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五年级语文《文章中重复的句子》教学设计.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194766096
  • 上传时间:2021-08-3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8.3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设计方案 学 校 班级: 日期: 设计者: 学 科 语文 课题: 文章中重 复的句子 教时: 一课时 修改者: 教学目标: 1. 运用默读、浏览、朗读等方式粗知文章大意 2. 通过阅读文章中重复句子来体会主旨 制定依据: 1. 内容分析: (1) 编者想呈现什么?是通过什么载体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的? 本节内容是结合五下的火把节和凡卡两课中均有重复 句子的现象,把两篇课文和三篇课外作品整合起来,系统体会文章 中重复句子的作用以及对理解主旨的帮助 (2)资源整合: 火把节 凡卡 三个人一双眼睛我很重 要 犟龟 (3)个人设计思考:(根据自己特长和教学风格及学生情况定 位课堂难度、重组教材,设计教学主线和课堂提问) (4)作业设计:附后 (5)板书设计:附后 2. 学生实际: (以学论教,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 生活经验、 意愿兴趣、最近发展区、思维广度深度、最近学习激情等初始备 课设计者不提供,各人独立完成) 学生经过一期的学习,对课文的阅读有一定的基础 (1) 关于预习习惯: 基本养成了按照课后问题来进行预习,能 标好段落序号, 能勾画生字和新词, 能流利的阅读内容 和复述课文内容 (2) 关于阅读能力:学生基本上能够进行朗读、默读、略读、 精读、浏览等方式熟悉课文内容。

      (3) 关于发现和归纳能力: 学生基本上能够发现文章中的典型 句子的修辞、描写手法能够归纳段落和文章的主要内 容 教学过程 时 间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3 音 乐 激 趣 导 入 1. 播 放 爸 爸 去 哪 儿 (1)引导哼唱 (2)歌曲中重复的歌 词给我们留下的深刻 的印象 2. 同样, 我们读的文章 中有时也有重复句子, 在修辞上我们把它叫 做反复 (板书:反复) 3. 这节课老师要陪大 家读很多文章,并且只 读文章中重复的句子 1. 边听音乐边哼 唱 2. 倾听并思考 3. 学 生 回 答 反 复 音乐激趣 导入容易 吸引学生 的 注 意 力让学 生快速融 入课堂 32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一 研读火把节, 感受重复句子的好处 1. 同学们, 上午我们学 的火把节中,有重 复的句子吗?大家马 上在文中标出来 2. 大家先自由的读读 这四句 3请一位同学起来读 读 4. 请 问 重 复 的 一 句 是? 5. 从中你读出了彝家 人怎样的特点? 6. 大家把这四句放回 原文再读读,体会体会 1. 阅读课文,标 注 重 复 的 句 子 2. 体会彝家人热 情 好 客 的 特 点。

      3. 感受重复句子 的好处 引导学生 通过阅读 细心发现 课文重复 的句子, 并去感受 它 的 好 处 它们在文中有何好处 呢? (板书: 突出主旨、 强化节奏、分清层次) 二自读凡卡体 会重复句子的好处 1. 出示文章中重复的 句子 亲爱的爷爷 4次 带我离开这儿 3 次 凡卡叹了口气 3 次 2. 重复句子在文中有 什么好处? (板书:强调感情) 3. 交流感受 (1)从主旨的角度 (2)从内容的角度 三群文阅读,归纳重 复句子的作用 1. 小组合作,完成阅读 作业 篇 目 反 复 出 现 的 句 子 出 现 的 次 数 好 处 1. 浏览课文,整 理重复句子并 统计次数 2. 思考重复句子 在 文 中 的 好 处 3. 分享感受 1. 小组合作完成 四 篇 课 外 选 读 2. 归纳和系统整 合文中反复出 现 句 子 的 好 处 3. 交流分享同学 的 意 见 和 感 受 通 过 自 读,培养 学生的自 我发现能 力和归纳 能力 引导学生 抓住课文 的 一 个 点,把课 内阅读和 课外阅读 的有机结 合,培养 学生的比 较能力 2. 讨论交流选文中重 复句子的好处以及对 主旨的作用 5 归纳延 伸 书写整理:回顾反复的 作用。

      1. 回顾比较,整理反复 的作用 2用下列提示,整理 本节所学,书写学习日 志 原本我以为文章中重 复句子的好处是 ;后来我读 发现原来文中重复 句子的好处还有 ; 最后, 通过小组阅读与 讨论,此刻,我认为 3. 平时,阅读的时候, 遇到文中重复的句子, 结合这节课的阅读经 验, 多多体会一下它的 好处 4. 课后作业 完成我是一株小草 1. 整理重复作用 2. 回忆完成本节 学习日记 培养学生 对一节课 所学知识 的归纳和 自己学习 的变化 反 思 重 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