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陈廷敬传秋到黄花 晚节馨香.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91996503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4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陈廷敬传秋到黄花 晚节馨香 陈廷敬传:秋到黄花 晚节馨香 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 在人杰地灵的山西阳城,有一座古老恢弘、布局俨然、历史悠久的明末清初的建筑群——皇城相府在这里,因清代的康熙皇帝御笔亲赐“午亭山村”而有名于后世,而且因文化内涵深厚广博而震撼华夏在这座宏伟巨宅中曾走出过九位进士,还有六位任职翰林院,而且这一家族中有诗文流传至今的就有二十五位之多这个家族就是清代历史上赫赫著名的陈氏家族难怪陈家享有“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盛誉,被中国文化史上称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令后世称赞不已然而在这样多优秀的人物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清代康熙年间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陈廷敬 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既是康熙的近臣,又是朝廷的重臣陈廷敬20岁左右离开自己的家乡后,中进士、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之多,并且参与国家军机政要达50余年之久,多年来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顺遂进展,康熙盛世的逐步形成,尤其是对于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全面施展起到了不成低估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可以这样说,陈廷敬和康熙帝之间的紧密的政治合作关系,在确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整个清王朝政治的进展走向。

      这位历任内阁学士、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 左都御史、吏、户、礼、工部侍郎、尚书,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根据史书记载他的一生从来未曾外任过,一向在中央各部院承担官职,前后大约有半个世纪之久这在文字狱频繁的清王朝不成谓不是一个奇迹 陈廷敬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同时还是一位出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可以说是一个通晓各方面学识的奇才他不仅长期承担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同时还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重要的文化典籍他本人也著有《午亭文编》50卷和对我国传统理学有深刻独到研究的《困学绪言》,而且擅长创作诗歌,通晓音律,被近现代史学界誉为清代出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这位优良的思想家、文学家的辉煌研究成果,为我们后代人研究清代文化、历史、文学均供给了不成替代的优秀范本 自古英雄出少年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5岁人私塾,9岁能赋诗,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一生升迁28次陈氏家族是山西当地的望族,家境一向对比殷实,而且对教导也一向都很重视,因而家族当中人才辈出在他的祖籍山西皇城村陈氏家族中,约莫从明代中叶至清代嘉庆年间,其中九人考中进士,六人进入翰林院,而且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达25人之多,成为清代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这一切也成为陈廷敬以后有此巨大成就的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陈廷敬为陈昌期的长子,字子端,号说岩,午亭, 由于籍贯在泽州,故亦有以“泽州”相称的他出世于明崇祯十一(公元1638)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从小受到极好的文化熏陶和严格而且传统的家庭教导,他的母亲口授毛诗及四书五经,可以说年幼的廷敬在母亲的熏陶下开头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他以后的进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天生机灵,而且读书过目不忘6岁的时候进入私塾读书,而且更为惊人的是9岁的时候便能做诗,传闻在这个时候他曾经创作过一首《牡丹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原诗是这样的: 牡丹后春开,梅花先春坼 要使物皆春,须教春恨释 这首诗大致的意思是说:就牡丹和梅花相对比,牡丹是开在春天之后,而梅花是开在春天之前那牡丹为什么开在结果呢?约莫她是要让百花齐放,万物皆春,以散尽它们在春天的全体仇怨吧而其中“要使物皆春”这一诗句,使当时全体的人们分外惊诧当时他的母亲特别惊疑地对其他人说他的孩子是想叫世间万物都各得其所这种远大抱负和志向不是一般的人可比的,陈廷敬从小时候就显示非凡的气魄当时大量的有识之士看出这个小孩子抱负不小,将来必定有一番大的作为,而且有可能会成为宰相辅佐当朝天子。

      陈廷敬儿时的私塾老师王先生任满之后在辞别陈昌期的时候,说陈廷敬是一个绝顶聪明而且是个分外特殊的孩子,不是一般的老师所能教的了的极为好玩的是在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的时候,当时年仅13岁的陈廷敬与他父亲陈昌期一起 去潞安府考秀才,陈廷敬以童子第一的优秀劳绩入州学年龄已46岁的陈昌期的考试劳绩却远远不如儿子据说当时有一个莱芜人听说此事之后心里甚是不服气,他知道陈廷敬从小便会写诗,所以偏偏不考他写诗,而是考他《五经》义,没曾想到廷敬小小年纪思维如此灵巧,连忙就给他一个很合意的答复而且他在儿时读书过目不忘,最重要的是他总是有自己的分外独到的见解在他青少年时代还发生了一件更加好玩的事情:在陈廷敬15岁的时候,在私塾读书,有一次放学回家过河,当时河流湍急,见一位少女在河边貌似慌张过河,当时陈廷敬也没多想,起身便背她过河在封建社会素来就有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偏见,所以当时有一个很是好事的学生就把这个事情报告给了老师老师没有连忙对此事做出处置,而是让他就此事做一首诗,假设令人合意的话就此作罢,否那么重重处治岂料他丝毫不惧,陈廷敬连忙便挥笔写了一首诗,原文大致是这样的: 二八佳人意欲游,小生愿作过河舟。

      扬起粗手接细手,低下凤头倚龙头一朵牡丹斜插背,半江风月满江流轻轻放在平沙地,悄悄无语两两羞 老师看罢,觉得既可笑又无奈,只好免了这顿打从他儿时这件小事足可看出他非凡超人的聪慧,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个与正史当中所记载的宫廷阁老所完全不同的形象,带有更多的民间演绎的诙谐成分 入主南书房长伴在君侧 大约在顺治十五年,陈廷敬在二十岁时考中 进士,初名敬,由于当时科馆选有同名者,所以顺治帝特地在他的名上加了“廷”字,这样用以相识别,后陈廷敬索性上奏改名为廷敬在三十四岁的时候任康熙皇帝日讲起居官注,侍直内廷,兼记注与讲解经史于一身,除了将皇帝的一言一行记录在简册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和年轻的康熙皇帝切磋学问,交流思想正由于如此,承担日讲起居注官在当时是极为令人羡慕的美差,由于这件事情不仅仅意味着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更重要的是他意味着以后很可能会成为当朝统治者的肱股之臣,而且会为以后仕途的进展铺平广阔的道路当时一些人正是利用这一特殊的职位,全力通过在和皇帝的朝夕相处当中,展露自己的才华,以此获得当朝天子的赏识,为日后飞黄腾达奠定坚实的根基,当然陈廷敬也不例外,而且切实他也算是一个幸运儿,一路平步青云,一向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可以这样说,假设任日讲起居注官使陈廷敬获得了接近康熙皇帝的机遇,那么入主南书房就使他进一步获得了参与国家机密的权力而这一切注定成为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在他三十六岁那年入主南书房使他成为康熙朝政治核心机构的一员我们从外观上看,南书房翰林的主要职责主要是为皇帝讲解经史、按皇帝的要求编纂书籍、奉旨举行诗词唱和,其实实际上他还承受着辅助皇帝举行决策,为朝廷起草机密圣谕等任务,可以说南书房是康熙皇帝为自己创设的一个机密决策核心机构自此以后,陈廷 —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