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沁园春 长沙》知识点汇总 专项练习(解析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详解+专项练习(新教材统编版).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旭***
  • 文档编号:348728259
  • 上传时间:2023-04-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81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 知识点汇总1、 原文沁园春·长沙 〔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 译文:深秋季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滔滔的湘水向北奔流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这旷远苍茫大地的盛衰沉浮,该由谁来主宰呢?曾经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意气奔放,劲头正足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还记得,那时的我们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尽管风浪大得将急驰的行船都阻挡了?3、 课下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漫江:满江漫:满,遍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争流:争着行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 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深秋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苍茫:旷远迷茫主:主宰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恰:适逢,正赶上恰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挥斥方遒(qiú):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有力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指点,评论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遏(è):阻止4、 创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晚秋所作当时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途经长沙,重游了橘子洲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5、 课文赏析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6、常考知识点(1)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上阙:写橘子洲头所见的湘秋景下阙:回忆往事,寄托胸襟和抱负2)全词共有几幅画面?各取一个小标题4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3)①上阙写到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用词中的一句话概括) 上阙中的景物(意象):山、林、、舸、鹰、鱼。

      特点:万类霜天竞自由绚丽多姿,生机勃勃)②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 “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深意:词人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作用:上阙交代时间、地点,写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秋景,并生发感慨,设问;下阙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巧妙作答因此这三句在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5)在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是哪一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6)中流击水图的情景中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的正是我辈同学少年7)《沁园春·长沙》是如何借景抒情的?本文的“景”,由“看”领出诗人看到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水中“漫碧透,百舸争流”,天上“鹰击长空”,水底“鱼翔浅底”,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的山、林、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大自然,作者情不自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

      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8)内容概括在长沙逗留期间毛泽东重游橘子洲,面对湘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年的革命形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抒写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9) 艺术手法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二、 专项练习《沁园春·长沙》复习训练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得分   1.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中“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运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运用了夸张和借代的修辞手法2.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用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则活画了岳麓山一带枫林的红色仿佛人工染成的。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其中“透”字写出江水碧绿清澈和江水满溢之状,“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C.“鹰击长空”的“击”字准确地描绘出苍鹰展翅、矫健勇猛的雄姿D.“鱼翔浅底”的“翔”字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状态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词的正常语序应当是    (    )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头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橘子洲头独立,湘江北去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5.对下列词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使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词人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运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D.“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万户侯”比喻大军阀、大官僚,此句表现了“同学少年”对“万户侯”的鄙夷之情6.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满)B. 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