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与“双增同样重要 校长发言稿.docx
2页双减"与“双增”同样重要校长发言稿教育部推进“双减”的同时推动“双增”:首先是在减轻校内课业负担后,在课程安排和课后延时服务中增加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其次是在校外培训机构认定中,将体育和美育培训列为非学科类培训,学生接受体育和美育培训的时间将大大增加做好防控学生近视、控制肥胖率等具体工作,反映的是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考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创新创造、统筹组织、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素质发展,都能够通过“双增”得到强化与提升双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既体现为学科教育与非学科教育(体育、美育等)的结合,也体现为校内学习培养与校外培训实践的结合,还体现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做好这三方面的结合,学生才算是接受了规范、完整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双增”不但有利于推动“大教育”模式转变,也有利于从学校、家长、社会多方面推动“大教育”观念转变双增”的重点之一是体育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国家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不断拓宽课程领域,增加课时并丰富课程内容。
应积极统筹整合社会资源,校外培训机构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渠道提供学生体育教育培训服务;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鼓励学校和社会体育场馆合作开设体育课程;统筹好学校和社会资源,城市和社区建设规划应优先统筹学生体育锻炼需要,等等双增”的重点之二是美育教育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涵养人文精神和厚植创新意识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高中阶段应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应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学校应积极探索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