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宝典】2017年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考点10诗歌鉴赏.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66271947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9.4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考点 10 诗歌鉴赏2017 新课标全国卷乙卷(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解析: 选 BE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B 项,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枚(一种器具 ),以防喧哗诗歌的第三句用“衔枚 ”来形容考生肃静的状态,不是写考生的奋勇争先E 项,诗歌的尾联是作者自谦的话,表现了他对同僚的谆谆嘱托,不是说作者自己就是体弱多病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 分) 答:_ _ 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

      回答问题可以从诗歌描写的内容和使用的手法入手分析这句诗可以拆分为“下笔 ”“ 春蚕食叶声 ” 两部分 ,思考两者的联系可知,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蚕食叶声 ”来比喻考生下笔写字的声音,以此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作者用“春蚕食叶声 ”来反衬考场的安静,是动中见静的方法答案: 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2017 新课标全国卷甲卷(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 ,骗他说: “彼李揆 ,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 ,豪杰辈出 ,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 ,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解析: 选 BD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B 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 ,也不敢自居第一”错,D 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错,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 ,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 分) 答: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2017 新课标全国卷丙卷(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编集拙诗 ,成一十五卷 ,因题卷末 ,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 “老元 ”“ 短李 ”。

      李绅身材矮小 ,时称 “ 短李 ”长恨: 指作者的长诗 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 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 ,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解析: 选 CD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C 项,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 “短李 ” 是一种戏谑 ,没有不认可李绅的诗歌创作的意思D 项,这首诗透露出作者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和自嘲,说明作者还是想得到当世的认可的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 ,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 分)() 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题目要求从 “戏赠 ”入手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态度 ,所以不仅要体会其表层情感,还要体会作者“戏赠 ”背后的微妙心思诗歌首联,写作者的诗歌成就;颔联,写自己的诗歌被元稹模仿、让李绅服气。

      诗歌的前两联表现作者对自己诗歌创作成就的自得颈联 ,是作者的牢骚话,表现了自己在当世不被重用,体现了作者的不平与无奈;尾联,表现作者对自己诗歌新编成集的欣喜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态度有两种:一是作者对自己诗歌成就的自得,一是作者对不能被当世重用的无奈和自嘲答案: 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 ,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非全是戏言 ,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2017 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 ,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 ,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 ,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 ,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 ,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 ,稍解别离情注释: 1树杪:树梢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 ,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 ,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 ,井然有序 ,二水流过 ,分外澄明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解析:选 C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万亩良田 ”错误 井”即市井 ,此处指山城住户万井 ”指千家万户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欲暮黄鹂啭 ,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 ,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 ) D殷勤报春去 ,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解析: 选 B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A 项,用黄鹂婉转的叫声反衬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悲凉B 项,用 “雁声 ”体现岁暮途远的悲凉,表达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感 C 项 ,以“苍鸠鸣 ”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D 项,用“莺啼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3 同样是描绘山峡, 晓行巴峡 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 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 (6 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答: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思想情感的能力意象方面,应注重分析诗歌描写的具体内容王维的诗使用了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舟市、山桥、万井、莺啼等意象;郦道元的诗使用了三峡、猿鸣等意象 ,杜甫的诗使用了玉露、枫树、 巫山、 巫峡等意象情感方面 ,王维的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所见所闻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写山水之趣,来宽解诗人的离愁别绪;郦道元和杜甫的诗歌,主要通过描写悲凉的景色,表达诗人的惆怅、悲苦之情。

      参考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 ,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 ,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 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 ,情感悲苦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 分) 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 本 诗 与 辛 弃 疾 菩 萨 蛮 同 为 记 游 之 作 ,辛 词 云 : “ 青 山 遮 不 住 ,毕 竟 东 流去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暧,墟; (2)旷,纡; (3)鹧,鸪答案: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2017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 分) 早上五盘岭岑参平旦驱驷马 ,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 ,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 ,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 ,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 ,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 ,不觉蜀道难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 ,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 分 ) 答: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答案: “斗”字 ,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 ,描写群峰相连 ,层次莫辨 ,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 分) 答: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案: 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 ,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 ,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2017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迮:狭窄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 分) 答: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读题: “中间两联 ”指出答题范围 “ 概括” 说明不需联系具体诗句。

      思路:“病入中年日月遒”是说自己人到中年,整日与病为伍;“百战铁衣空许国”说自己一心报国,但报国无门;“五更画角只生愁”是说听闻五更天吹响的军号愁肠百结,说明战事未宁整合以上信息作答即可答案: 壮志难酬 ,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 分) 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答赏析诗句表达效果的题目,应先明确诗句使用了何种手法,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桐江 ”运用典故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报国无门,只能想象自己将来在烟雨迷蒙的桐江岸边,驾一叶扁舟,在烟雨中垂钓的画面这表现了作者归隐的想法和寄情于渔的情怀答案: 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 ,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2017 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8 分) 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 ,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通“锸”1本诗前八句叙写_,后六句叙写 _,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答案: 采地黄卖地黄 (2 分) 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6 分) 答: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案: 叙述:以采地黄者的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