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心所欲有容乃大-精选文档.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14210774
  • 上传时间:2022-09-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9.2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心所欲有容乃大2008年12月13日,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龙舞》以压轴曲 目的身份登上了澳门中乐团庆祝澳门回归九周年的音乐舞台(彭家鹏 指挥)此次亮相前,由于作曲家对乐曲做了精心的改动使作品的 结构与配器等细节方面更加趋于完美作品的成功上演将当晚的演出 推向了高潮,并再次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扬《澳门日报》第 二天评论道:“音乐会最具有‘金鼓喧腾’的气魄与气势的作品是徐 昌俊作曲的《龙舞》……在一段较长的日子里,澳门中乐团难以找 到另外一部中国作品,能够像具有心胸度量的《龙舞》那样恰如其 分地倾泻’金鼓喧腾创新天'之新潮①音乐会在《龙舞》的热烈气 氛中戛然停止 ,掌声雷动,观众久久不愿散去,展现了《龙舞》惊人的艺术魅力《龙舞》是新加坡华乐团于1999年委托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 徐昌俊教授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而创作的作品 ,并于当年在新加坡首演此后《龙舞》深受民乐听众喜爱,先后由香港中乐团、澳 门中乐团、台湾以及内地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具有影响力的职业乐 团,甚至一些中学生乐团演出《龙舞》的创作源泉来自于1998年 作曲家在新加坡观看当地群众的妆艺游行,开场锣鼓的热烈场面强烈 地触发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回国后以极大的热情创作出此部具有浓郁 中国传统节日气氛的作品。

      乐曲中作曲家没有简单地因袭某一种传统的风格样式,也没有刻意采用现代技法和回避传统的调性音乐体制而盲目追寻音乐的无 调性创作伊始,作曲家就将作品定位为“为打击乐而作”,将 充分发挥打击乐的表现力和演奏者的精湛技艺,创造性地重构中 国传统锣鼓艺术的惊人魅力作为追求目标事实证明,作曲家近 乎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以打击乐段为核心,采用逆向思维的 创作方法,明确了音乐运动发展的方向,使音乐具有较高的向心 力和内聚力而作曲家“从心所欲”的创作理念和“有 容乃大” 的创作技法,使《龙舞》自然地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性格和引人入 胜的独特魅力聆听《龙舞》,每一个流淌的音符和动力的节奏 都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协调,显现了 “龙”之 包容与和谐的精神和“龙”之坚韧不拔的性格,这与“龙的传 人”的审美取向不谋而合,完成了作者与听众在超越物质媒介之 上的精神对话细细品味,作品流露出作曲家对中国传 统音乐深 情的眷恋,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敬仰与自信,更透发了作为 一名中国作曲家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作曲家所 言:“现在有更多的人关注民乐创作,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 事②《龙舞》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音乐主导材料的凝聚力《龙舞》的主题构思具有原创性,它 源于作曲家对“龙”文 化的深刻理解,而主题的发展手法及音效设计 则体现出作曲家创 造性的思维乐曲在引子部分开门见山地呈现主题 的核心音调(见谱例1),伴以广板的表情术语和强有力的力度,显 现出“龙”的磅礴气势随后这一主题便以不同形式、不同节奏穿梭于作品的每一个声部,宛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起到了主导材料结构力的作用,尤其是尾声的材料与引子的呼应,更加体现了这一点尾声(第396小节开始)将引子材料转化为密集音型(见谱例2),采用大阮、三弦、中阮、琵琶、扬琴、柳琴等弹拨乐器层层叠进,形 成简单而又丰 满的音响效果,并与宏伟辉煌的引子交相辉映,增强了音乐的内聚 力第401小节至414小节之间,在弹拨乐器组紧张持续的演奏 谱例2的音型时,中胡、二胡以及高胡先后在3/4拍的框架中以5/4 拍为节奏单位采用卡农式的进入,纵向形成了事实性的节拍对位(3/4 vs. 5/4) 从第415小节开始作曲家则运用京剧锣鼓中的“马腿儿”的节奏,将中胡、二胡以及高胡的音型加以紧缩、变 奏,逐步引出乐曲开始的核心动机紧接着管乐组在第418—453小节 再现主题核心音调,首先扩大发展,随后节奏单位逐渐缩小,先由三 拍缩为两拍再逐渐缩短为一拍、半拍,而后采用变奏的手法继续发 展,音乐的张力持续加强,使音乐进一步向前推进,最后管乐组在第 445—453小节处迎来了引子主题的扩大再现,尾声与引子的呼应,呈 现出一幅热闹非凡、龙腾虎跃的节日画面,体现出和谐、向上的精 神内涵。

      二、结构的张力《龙舞》采用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曲中常用的多段 变奏结构作品由引子(1 — 27) — A(28—121) — B(123—204) — C(205—280)— D(281—3 95)一尾声(396 —468)等部分组成,其中前三个部分采用主题变 奏的手段将乐曲循序渐进地引向高潮(D)高潮部分是具有持续张力和震 撼力的打击乐的“华彩乐段”,尾声和引子的材料遥相呼应,整部作品 布局严密、逻辑性较强、层次鲜明、色彩浓淡适宜,具有很强的透视 感和立体感宽广、宏伟的主题拉开了乐曲的序幕,打击乐层层跟 进,节奏加密速度加快,音响色彩由淡到浓营造出浓烈的节日气氛, 承载着一幅“舞龙”的行列由远至近的生动画面特别是打击乐与弦 乐的有机结合,自然而又深邃,弦乐轻声的“吟唱”体现出中华民族 的柔美与秀丽,打击乐的有力彰显,展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精 神、坚韧的性格和雄健的气魄总之,作曲家用简练娴熟、层次鲜明 的配器手法将四个组群(管乐组、打击乐组、弹拨乐组、弦乐组)完 美结合,贴切地显现出中华 民族的“和”,并将中华民族的“龙之精 神”巧妙地融于热烈、欢腾的节日气氛中A段中,作曲家笔锋一转,优美抒情的长旋律线条成为这一部分 的核心因素。

      在民乐创作中,长旋律的运用不当不仅会削弱音乐的张 力,使之缺乏韧性,而且容易使音乐流于一般化,造成审美疲劳,因此 长旋律的写作无疑对作曲家的写作技法有着更高的要求《龙舞》在 A、B段中都运用了长旋律的写作手法,为避免上述不利情况,作曲 家调动了不同的纵向音响支撑增加了作品的弹性如作品A段的前半 部分(28—63小节),悠长的旋律在上空蜿 蜒盘旋,体现出中华民 族的“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以及柔美秀丽的人文气质,纵向结构 中,作曲家采用突破中国传统简单节奏模式的固定节奏模式,进行周 期性反复(见谱例3),做到静中有动使音乐具有较强的律动感,同 时呈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性 格后半部分(64—121小节)作曲家改变了配器手法,加重了打击 乐的分量,旋律变化发展,节奏与前半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具有较强 的动力性,将音乐推向了高潮,整个后半部分节奏刚劲有力,情绪热 烈紧张,音响丰满壮观,形象地刻画出“龙”的飞舞之势,这一技法 的使用延续到B段B段是A段的变奏,调性由d小调转为g小 调,优美、抒情的旋律进一步发展,旋律更为简单,音响色彩也较A 段清淡,进一步呈现出“龙”优雅轻盈的舞姿,隐喻着“龙”之文化的 久远、深邃。

      C段以节拍、节奏变化的手法发展音乐,在3/4、 4/4、5/4的节拍中不停转换,形成了重音移位,加强了音乐的紧张 感,对打击乐“华彩乐段”的精彩展现起到预示和铺垫的作用突 破传统的节拍节奏模式以获得新的音响效果在现代音乐作品中屡见不 鲜,如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等人的作品作曲家在C段的音乐发展 手法上借鉴了前人的创作经验,并结合自己深厚的传统音乐功底和 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认知,加以融合、内化、升华,进而创建了 具有鲜明民族性格的音响效果而此段主题材料的安排,作曲家也有 其独到之处主题材料在第205—212小节处由高胡、二胡、中胡奏 出,展现出磅礴的气势,随着音乐发展向高潮的逼近,在管乐充分展 现其强劲有效的音乐张力之时,作曲家巧妙地将主题材料在低声部出 现,并加以节奏的变化,再一次显示了主题核心结构力的作用三、打击乐“华彩乐段”的震撼力《龙舞》的打击乐段(D段),是整个作品的精华所在,它将作品推向热烈、亢奋的高潮气氛中,给打击乐独奏演员搭建了充分 展现精湛技艺的平台,在演出中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2008年12 月17日在北京音乐厅演出,观众随独奏演员的演奏站立鼓掌便是最好 的例证)作曲家对打击乐段写作近乎完美的要求,与其打击乐学习 经历有关。

      2008版的《龙舞》体现出作曲家对打击乐段有了更高的 要求,因而作了较大的改动作曲家采用打击乐的多种演奏手法,使 打击乐的表现速度和力度层次更为精细、音色音效变化更为丰富,尤 其在作品接近尾声时作曲家使用了 6分钟敲击乐炫技性的“华彩乐 段”,安排了通通鼓、定音鼓、大鼓、排鼓的独奏乐段,增强了乐 曲的张力和音乐的震撼力,同时映射出打击乐演奏者惊人的技巧实 力打击乐华彩乐段节拍多变,基 本游移在2/4、3/4、4/4、5/4 的节拍之间,尤其是大鼓的独奏节 拍从5/4…2/4,再从6/8…1/8加密 渐急最后到4/4拍节奏的扩大,呈现出持续的力量,给听众的内心造成 强大震撼力和冲击力,大大发挥了打击乐的特点此外,主题在打击 乐的“华彩乐段”中也做了精心的安排,使之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 惯又满足了国外听众的审美求异在这持续6分钟强烈音响冲击下, 受众群体被带进了一个高潮迭起的热烈气氛中,在触及到听众内心紧 张度底线的一刹那,管弦乐奏出气势宏伟的主题,加以敲击乐点缀式 的进入,有效避免了受众群体的听觉疲劳,并使受众群体在主题再现 时,舒缓听觉紧张的同时回味“龙之舞”的精神内涵——“有容乃 大,自强不息”。

      诚然,打击乐是中国传统锣鼓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 分,它粗犷活泼,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它拙朴奇特的音响呈现了中 国音乐雄健、强劲、热烈的一面,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喜庆、丰 收的人文情怀《龙舞》整体的音乐发展可概括为丁性其矛盾,故能 运动;惟其制约,故能和谐;惟其和谐,故有极强的运动感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眉山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A)及答案.pdf 吉林省四平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浙江省宁波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西贵港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二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青岛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B)及答案.pdf 吉林省松原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湖南省湘西州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四川省广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甘肃省平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上海市2025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语文10月月考模拟卷(七)含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