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炼油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5页《炼油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课程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炼油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课程英文名称:Refinery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Design课程编码:0901SJ027课程类别/性质:实践教学课/必修学 分:1.0学时:1W开课单位: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化工(炼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化工原理、炼油机械与设备、化工制图二、 课程简介炼油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是“炼油机械与设备”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次训练,在整个教学 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就以下儿个方面要求学生 加强锻炼:1. 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的能力;2. 能够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 定化工设备结构,进行设备机械设计,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 想,在这种设计思想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迅速准确地进行工程计算(包括电算)的能力;4. 用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三、 课程教学目标1. 价值目标:1) 具有爱国敬业、科学精神及化工职业素养;2) 能够在化工设备设计中学会中充分考虑社会、安全、健康、法律、经济等因素;3)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化工生产与环境协同发展。
2. 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炼油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教学,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达到如下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目标内容课程目标1运用课程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具体炼油机械与设备设计任务的实践训练,培养独立思考 问题能力,具备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分析数据与方案论证的能力课程目标2既考虑炼油机械与设备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能运用工程技术观 点进行具体设备结构方案的设计计算,在设备选型、炼油机械设计上进行科学、合理、 专业的分析计算并得出有效结论,用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能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观测点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观测点课程目标3.设计/开发解决主 案3.2针对石油化工和油气田精细化工生产需求,完成单元设计;3.4在化工设计过程中能够考虑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课程目标1、29个人和团队9.2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课程目标2五、课程目标与设计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设计内容思政融入点教学方法课程目标1设计规范,设计原则,工程分析,文献研 究,标准法规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工程伦 理、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强化 安全环保意识。
多媒体授课 资料查阅课程1=1标2结构确定,设备计算,结果分析,绘制图 纸、工程运行强调在工程实践中考虑社会、安 全、健康、环保等因素,树立化 工设备计算、化工生产的工匠精 神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指导; 计算机辅助六、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根据理论课时和课程设计课时的长短,结合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分别酌情考虑选择卜列 儿种类型的设计题目:(-)容器的设计(二) 夹套反应釜的设计(三) 塔设备的设计(四)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具体要求如下:设计内容一:容器设计(―)设计内容(1) 熟悉设计任务书要求(2) 根据受压情况,确定圆筒壁厚及选材;(3) 封头的设计:(4) 法兰联接设计或容器支座设计;(5) 容器的开孔或附件的设计与选型;(6) 绘制设备零件图或装配图;(7) 计算结果列表;(8) 总结;(9) 编写设计说明书二)设计要求1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设计任务书合理选择容器的类型及材料;2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容器的设备壁厚、强度、刚度等的计算3必须根据有关国标来选择容器的构件及附件设计内容二:塔的设计(以板式精馄塔的设计为例说明)(一) 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确定⑴塔设备的设计任务书;(2)设计参数和技术特性指标2设备设计计算(1) 按设计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2) 塔设计质量载荷的计算;(3) 自振周期的计算;(4) 风载荷和风弯矩计算;(5) 圆筒轴向应力校核和圆筒稳定性校核;(6) 塔设备试验时的应力校核;(7) 裙座轴向应力校核;(8) 计算结果列表;(9) 总结;(10) 绘制塔的工艺简图和风高图;(11)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 设计要求1要求掌握塔设备的设计步骤;2要求部分学生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塔的机械强度设计;3要求学生知道塔体及裙座的强度设计及环境因素的影响:4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标准选择塔附件如:封头、支座、接管、开孔等设计内容三:夹套反应釜的设计(1周)(-)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确定(1) 夹套反应釜的设计任务书;(2) 设计参数和技术特性指标2设备设计计算(1) 进行罐体和夹套设计计算;(2) 选择支座形式并进行计算;(3) 绘制设备零件图或装配图;(4) 计算结果列表;(5) 总结;(6) 编写设计说明书二)设计要求1必须掌握夹套釜设计的有关要求、步骤;2必须学会内压容器与外压容器厚度的设计;3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标准来选择釜的附件如封头、支座及开孔等4要求部分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设计内容四: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以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为例说明)(1周)(一)设计内容1根据生产任务的要求确定设计方案(1) 换热器类型的选择(2) 换热器工艺参数的选择,熟悉设计任务书2设备机械计算(1) 壳体直径及壳体厚度的确定(2) 管壳式换热器构件的强度计算;(3) 换热器尺寸的确定及有关构件的选择(4) 绘制设备零件图或装配图;(5) 计算结果列表;(6) 总结;(7)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要求:1在确定设计方案时既要考虑到T•艺,操作的要求又要兼顾经济和安全上的要求2在化工计算时要求掌握传热的基本理论,有关公式,要知道查哪些资料,怎样使用算 图以及怎样选用经验公式,并进行优化设计3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来选择校核换热器的构件4要求一部分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设计及优化设计方案5要求掌握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的设计七、课程学时分配授课内容讲课实验上机实习设计1资料查阅、收集和整理、设计方案确定及设计计 算参数的获取1天2设备强度计算与设备主要尺寸校核计算3天3编写设计说明书1天合计1W八、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核/评价依据考核对应的 课程目标12A/方案论证40%考核学生对于设备设计方案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板工艺设计60%考核学生对于设备强度与应力设计的计算能力17评分表考核方式方案论证工艺设计评 分 标 准优秀(90-100 分)能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得到准确 专业可行的工程设计方案,论 证过程具有较高的逻辑性,论 证结果专业合理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 理,设备选型与工艺设计专业规范,计算 结果正确,图表完整,排版清晰合理良好 (80〜89分)能通过阅读一定量的文献得到 合理可行的工程设计方案,论 证过程较为清晰规范,论证结 果较为合理说明书全文逻辑清晰,用语准确,排版标 准规范,设计计算较为准确合理:中等(70-79 分)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可行性 的工程设计方案,论证过程较 为完整,有论证结果说明书全文通畅,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用 语较为专业,设计计算准确但不够完整及格(60〜69分)能通过阅读老师指定的资料获 得工程设计方案,有一定的论 证过程和结果说明书内容比较完整,设计计算和图表能 合理匹配,但设计过程不够规范,用词不 够专业,结果分析不够深入不及格(0~59 分)工程设计方案不合理,论证过 程没有逻辑性,无法得到可行 的设计方案说明书内容不完善,全文逻辑层次不清晰, 设计计算存在错误九、课程目标评价方法以(诲)课程目标评价值= —二*ai——各课程评价材料(包括试卷、报告、大作业、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n——参与评价的课程评价材料的种类数目;a——支撑课程目标的评价材料的平均得分:Ai——支撑课程目标的评价材料的总分。
制定人: 吴洪特 审核人: 王齐 批准人: 吴爱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