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 第七章 7.3《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学案 鲁教版.doc
2页第七单元 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学习目标】1.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以及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2.了解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3.通过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Ⅰ预习与展示1.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2.防止或减缓钢铁生锈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的 ;②覆盖 ;③制成 3.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①有利于金属资源的 ;②有利于保护 ;Ⅱ合作与探究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三个一头塞有软木塞的玻璃管底部各插入5 g光亮干燥的细铁丝玻璃管①用排空气法收集满H2,用玻璃片盖住玻璃管,小心倒置在水槽中,抽去玻璃片,将管内水面高度做一记号玻璃管②用水浸湿铁丝玻璃管③用饱和食盐水浸湿铁丝,然后倒置在水槽中将玻璃管①、②和③内水面调至同一刻度过几天后再观察,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玻璃管① ,玻璃管② ,玻璃管③ 。
2.“母亲节”的晚上张晓同学给妈妈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切完青菜后就将菜刀放在菜板上,第二天早晨发现菜刀生锈了1)试问:菜刀为什会生锈?(2)张晓同学应该怎样做?3.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 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 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 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 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 (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3)实验研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图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 、 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得出结论: 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与(填物质名称) 有关。
反思与应用: 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4.小强家的电线晚上出了问题,几个电灯忽亮忽灭,忽明忽暗,爸爸说一定是电路中有接触不良的地方,他用干燥的木棍轻轻拨动屋檐下的电线,几经周折才恢复了正常 第二天.小强帮电工师傅一起查找线路故障,他们检查了电线的每一部位,直到检查一处铜线和铝线的接口处才发现了问题他们发现上面“长满了”灰绿色的粉末师傅说:“铝、铜的接口处易生锈,问题往往出在这些地方小强对师傅的话半信半疑.又检查了一遍,确实是铝铜接口处生了锈,而铝铝接口处和铜铜接口处都没有生锈这是必然原因还是偶然原因造成的?只有铝铜接口处易生锈吗?不同金属的接口处都易生锈吗? 小强想通过实验弄明白这些问题他找到了铜丝、铝丝、铁丝和锌条,想模仿自然条件下,研究较长时间后导线接口处的生锈情况 请你和小强完成下列问题: (1)怎样设计这个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2)通过几个月的观察,若得出“只要是不同种金属相连接,就比同种金属相连接容易生锈”的结论,写出上面所设计的实验在几个月后出现的现象。
3)为避免类似小强家断电的发生,安装居民线路时请你给电工师傅提出建议4)在学习和生活接触到的用品中,还有类似现象发生吗(并举一例)?对防止这类锈蚀你有何建议?Ⅲ巩固与提高1.在普通环境中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 ) A.铁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B.铁与水发生了反应 C.铁与氧气和水等发生了复杂的反应 D.铁与碳发生了反应2.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晒 B.增大厚度,经久耐用 C.防止钢铁生锈 D.增大强度,防止撞坏3.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气管道被腐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 A.在潮湿、疏散的土壤中 B.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沙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4.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有Zn(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有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5.某工厂用含氧化铁75%(质量分数)的赤铁矿石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在炼铁过程中,为了使赤铁矿石充分反应,通入了过量的一氧化碳。
这些过量的一氧化碳也可以看成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若反应后排出的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l0%试计算: (1)氧化铁(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 (2)该炼铁过程中所用原料赤铁矿石与一氧化碳的质量比 (3)为了得到生铁,炼铁过程需要除去矿石中的部分杂质如果不除去杂质,反应后所得的产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将会是多少?收获与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