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概辨析题及答案[共23页].doc
23页毛概辨析题及答案 【篇一:毛概辨析题 --15 版】t>1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同志的著作、文章和讲话中答:此命题是不全面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不仅体现在小平同志的著作、文章和讲话中,而且按照小平同志的思想所制定的我们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一系列重大的方针决策,也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邓小平理论本身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它必然随着党和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2、“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辨证的统一体答:此命题是正确的 “三个代表 ”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3、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指必须努力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答:此命题是不全面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仅指先进的机器设备和高新技术,也不仅指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人,而是指以高素质人才为主体,以包括管理科学在内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以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方向为基础,以合理的制度安排作保障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能力。
先进生产力的特征是具备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在各个领域拥有世界范围内的高新科学技术;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适应市场需求、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可以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1、答: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 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 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因此,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2、 “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而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 ” 2、答: 正确这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论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辨证统一关系的观点我们将来的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
但是在当时阶段,中国人民的任务还是反帝反封建,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对于党的最高纲领说来,一般纲领是党的最低纲领党的最低纲领是要在中国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3、答:错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基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认识,并不取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及其变化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基本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对民族资本主义必须始终采取保护政策4、毛泽东最早论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文章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答:错误毛泽东最早论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文章是 1928 年 10 月写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篇文章成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唯一斗争形式 5、答: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但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的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必须同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直接或间接配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当然,所有其他斗争形式,都要服从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个总的战略目标和革命战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6、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答:决定党的性质的主要是它的理论和纲领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革命的经验 2)客观依据: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观点: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为先进的根据地,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答: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才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2、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答:官僚资本主义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经济力量,转变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有,成为国营经济,因而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第四章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总任务1.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1.答:错误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优越性所在;但是,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理解为同步富裕,它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应鼓励部分个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2.答:片面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当旧的生产关系不但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改革生产关系,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除障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从根本上说不是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否定,而是改变过去长期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阶段答: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答:错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从根本上说,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开放也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阶级斗争答: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对立的答:错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2、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否定答:错误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开放是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答: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而统治阶级又运用所掌握的全部上层建筑极力维护旧制度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改变生产关系,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改革不是否定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相反,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1.答:错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具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2.私营经济比重的增加,国有经济比重的减少,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答:错误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应经从单纯看它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扩展为从质与量的统一的观点上去观察和分析问题,从偏重于量的优势发展到更加注重质的提高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中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3.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就是坚持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