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值及计算方法.docx
3页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电力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值及计算方法电压偏差又称电压偏移,《GB/T 12325-20**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定义电压偏差是指实际运行电压对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相对值以百分数表示电压偏差仅仅针对电力系统正常状态而言,供电电压偏差过大会对电网造成影响,本文简单介绍电压偏差的限制以及测量方法 一、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值 对于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制GB/T 12325-20**做了详细的要求: 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 注:如供电电压上下偏差同号(均为正或负)时,按较大的偏差绝对值作为衡量标准 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220k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对供电点短路容量较小、供电距离较长以及对供电电压有特殊要求的用户,由供、用点双方协议确定 二、供电电压偏差的测量方法 用于测量电压偏差的测量仪器的性能分为A级性能和B级性能两种: A级性能----用来开展需要准确测量的地方,例如合同的仲裁、解决争议等 B级性能----可以用来开展调查统、排除故障以及其他的不需要较高准确度的应用场合。
A级性能电压检测仪的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2%;B级性能一起的测量误差不应该超过±0.5% 在开展具体测量时,获得电压有效值的基本测量时间窗口应为10周波,并且每个测量时间窗口应该与紧邻的测量时间窗口接近而不重叠,连续测量并计算电压有效值的平均值,最终计算获得供电电压偏差值,计算如下: 对A级性能电压监测仪,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四个不同类型的时间长度计算供电电压偏差:3s、1min、10min、2h对B级性能电压监测仪制造商应该说明测量时间窗口、计算供电电压偏差的时间长度时间长度推荐采用1min或10min 三、影响电压偏差的原因及其危害 1.影响电压偏差的原因 供电距离超过合理的供电半径 供电导线截面选择不当,电压损失过大 线路过负荷运行 用电功率因数过低,无功电流大,加大了电压损失 冲击性负荷、非对称性负荷的影响 调压措施缺乏或使用不当,如变压器分头摆放位置不当等 用电单位装用的静电电容器补偿功率因数没采用自动补偿 2.电压偏差的危害 对用电设备造成危害 当电压偏离额定电压较大时,用电设备的运行性能恶化,不仅运行效率降低,很可能会由于过电压或过电流造成设备的损坏。
对电网的危害 系统运行电压偏低时,输电线路极限大幅度降低,可能造成系统频率不稳定的现象,甚至导致电力系统频率崩溃,带来重大的损失 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