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双腔吸虫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等寄生于家畜肝脏的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的疾病 1 病原介绍 矛形双腔吸虫的虫体扁平、通明,呈棕红色,肉眼可见内部器官外观光滑,前端尖细,后端较钝,呈矛状;体长5~15mm、宽1.5~2.5mm腹吸盘大于口吸盘睾丸两个,近圆形或稍分叶,前后排列或斜列于腹吸盘之后睾丸后面偏右侧为卵巢和受精囊,卵黄腺呈小颗粒状,分布于虫体中部两侧虫体后部为弥漫虫卵的曲折子宫虫卵呈卵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卵壳厚,两侧稍不对称;大小为38~45μm×22~30μm虫卵一端有明显卵盖;卵内含毛蚴中华双腔吸虫虫体扁平、通明,腹吸盘前方体部呈头锥样,其后两侧较宽似肩样突起;体长3.5~9.0mm,宽2.03~3.09mm两个睾丸呈不整圆形,边缘不整齐或稍分叶,并列于腹吸盘之后睾丸之后为卵巢虫体后部弥漫子宫卵黄腺分列于虫体中部两侧虫卵与矛形双腔吸虫卵好像 2 病因分析 该病的发生和大面积流行与螺的大量繁殖有直接的重要关系盛夏季节由于降雨集中,为该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螺的快速繁殖供给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双腔吸虫幼虫供给了大量的中间宿主,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成为可能。
此外,粗放的饲养管理是造成该病流行和羊只死亡的直接理由该病流行严重地区的羊群通常以放牧为主,羊群膘情普遍偏瘦,会表现不同程度的养分不良病症小尾寒羊个体大,生长较快,对饲养管理的要求对比高,在此处境下,养分不良病症更加明显;又由于小尾寒羊是外来品种,对双腔吸虫的易感性比凹地绵羊和山羊高,加之一般养殖户对羊群常年不驱虫 3 临床及病理表现 1岁以上羊多发,春天多发,放牧羊多发羊在夏季反复感染双腔吸虫,虫体在羊体内由少聚多,由小到大,对牛羊产活力械刺激作用,并夺取机体的养分,加之毒素的逐步巩固羊表现出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临床病症,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渐进性消瘦,溶血性贫血,下颌水肿,轻度结膜黄染,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喜卧等临床病症一般感染少量虫体病症不明显,但冬春季即使是少量的虫体也能展现严重的病症轻度感染时病症不明显严重感染时,可见可视黏膜黄染,消化紊乱,颌下水肿,下痢,逐步消瘦,有的体温升高,结果陷于恶病质而死亡 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毒素作用而引起胆管炎和胆管壁增生肥厚主要病变为胆管展现卡他性炎症,管壁增生、肥厚,胆汁暗褐色,胆管周边结缔组织增生,胆管和胆囊内有大量棕红色狭长虫体。
寄生数量较多时,可使肝脏发生硬变、肿大,肝外观形成瘢痕,胆管呈索状 4 预防 牧场可养鸡、养鸭灭螺,人工抓获蜗牛该病严重流行的牧场,可用氯化钾按20~25g/m2灭螺对同一牧地的全体家畜,每年的秋后和冬季举行定期驱虫,驱虫后将粪便集中举行堆制处理,利用发酵产热杀死虫卵应合理放牧,感染季节,选择开阔、枯燥的牧场放牧,尽量制止在中间宿主多的潮湿低凹地上放牧此外还要留神饮食卫生,羊的饮水应来自井水、自来水等,保持水源清洁,预防感染对羊群定期举行虫情监测,应用水洗沉淀法检查绵羊粪便虫卵根据虫情监测处境,举行预防性药物驱虫;粪便生物热杀虫:对圈舍内的粪便定期勤起勤垫,清理的粪便最好放在离圈舍稍远的地方,聚积发酵;在夏秋季节,尽量制止到湿涝草地或沼泽放牧,应选择枯燥的草地放牧;灭螺、灭蚊:因地制宜,结合革新牧地开荒种草,除去灌木丛或烧荒等措施杀灭宿主该病严重流行的区域,可用氯化钾灭螺,20~25g/m2 5 治疗 三氯苯丙酰嗪(海拖林),剂量为50mg/kg 配成2%悬浮液,一次内服,这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药物;吡喹酮胶囊:剂量60~65mg/kg 一次口服;油剂腹腔注射, 50mg/kg 三氯苯咪唑注射液,每只羊10千克体重用2mL;口服剂量每只羊10mg/kg 溴酚磷口服剂量每只羊15mg/kg 对症治疗:为调解体内酸碱失衡,水分及电解质的流失、脱水,可服用口服补液盐。
氯化钠3.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碳酸氢钠2.5g,加温水1000mL溶解后灌服,连服3d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