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复习课件)-2021-2022学年八下历史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26页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2022年春】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历史单元复习课件系列单元复习鸦片战争之初,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近1/3,但由于军事落后,泱泱大国很快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翻开历史的记载,从1840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与列强签订了近千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解放军报2019年10月1日(甲午中日战争后)还算完整的镇远舰被日军俘虏,修整后编入了敌人的舰队定远舰则由于损毁严重被日本人当废铁拍卖给日本富豪小野隆介中国“亮舰”的背后(中华儿女2017年第10期)陆军陆军革命中诞生革命中诞生 发展中壮大发展中壮大19491949年年1010月月1 1日开国大典阅兵日开国大典阅兵19271927年年8 8月月1 1日南昌起义日南昌起义20192019年年1010月月1 1日国庆阅兵日国庆阅兵海军海军从无到有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从弱到强新中国成立前夕新中国成立前夕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建立:19491949年年4 4月月2323日,日,第一支海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成立区海军成立舰队:舰队:建立北建立北海、东海、东海、南海、南海舰队海舰队舰艇:舰艇:研制出研制出多种舰艇,如多种舰艇,如导弹驱逐舰、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核潜艇等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年代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年代装备:装备:更新换代更新换代兵种:兵种:水面舰艇部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海军陆战队等导弹驱逐舰导弹驱逐舰核潜艇核潜艇“辽宁舰辽宁舰”2121世纪初世纪初 现代驱逐舰能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现代驱逐舰能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护航护航、侦察侦察、巡逻巡逻、警戒警戒、布雷布雷、火力支援火力支援以及以及攻击攻击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有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有“海上多面手海上多面手”称称号。
是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舰艇号是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舰艇.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篇哈尔滨号青岛号沈阳号深圳号广州号石家庄号导弹部队的发展三湾改编(三湾改编(19271927年年9 9月月2929日至日至10 10月月3 3日):日):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古田会议古田会议 (2014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重申重申“政治建军政治建军”的原则,强调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的原则,强调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是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古田会议(古田会议(19291929年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年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建党建军原则军委管总,军种主建,战区主战职责明确,各司其职职责明确,各司其职陆军陆军海军海军空军空军火箭军火箭军战略支援战略支援部队部队五大军种五大军种:五大战区五大战区:北部战北部战区区南部战南部战区区西部战西部战区区东部战东部战区区中部战中部战区区例题讲解1.(2021营口)国庆70周年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展示着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新构成、新风貌。
以下排序能够正确反映我国人民军队发展历程的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A B C D2(2019青岛)201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举行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方参阅舰艇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等,有些舰艇是第一次亮相从海军节阅兵可以看出,我国海军()A日益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B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C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D成立于抗美援朝期间解析: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是在交接入列是在20122012年,年,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是在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是在19491949年,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是在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是在20152015年,年,我国仿制我国仿制成功歼成功歼55型歼击机是在型歼击机是在19561956年,因此它们的先后顺序是年,因此它们的先后顺序是,故选项,故选项C C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故答案为:C C解析:解析:材料材料“中方参阅舰艇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等,有些舰艇中方参阅舰艇包括航母辽宁舰、新型核潜艇、新型驱逐舰等,有些舰艇是第一次亮相是第一次亮相”体现的是中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得到显著的提升,体现的是中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得到显著的提升,B B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符合题意A A选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核武器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核武器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C C选项排除中国海军成立选项排除中国海军成立时间是时间是19491949年年4 4月月2323日,日,D 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选项排除故答案为B BC CB B例题讲解3.(2019眉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40年6月,英国舰船48艘,士兵4000余人,陆续开抵广东海面,发动鸦片战争1856年10月23日,英国出动3艘军舰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次年,英法联合出兵,攻陷广州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组建新式洋枪队从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材料三: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此外,他在实业计划自序中也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1950年,毛泽东为海军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新中国成立时,海军只有百余艘陈旧舰艇;20世纪7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经过我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中国海军由黄水海军到蓝色海军再到深蓝海军的转变根据有关资料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两次侵华战争的结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舰队的最终命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军为什么能迅速发展?答案:答案:(1 1)结局及影响)结局及影响: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2)命运:)命运:1895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单单纯的军事强国道路行不通纯的军事强国道路行不通3 3)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海权海洋意识发展、历代领导人重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海权海洋意识发展、历代领导人重视海权;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海权;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工业体系不断完工业体系不断完善;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技术保障;外交环境和国际环境,促进海军发展;军队现善;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技术保障;外交环境和国际环境,促进海军发展;军队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一种怎样的形势?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实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敌视、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和外交孤立政治敌视、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和外交孤立政策,对新政策,对新中国政权构成极大威胁中国政权构成极大威胁.而苏联则对中国的民族和民主革命给予了同情和支持而苏联则对中国的民族和民主革命给予了同情和支持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不平等不平等,不独立不独立,无自主权无自主权国际形势:战后两大阵营对峙;帝国主义孤立、封锁、包围新中国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复习旧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背景: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提出了三条外交方针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为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作用,为我国挫败美帝国主义包围与挑衅提供坚强的后盾,维护了我国国家安全,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概况:为使冷战的国际环境中加强与美国对抗的实力,苏联需要新中国加盟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1950年2月4日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意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结束了百余年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掀开了中国外交新篇章复习旧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况: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问世以来在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和一系列国际文件中不断被引用或重申。
实际上已成为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1954年6月28日,周恩来尼赫鲁总理重申了这五项原则,并指出,同年6月29日,中、缅两国总理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确认了这些原则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它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复习旧知万隆会议 概况: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万隆会议求同存异:同: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历史和国情“求同存异”的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内容:国家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内容:国家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础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础,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促进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周恩来的外交才能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促成亚非各国团结协作、共同反对国际帝国主义,为赢得发展机遇等创造了条件复习旧知日内瓦会议 概况:1954年,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定于同年4月举行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经过周恩来奔波斡旋,交战双方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