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4 原因、背景类设问高考历史大题精做(新高考专用).docx
25页专题04 原因、背景类设问呈现的方式背景原因类设问呈现的方式有宽泛性和限定性两种宽泛性的设问,如分析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原因、条件、因素等;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或这一现象产生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根源是什么等路径的选择(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原因、条件、因素等可以从外因、内因,国际、国内,或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如经济方面,可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角度;政治方面,可涉及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角度;思想文化方面,可涉及思想、科技、教育等角度2)对于某一具体原因的分析,如根本原因,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生产力的发展、主观需要等方面进行思考;主观原因,可以从领导某一运动(或事件)的阶级或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客观原因,可以从自然或社会环境(或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具体方法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体表现为:(1)经济方面的内容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3)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2.一般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不同设问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或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条件更注重客观性,原因注重主观性常见的前提是原因,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条件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状况、政治状况、思想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3)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1) 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3)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A. 解读题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1)试题类型:概括归纳题;分析因果题2)标关键词: 时间—我国历史上(从古至今) 事件—种植利用大豆 特点—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别之处 作用—种植利用大豆的影响(3)作答数量:两个小问;12分 六点;各自三点左右 B. 解读材料(1)特点 ①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种植大豆历史悠久 ②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在黄河中游地区……唐宋时期,大豆种植推广到江南岭南 种植范围从中原扩展到南方③《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 农学著作总结推广种植经验 ④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 政府的重视。
⑤“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 豆制品种类丰富2)作用①“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 大豆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②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 推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③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 大豆是重要的救灾物资C.比较差异(1)特点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①种植大豆历史悠久 ①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 ②种植范围从中原扩展到南方 ②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③农业著作总结推广种植经验 ③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④政府重视⑤豆制品种类丰富 (2)作用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①大豆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
①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②推动了中国农业发展 ②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③大豆是重要的救灾物资④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饮食与营养需求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全国卷历年25分题【解析】本题具有较大的综合性、概括性,旨在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客观叙述历史事实、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准确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等诸多能力试题以考试大纲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现代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为考点,通过设置大豆在古代中国及 19 世纪以后在美国的种植利用为情境,具体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在农业方面的科技成就、南方开发,19 世纪以后世界的农业科技革命、人类文明交流的理解试题材料一方面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了劳动人民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同时亦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历史意义。
本题第(1)问有两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 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考生需要在准确、全面地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美国的种植利用为情境,具体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在农业方面的科技成就、南方开发,19 世纪以后世界的农业科技革命、人类文明交流的理解试题材料一方面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了劳动人民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同时亦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历史意义 本题第(1)问有两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考生需要在准确、全面地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本题第(2)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考生在正确阅读、提炼试题材料的基础上,能够得出“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的信息;结合近代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所学知识,考生应得出“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等信息本题第(3)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该小题在前两小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了考生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大豆在美国种植过程,考生可以认识到它对美国所产生的诸多积极作用,这反映出以大豆为代表的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得出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由材料“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得出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由材料“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得出开发出各种豆制品;由材料“《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得出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由材料“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政府推动第二小问作用,由材料“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得出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由材料“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得出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由材料“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得出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由材料“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大豆为备荒物资 (2)由材料“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得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由材料“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得出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由材料“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得出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由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得出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由材料“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得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由材料“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得出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 (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