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7528083
  • 上传时间:2024-03-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徐光宪,男,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由教育部推荐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徐光宪徐光宪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王忠诚,男,1925年12月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教授、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由北京市推荐徐光宪院士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

      他曾任第4届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第22届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和名誉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二届化学科学部主任徐光宪院士始终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稀土元素在诸多功能材料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主角,被美、日等国列为本世纪的战略元素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稀土科学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小平同志指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百分之八十,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徐光宪院士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彻底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为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迫使国外稀土垄断企业纷纷减产和停产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家,他撰写了《物质结构》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等重要教材其中《物质结构》自1959出版以来,已修订再版印刷了20余万册,迄今依然是化学领域的重要教学参考书,教育和培养了我国几代化学工作者该书1988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化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教材几十年来,徐光宪院士已发表期刊论文560余篇,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2200余次他不仅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人,还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徐光宪院士曾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年)和三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和三等奖(199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4年)和科技成就奖(2005年),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徐光宪院士知识渊博他热爱祖国、奉献科学、服务人民,至今仍活跃于科研和教育第一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