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施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与对策(可编辑).doc
7页恩施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与对策 恩施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与对策研究城市主要由建筑物与交通组成城市交通的存在是给人们提供来往于各建筑物间或各地方之间的方便条件的,它是为城市服务的,同时也是城市的一部分城市交通设施把组成城市生活的各种活动连接起来;城市的结构,城市的大小及其扩展,城市生活的方式及特点全都是由城市交通系统的性质和服务质量来决定的较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要素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主要交通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模对城市布局影响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城市干道系统是城市的骨架,更影响到城市的主要景观因此,城市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交通工具对于个人和整个城市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有效率的交通工具,人们上下班会浪费很多时间这会使人们疲倦,因而降低工作效率人们上下班可以依赖私人或公共交通工具首先,较好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共汽车、火车和地下铁,会鼓励更多人去乘坐而不会自己开车,如此便能减少道路上整体的交能流量,让人们往来的速度更快最后一项要点是,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污染,使环境更干净。
这样可以改善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并让整个都市更加繁荣交通概况地处云贵高原东延地带,鄂西南山区中部,素有“巴蜀咽喉,荆楚屏障”之称,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历史上交通十分闭塞国土面积3976平方公里,总人口77.8万人由恩施市区至省会武汉市,陆路618公里,水路(含恩施至巴东旱路195公里)915公里,航空距离470公里头顶一线天,出门便是山”,世代人民饱受肩挑背驮之苦,隔河渡水之限近年来,随着宜万铁路与沪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发展步伐骤然加快了不少,作为州府所在地的恩施市,发展速度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完全不为过经济社会发展是好事,但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与矛盾,目前最突出的当属交通拥堵与市民乘车难的问题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州城舞阳坝、土桥坝、民院等路段就堵得水泄不通,尤以周末更甚市民出行不便,市井里满是“火药”交通拥堵不再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才面临的挑战,在恩施州城这样的三线城市,同样将面临大考据观察,堵车严重的地方多为住宅小区和学校门口,因为有进出的岔路,人流量也大,而且这些岔路里面的小区停车位不充分,岔道与主路之间没有一个缓冲地带,极容易出现小事故引起堵车。
但是堵车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路窄车多,道路明显不够用了道路的规划与建设远跟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交通拥堵在所难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与日俱增,各类交通工具的通流量越来越大同时也有碍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恩施向中型城市发展的进程行车难由于交通系统脆弱,道路的自然调节能力差,导致交通系统平衡极易被打破恩施高中入口处(施恩堂路口)进出车辆多且无序,容易造成堵车,同时又影响了整个土桥坝的交通乱停乱摆现象严重部分车主遵章守则意识淡薄,车辆随意在道路两边停放,导致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更加狭窄,路口、路段通行能力降低东风大道(沿江路)两旁依然停满车辆,原来就显狭窄的双向四车道,很多时候被占得两车道都不足3、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分布不均匀,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划定不够合理沿江路停车场,停车需求大车位较少,供不应求原清江宾馆停车位使用不足很多路段由于缺乏停车场,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成为专用长期停车场,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沿江路两侧停车泊位是原本双向两车道变成了双向一车道部分驾驶员驾驶意识淡薄随意掉头,影响交通正常行驶这在州城各主干道上十分普遍,尤以出租车更为突出在各大路口随意停放载客、在大小车辆之间左冲右突的“摩的”,依然在堵中添堵……一方面我们的交通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不停地抱怨州城缺少停车场所,另一方面,我们已有的或规划中的停车场所却又被改作他用;一方面我们意识到了车多致堵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城市公共交通。
比如硒都广场,按最初的设计,广场下面的架空层完全是地下停车场,而在建成后,这个停车场基本就没有对外开放过如今,这个停车场已改建为商铺门面、超市;与此类似的还有舞阳坝金泰广场,按之前的规划,该小区的地下部分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公共停车场,但在建设后期,该处却悄然变身为地下商场……事实上,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对城市的治理和发展都在过多地强调经济效益,无形中忽略了社会效益;过多地强调了对经济拉动产业的扶持,无形中忽略了对公共服务业的扶持比如,汽车业对于城市GDP增长带动作用明显,因此鼓励汽车业发展一直是重要的产业政策然而,在汽车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交通的规划和发展却远远滞后因此,要彻底治堵,就得对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经营理念进行纠偏,必须在经济效益与公共效益之间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必须在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之间作出更准确的衡量只有让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协调、停止博弈,城市的交通拥堵,才有可能被根治分析造成的原因:道路容量严重不足、汽车增长速度过快、公共交通效能不高、交通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等在历史原因方面,最显著的问题就是道路基础设施薄弱、由于经济实力和规划没有跟上,市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
不仅城市路网结构不完善,而且道路普遍狭窄,断头路、畸形路口、瓶颈路口多且路口密度大、间距小,同时,又缺乏过街设施、公共停车场,停车车位供需矛盾大航空大道原轴承厂至爱民医院441.2米的路段就有7个路口,交通量大的就有2个;目前的城区主干道中,除了施州大道和金桂大道,大多为双向四车道,像东风大道这样人车流量都非常大的主干道,沿路划走一些停车位之后,仅有两车道,“怎么可能不拥堵”?在现实原因方面,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与城区人口急剧增加相对应,受近几年汽车产业政策的刺激,城区车辆也在快速增加,几乎是每年以10000辆左右的速度递增据恩施交警大队统计的数据,截至目前,恩施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1万辆,其中70%都在城区运行随着“两路”的开通,来恩施的外地车辆也有所增加每天在运行的各类机动车,已不下10万辆随着机动车增加,部分路段、路口不堪重负,2008年3月所测舞阳坝天桥路口高峰期流量为4150辆/小时,2009年10月增长到5230辆/小时,2010年底,这一数据已突破6000辆/小时同时,根据测算,恩施城区需要的正常停车泊位至少25000个,而目前城区拥有的停车位包含公路两边的临时停车位,不过2000个左右,停车位巨大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州城交通拥堵。
在人为原因方面,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警力不足、市民交通意识淡薄尽管交通流量年年剧增,但用于维护和疏导城区交通秩序的警力却长期严重不足目前,恩施市交警大队用于州城的警力包括大队分管领导及协警在内,总共才48人,其中有几位还即将年满60岁退休同时,市民的交通意识淡薄,驾驶员行车不文明,不遵守交通法规,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交通拥堵像违法停车、压越单双实线、违反禁止通行标志、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违章行为,在已是屡见不鲜;随意横穿马路、过街无视斑马线等行为更是屡禁不止……除了上述三大原因,州城交通拥堵的形成,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恩施特色”因为属于不紧凑型的带状结构城市,受地形限制,城区路网结构难以完善和优化,城区东西向的骨架干道和外围环线建设严重滞后,城区缺少适应大运量交通运输的大通道在城市规划建设欠下的旧账还未偿还的情况下,一系列由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又不断产生经年累月,最终便导致快速集散功能严重不足,拥堵便愈加明显修建道路隔离栏,消除部分司机乱掉头阻碍交通行为同时,还应加大力度治理非法营运的“摩的”它不仅扰乱了城区交通秩序,也扰乱了客运秩序,更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车辆众多路段可考虑修建地下停车场或停车楼,充分利用停车场地空间资源。
同时取消路边停车收费制度,完善停车场收费制度,其具体方案如下实行:(1)、刷卡停车建议城区车主购买停车卡,实行刷卡停车,按时计费2)、交费停车主要针对那些外来车辆和无卡本地车辆,但交费停车应比刷卡停车费用要高3)、继续聘用原路边收费人员管理停车场,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4)、建设停车场的费用从以后停车费用中收回综上所述,妥善安稳的解决交通问题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交通部门和政府机关应当起到主导的作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交通规则规章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等措施应当多手齐下确定中远期工作目标,科学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强化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统一规划,加快城市交通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加快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立健全现代交通管理体系,加强城市交通综合管理;逐步建立安全、有序、通畅、方便、高效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