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幼儿园.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幼儿园 让幼儿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的朗诵,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庐山瀑布景色的感受和对古诗的理解,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望庐山瀑布教案幼儿园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望庐山瀑布教案幼儿园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体会飞流直下落九天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检查预习 1、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师范读全诗学生边听边学习老师的读法 4、指名读,师生纠正错误 5、全班齐读这首诗 (二)合作探究 1、师:刚才检查了同学们的读,老师看出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好下面,我们该做什么了?(学生回答)理解诗意好,下面我们分小组来合作学习要求:四人一组,通过读注释、查字典、看插图来理解诗的意思,无法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2、学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师:通过交流,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来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2、指名汇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师指导朗读,要读出如仙如幻的感觉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为了表现山非常高,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师:古诗中经常用这种方法,比如我们学过的: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师指导学生感受诗句所描写的壮观景象,朗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气势 四、当堂练习 给《望庐山瀑布》诗配画,或者将诗改为一篇文章 五、归纳总结 1、学完了这首诗,你的体会是什么?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望庐山瀑布教案幼儿园篇二 目的要求 1、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并乐意背诵古诗 2、知道庐山的瀑布很出名很漂亮水流很直 (重难点)能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读准词句 准 备安静的课堂气氛,整理好幼儿坐姿 内 容 与 指 导1、教师播放光盘课件图片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瀑布吗?今天老师带来了瀑布的光盘,我们一起来看看瀑布吧! 提问:你们觉得瀑布像什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唐朝诗人李白他游庐山时,看到庐山瀑布美丽壮观的景象而写下的古诗《望庐山瀑布》你们听听诗人觉得瀑布像什么? 2、教师朗诵古诗读完后放关碟一遍)3、教师翻译古诗意思,幼儿了解 师: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4、幼儿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反复朗读全诗,并根据光碟学习简单的肢体动作体会感情进而背诵全诗 (1)、教师出示具有一定分隔符的古诗板书,让幼儿诵读。
(2)、让幼儿体会祖国山水的壮美,萌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6、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望庐山瀑布教案幼儿园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六个生字,认识二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这首古诗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理解本诗的意思和作者创作意图 3、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准备:庐山风光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联系自己积累的有关古诗、名句等 二、小组学习本诗中的生字 1、庐:简陋的房子;姓注意里边不是“卢”)组词:庐山、庐舍、茅庐 2、三顾茅庐: (1)原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 (2)引申为刚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经验不足 3、瀑:瀑布、飞瀑炉:火炉、锅炉、炉子遥:遥远、摇不可及、遥控疑:怀疑、疑问、质问。
银:银河、银色、白银、银子、银两 三、小组合作,根据预习资料和书中主力理解诗意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南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高峰它山峰形状尖而圆,峰上烟云聚伞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得名 四、配乐朗读本诗 五、尝试背诵古诗 六、古诗大擂台,背一背,看谁会背的李白的诗多 七、补充《早发白帝城》 诗意:黎明,为我送行;彩云,笼罩着白帝城一叶轻快的小舟,会把我带到千里外的江陵,两岸的猿猴,不停啼叫小舟载着我的欢乐,穿过了,重重高山,重重险峻 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帝山上东汉末公孙述据此,据称殿前井内首有白龙跃出,囚自称白帝,称山为白帝山城为白帝城 八、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 2、写生字 九、板书设计 古诗 望庐山瀑布教案幼儿园篇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的朗诵 3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庐山瀑布景色的感受和对古诗的理解。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有感情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境 3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活动准备配合古诗意境的音乐、图片,自制贴图画 活动过程一、观看图片,自由表达欣赏的感受观看的图片是什么风景?喜欢这些吗?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觉?用完整、连贯的话来表达,根据幼儿的回答,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的词语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并且知道大自然之魅力 1)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讨论:听了这首古诗有什么感觉?指导:这首古诗中说了什么?哪些地方你听懂了?哪些地方还是不明白?三、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含义采用互助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字、词、及古诗的含义 (1)生生互动幼儿互相讲解,让幼儿都可能浅显的听懂、理解 (2)师生互动 1)听取幼儿理解的情况下,帮助幼儿详细解释不懂之处,让幼儿更清楚的明白 2)自制贴图画,请幼儿完成图画。
四、尝试随着音乐欣赏图片,朗读古诗通过感受音乐和图片的相结合使幼儿更好的感受古诗之中的美景1)欣赏音乐2)随着音乐朗读古诗模仿古人学堂念书) 五、绘画《望庐山瀑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自由发挥,描绘出庐山瀑布美景 教学反思当我上完这节课时,我觉得有些不足之处,在孩子们提起对古诗的朗读兴趣时,没有很好的反复朗读练习在使用贴图画时,有些局限了孩子的想法,应该大胆的让孩子自由的发挥,开拓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孩子们自由的发挥,让他们有无限的空间去开拓思维,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图让他们对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小百科: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介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 望庐山瀑布教案幼儿园篇五 一、揭题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