟不懈  8、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  9、做人须要有恒心,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0、做人须清廉谨慎勤劳  11、做人要自立自强  12、时刻悔悟大有进益  13、学问之道无穷,读书宜立志有恒  14、家和万事兴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帮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  15、家中大小诸事,皆大人躬亲之,未免过于劳苦勤俭本持家之道,而人所处之地各不同,大人之身,上奉高堂,下荫儿孙,外为族党乡里所模范,千金之躯,诚宜珍重!  16、亲近良友愈久,获益愈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