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少年孙见坤:能有如此结局我很知足.docx
6页国学少年孙见坤:能有如此结局我很知足孙见坤到复旦大学参与面试时的留影 他是央视大型国学学问竞赛——《快乐学国学》总决赛的第三名; 他在复旦大学“博雅杯”征文竞赛中,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一等奖获得者之一; 他扎实的国学功底得到了八位复旦大学文史类专业教授的全都认可,虽然高考发挥失常,复旦大学还是打算破格录用这个差6分的国学人才,然而由于陕西招办照章办事、拒不放行,最终他只是收到了二本——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录用通知书 他就是近期因高考“招录风波”而被广泛关注的18岁陕西男孩儿——孙见坤 惜别复旦 感谢山西大学 2022年8月28日午后,陕西西安,孙见坤家 桌子上的电脑翻开着,已经翻开的网页,正是这几天媒体关于“孙见坤大事”的最新报道 得知山西大学在媒体上明确表态,“开学注册后可以依据孙见坤的意愿,破例为他调到适合的专业”后,孙爸爸非常快乐:“能够到山西大学这所百年老校学习,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感谢山西大学如此开明,我们开学后定会乐观与学校沟通,和教师一起商议孩子该选择哪个专业。
提起“孙见坤大事”,不得不先说说他到复旦大学参与的那次自主招生考试孙见坤原是陕西高新一中的一名应届高三毕业生,在2022年11月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而设的“博雅杯”人文学问大奖赛中,他的论文《<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以扎实的国学功底从全国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经过两轮面试后,孙见坤被列入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选拔录用试验名单,而且只要他高考成绩“到达陕西省一本线”,就能以自主招生资格入读复旦大学 而说到面试,孙见坤表示,“一进到面试的考场,那个气场啊,还真的把我给镇到了自我介绍完毕后,八位教授轮番发问,从陈寅恪先生到朱东润先生,从《诗经》到《尚书》,从《左传》到《山海经》,可以说是林林总总,洋洋大观还好,根本都答出来了 然而,虽然国学功底不薄,但由于他在参与高考后成绩低于陕西省一本线6分,按章程不能被复旦录用虽然复旦大学几经争取,但是由于陕西省招办严格照章办事,最终孙见坤还是无缘复旦大学 在陕西省二本录用开头后,孙见坤的档案被送到了山西大学法学院当时孙见坤除了参与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外,还曾经将山西大学历史专业作为其次志愿,但是这个始终想在国学道路上连续走下去的男孩儿,却没想到自己会被调剂到法学院,而且也不愿再与法律结缘。
所以,在孙爸爸看来,事情发生之后,经过媒体的推动,这样的结局已经算是圆满了,究竟孩子确实是偏科,而且高考成绩确实与陕西省的一本线差了6分 国学天才 最近有点儿烦 近段时间以来,“孙见坤大事”成为媒体追踪的焦点、百姓热议的话题来孙家采访的媒体更是络绎不绝虽然深知媒体的关怀与关注,但是孙妈妈更盼望在里承受采访,这样就可以使孙见坤免受打搅,一来9月11日就要报道了,需要预备并调整一下状态,二来假期里他正在修改自己所着的《〈山海经〉新释》一书,盼望孩子能沉下心来做做学问 固然,孙爸爸、孙妈妈不想承受登门采访,还有另外一个困扰——“他究竟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一个一般的中学生,受到这么多的关注与热捧后,我们真怕他会变得急躁起来孙妈妈不无担忧地说所以,在几经努力最终到达孙家后,孙妈妈见到记者后先叮嘱道:“千万不要再说他是‘国学天才’,其实他就是一个一般学生” 近日有媒体称其为“国学天才”一事,假如说孙妈妈的担忧只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儿子本能的爱护与关爱的话,唯恐孙见坤的看法则更有见地了——“我认为真正的天才,就应当是刘师培那样的人,他8岁就开头学《周易》辨卦,12岁读完四书五经,13岁开头讨论《晏子春秋》。
虽然36岁就去世了,但是却给后世留下很多不朽名篇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而我……”说完,孙见坤淘气地耸耸肩,在他看来,国学博大精深,需要研读的东西还特别多而他也并非什么大家所说的“国学天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比方唱歌、跳舞什么的,只不过我的特长比拟小众而已 成名之后 央视来做 孙见坤的确是知名了 刚一走进孙见坤家所在的小区,几个中年人迎面走来,得知记者专程为采访孙见坤从天津远道而来,他们并没有流露出太多惊讶的神色:“这个孩子现在可是我们小区的名人,这几天总有外地记者来采访他 孙爸爸、孙妈妈也受到不少亲戚朋友的关切与慰问这不,就在记者进屋刚坐定不久,孙爸爸的又响了,说完家里的地址,他笑着解释:“一个朋友得知我前段时间做了个小手术,非要来探望一下片刻之后,敲门声响起 闲聊叙旧一会儿,中心电视台重播的新闻让大家凝神静气起来镜头中孙见坤站在书房里,正在承受中心台记者的采访一会儿我就要出镜了”,孙妈妈提示道看着镜头中的自己,孙妈妈有点羞怯地打趣着:“我这眉头怎么始终是皱着的啊?!” 童真照旧 最爱哆啦A梦 孙见坤的书房里,除了那些薄薄厚厚的书籍外,还有一个吸引人眼球的角落——书架上的哆啦A梦专区,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哆啦A梦。
和其他曾经期盼自己有一个“真人哆啦A梦”的少年一样,他也最喜爱漫画中的哆啦A梦 曾经有媒体采访时,把他最喜爱的玩具称为“猫”孙见坤对此笑笑说:“说猫其实也没错,假如不说是猫,估量它们(哆啦A梦)就不同意了说着指了指书架上的那些憨憨笑着的“机器猫” 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孙见坤也喜爱上网、听音乐固然他上网更多的是查资料和淘书而提及喜爱的音乐,这个有点胖的小男生酷酷地指了指墙上海报里的帅哥——薛之谦 古文开博 少年不知“虚心”味 书房兼孙见坤的卧房,是采访的主要场所 一迈进这缺乏十平米的屋子,就有一股书香扑鼻而来书架上、书桌旁、柜子内,甚至就连堆在地上的大大小小的纸箱子里,都堆放着孙见坤喜爱或者需要参考察阅的书籍,只给行人留了一条窄窄的通道由于实在放不下,还有一局部书存放到了别处听说记者来自天津,这个男孩立刻翻开其中一个写着“二十四史外编”的箱子,抽出其中一本,笑着说,这本就是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话题也跟着转到了书上,提起与书结缘,就得追溯到孙见坤的太爷爷了,这个清末民初的山东老中医,给后代留下了不少线装古书孙见坤的爷爷支援西北建立并在西安安家落户后,逢回山东老家,就会带来一些。
最终这些书就变成了小见坤的启蒙读物虽然一些繁体字并不易懂,但是却让年幼的他着了迷 随着此次“招录”风波的不断推动,孙见坤面对媒体也更加慎重,甚至开头不愿过多谈及其国学的底蕴与造诣但是他在博客上的一篇自叙,或许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孙见坤:“八岁时,予即好历史时恰得读钱宾四先生《中国史学名着》一书,甚推服先生之博通,是予好国学之始也十二岁读王静安先生《人间词话》及《观堂集林》,十四岁读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岁,又尝为十二名年龄不一、学历不同之学生讲唐史一过,皆叹服至十六岁,读段若膺《说文注》,郝兰皋《尔雅疏》,略知小学;又翻阅王怀祖《读书杂志》,粗知校勘之学自八岁而迄今,凡历十载,读书虽未破万,然已盈千记者:李国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