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及小结.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及小结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及小结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复问题6分) (2022 江苏卷)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概括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复问题8分) (2022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概括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空气?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三、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复问题。
8分)(2022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边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拾掇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其次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⑶有人认为词的结果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 (2022江苏卷)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复问题。
2022 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复问题2022 江苏卷)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大量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比较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答案及详解 一、江苏2022(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风景单调 解析:第16题测验鉴赏古典诗歌的才能,才能层级为E级 (1)解答此题,关键是写出边塞地名和征人的戍边生活,就能说明“为什么说是一首边塞诗” (2)解答此题,能够理解“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特点,就能把握题意回复时要扣住“岁岁”“复”,“朝朝”“马策”“刀环”,“白雪”,“黑山”等举行斟酌归纳 二、江苏2022(8分) (1)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憧憬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清在阶下青苔上) 尾旺:梦想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析:题中所谓\贯穿全篇\,即\微风\在以下三句诗中都有表达。
按照这个思路去揣摩下面三句:推开门又使竹动的不成能是\故人\,由于用了个\疑\字,理应是微风;枝上露何以滴下,本来没风也可以自然下滴的,但想到题目的提示,当然就可以理解为是微风吹下的,\入幌\拂绿琴埃\主语是什么,不成能是人,莫非要让挚友来替自己拂去琴上的尘埃?所以主语也应是微风,梦想微风掀帘进屋拂去琴上的尘埃 (2)清冷、幽静 寂寞、落莫 析:喧嚣的环境又如何会有\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如些细腻的感知?景语即情,把环境渲染得如些清冷、幽静,是为了表达寂寞、落莫的心情 (3)\为拂绿琴埃\ 析:明确知音的典故,一个弹琴,一个听琴,可以确定概括的句子 三、江苏2022【答案】(1)表达了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示意不止一次浪迹天边,饱含愁苦与无奈2)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比较,运用的是反衬手法3)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简朴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猛烈共鸣 【解析】太太生日,相望天边的先生送上的是什么礼物?一首词,一首情真意切的家常小词何时拾掇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在这明白如话的笔墨中,洋溢着家的和暖,爱的馨逸。
这是一首情真意切、明白晓畅的小令总体而言,命题点角度不大,概括实在 【考点】这道题测验考生“鉴赏评价”的才能,才能层级为E级 【易错点】不能结合原诗有关内容举行分析 【备考指导】该题可先读题干,带着问题读材料,一时不能完全理解,可以考虑这首诗的类型,借助同类型作品尤其是教材中展现的作品加以分析更加留神:①专心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供给了感情基调②赏析诗句时留神用词的高明、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③留心阅读全诗,留神诗中展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蓄,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⑤储蓄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四、江苏2022(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祈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伤(快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阐明: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中年时的作品那时候,在仕途上已体验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苦之感。
上阕之“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两句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涯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盖、压制有关景句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精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上阕写送别,下阕抒情本理应是以“别恨”为主调的,但是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只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判断语气更含激情作词送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