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一块奶酪》同步测试-B卷.doc
10页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一块奶酪》同步测试 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基础运用 (共11题;共11分)1. (1分) 火眼金睛:看拼音写词语zǔ náoān rán wú yangcū kuǎngqiú jìng yù b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分) 选择带点字的准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张A.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B.量词 C.看,望 D.商店开业 E.陈设①元宵节的夜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________②请把这张喜报发下去 ________③上课时不要东张西望 ________④昨天,百货大楼开张了 ________⑤船上的帆还没有张起来 ________3. (1分) 按要求写词语 (1) 写近义词。
抑制——1 瞬间——2 潮湿——3(2) 写反义词 幸运——1 轻松——2 腼腆——34. (1分) 读一读,是完整的句子点上标点,不完整的句子先补充完整,再点上标点①小柳树的树枝________②小柳树的脸红了________③小枣树结了________5. (1分) 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找出来并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A混沌(dùn) B筛子(shāi) C莲花落(luò) ________②A和谐(xié) B师傅(fù) C警卫(jǐng) ________③A卷地(juǎn) B映日(ying) C掺和(hé) ________④A挫折(cuō) B感召(zhào) C魁梧(wu) ________⑤A大厦(xià) B吮吸(shǔn) C砌墙(qǐ) ________6. (1分) 形近字组词复________ 内________ 坪________ 镜________ 腿________ 燥________腹________ 肉________ 评________ 境________ 退________ 躁________7. (1分) 写出反义词。
潮湿——________ 危险——________ 退缩——________放弃——________ 成功——________ 熟悉——________8. (1分) 填入合适的词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锲而不舍①“故圣人________,睹始知终②夏日里的故乡,偶尔烈日当空也能下着绵绵细雨,可对于我们却是________的事情③“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________”④面对困难我们只有________地找寻战胜他们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9. (1分) 古典名著的语言和现在的不太一样,内容理解起来有难度你有哪些阅读方法? 10. (1分) 《夜莺的歌声》一文中,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11. (1分) 写出自己所学过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5分)12. (5分) 课外阅读 流泪的苦瓜泥土是有一点脾气的,这是苦瓜告诉我们的苦瓜曾经有一个动听的名字:锦荔枝望文生义,苦瓜的容貌、滋味应该与荔枝相差不远,但天妒红颜,泥土公公在苦瓜地里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噩梦,就发脾气,让锦荔枝变成了苦瓜苦瓜流泪了——为命运的不测同是攀缘性蔬菜,苦瓜也像南瓜和丝瓜那 样爬藤开花,但苦瓜开的是什么花呀!淡黄色的花朵很小,在阳光下极易被忽视,花瓣张牙舞爪呈锐角形,还散发出一股黏腥的气味。
不艳丽不芬芳的苦瓜花,连蝴蝶、蜜蜂都不愿光顾看到南瓜、丝瓜的藤蔓下一片热闹的嗡嗡声,苦瓜流泪了——为不公平的待遇长大成熟的苦瓜满怀热情地走进菜市场,不幸的是,它再一次遭遇冷眼:对习惯了甜蜜生活的都市人来说,他们不喜欢苦瓜喜庆宴席上,苦瓜是不能上桌的——大吉大利的好日子,来一盘“苦”味岂不是很扫兴?苦瓜悲愤难抑:我身体里维生素含量丰富,虽味苦但性寒,能消暑去热气但人们听不进苦瓜的争辩,苦瓜潸然泪下——餐桌之大,为什么容不下一个诚实的苦瓜!苦瓜入馔(zhuàn),可以炒肉丝,焖火腿,但苦瓜很少直接下锅,要么先在开水里滚一道,要么用盐腌上片刻被扼杀生机的苦瓜再一次伤心落泪——它是多么渴望在油锅沸腾的瞬间辉煌一次啊!从幼年到少年,从青年到老年,苦瓜一直在流泪;它的表皮斑驳凹凸,布满颗粒,那是一滴滴泪水凝固而成的哭到最后,苦瓜的颜色由青转黄再转红,身体如花朵一样绽放开来,味道也变得格外甘美——苦瓜用它生命中最后一滴泪水来证明自己是美丽的、甘甜的、鲜艳的!回望人生,其实就像一个苦瓜,很多人都是先苦后甜,生命的色彩在暮年灿烂人生尚如此,为什么不能对苦瓜宽容一些呢?但愿苦瓜不再流泪1) 照样子写词语 张牙舞爪(含有人体部位)1、2(2) 苦瓜为什么流泪? (3) 苦瓜的成长史告诉我们:1。
(4) 作者通过本文表达了什么愿望?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11题;共11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答案:3-2、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5分)答案:12-1、答案:12-2、答案:12-3、答案:12-4、考点: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