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生虎崽显虎威.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62015678
  • 上传时间:2022-03-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1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初生虎崽显虎威 开启文本图片集 一战坦克如何打仗? 坦克,虽然是“洋玩意儿”,但处于“草根时代”的一战坦克,同样是“土得掉渣”让我们看一看一战时期的坦克是如何打仗的吧! 就拿最初投入实战的英国Ⅰ型坦克来说吧!其战斗全重达28吨,可是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只有105马力,即使油门踩毕竟,最大速度也只有6千米/小时,跟牛车差不多现代主战坦克的吨位一般为50吨级,可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成了1500马力,二者的单位功率相差了8倍!真是天壤之别 战斗中的坦克要开车、查看、打炮、通信联络,让我们看一看Ⅰ型坦克是如何实现这四大功能的吧!I型坦克上有8名乘员,直接参与开车的乘员就有4名:车长、驾驶员和两名机械手驾驶员是开车的主体,通过油门、变速杆和离合器踏板来实现发动机的起动、坦克的起步、加速和换档,使坦克直线行驶;车长除了指挥驾驶外,还要亲自操纵制动器,使坦克减速或停车;两名机械手一左一右站在坦克的中部,时刻凝望着车长或驾驶员的手势,当坦克需要转向时,马上扳动操纵杆,使一侧履带减速来实现转向幸亏车速不高,若是车速达成50千米/小时以上,即使哥四个忙活晕了,也非得出事故不成。

      由于早期英国的坦克兵没戴坦克帽,车内噪声震耳欲聋,只能靠手势和肢体语言来指挥车长在驾驶员的上部位置,车长的大马靴一踩驾驶员的头顶,驾驶员就加速;猛踩头顶,就快点加速,踩驾驶员的右肩并举起右手,驾驶员和右侧机械手就要操纵右转向……一趟车开下来,驾驶员往往要累得腰酸背痛 Ⅰ型坦克上,没有特意的潜望镜或查看镜,乘员只能通过车上的大量孔洞或查看缝来查看战场然而,子弹或炮弹破片往往从这些孔洞射入车内,使乘员受到伤害同时,乘员的出入舱门很小,发生火灾时,乘员很难急速逃出车外车内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没有用隔板隔开,机械噪声和辐射高温直接侵扰车内的乘员,即使是清凉的秋天,车内的温度也高达35~40度,乘员个个汗流浃背,苦不堪言更要命的是,Ⅰ型坦克上的悬挂装置是刚性连接的,硬碰硬,越野行驶时的强烈颠簸震撼,原封不动地传递到坦克内部,乘员在坦克内简直跟“摇煤球”和“摇元宵”差不多,大量乘员被折腾得翻肠倒肚,呕吐不止坦克的三大噪声 履带噪声、发动机和变速箱噪声、火炮射击噪声,在车内反射、回响,使噪声愈加猛烈火炮射击时产生的硝烟倒灌到车内,呛得乘员直流眼泪、咳嗽不止后来,英国人很快想了手段,为乘员配置了防毒面具,终于不再挨呛了,但橡胶制成的防毒面具根本不透气,很不安逸,下车后一摘下防毒面具,都能倒出水来。

      再说说打炮吧!也是用了4名乘员雄性”Ⅰ型坦克上,有2门57毫米火炮和3挺机枪,2名炮手各负责一门火炮,完成探寻目标、瞄准和射击等操作两名装填手负责装炮弹,并各自操纵一挺机枪车长还兼管前机枪的射击Ⅰ型坦克的打炮,还是挺有意思的驾驶员先要把车停下来,炮手开启炮闩,通过炮膛孔来瞄准目标,再装弹入膛并射击Ⅰ型坦克只能攻击静止的目标,拿今天的行话叫做“静对静”,而且射程也很有限,也就是一二百米的样子若是连续射击,炮膛尾部滚烫,又散发着硝烟,炮手再次瞄准时同样苦不堪言 就通信联络来说,由于没有安装无线电台及车内通话器,车内震耳欲聋,乘员间只能靠手势和肢体语言来交流,对外界只能靠旗语和信鸽来传递信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I型坦克上暴露出来的人体工学上的问题,从Ⅳ型坦克开头,就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Ⅳ型坦克上装上了通风机,排气管上装上了消声器,加大了向外开启的两扇舱门,乘员佩戴提升的皮制面罩及护目镜,乘员的位置也有了确定的变化……在Ⅷ型“自由号”坦克上,利用隔板将发动机和战斗室隔开,并在战斗室里建立起超压,以摈弃火药燃气,同时采取了车内降温降噪措施可以毫不夸诞地说,Ⅳ型坦克和Ⅷ型坦克的主要提升之处是在坦克人体工程学方面,做了“第一次把坦克人体工程学运用到坦克上的尝试”,从而使坦克乘员的工作环境得到确定程度的改善。

      后来,“雷诺”FT-17坦克上有了弹性悬挂装置再后来,又有了“克里斯蒂”式悬挂装置20世纪30年头以后,坦克上不断装上了无线电台、车内通话器、防护隔板、炮膛抽烟装置、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空调装置以及隔舱化布置等,使坦克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坦克乘员的工作环境也一步步得到改善 一战中的坦克部队 有了武器,就要有使用这种武器的人,就要组建以这种武器为主的各级部队于是,在坦克诞生之后,世界上便开头有了第一支坦克部队,开头有了有坦克加入的战斗而在反坦克武器展现后,便有了战场上“矛与盾”的初步交锋让我们看一看最最原始的坦克部队和坦克战斗是怎么一回事吧! 由于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在英国诞生,自然世界上第一支坦克部队也是在英国组建的1916年初,E·斯文顿上校奉命筹建坦克特遣队为此,英国皇家陆军部还下达了一道绝密的命令,邀集官兵志愿参与“一个极其危害而更加机要的繁重任务”在斯文顿的积极努力下,摩托车机枪营和陆军第711连的大片面官兵被招募到他的麾下1916年2月16日,坦克特遣队正式成立,成为世界上第一支坦克部队 坦克特遣队的指挥官为斯文顿上校,辖A、B、C、D、E、F六个坦克连,每个连编有25辆坦克,6个坦克连共有150辆I型坦克,军官184名,士兵1 610名。

      每个坦克连又分为红桃、黑桃、梅花、方块共4个坦克排,每个排编有6辆I型坦克(“雄性”3辆、“雌性”3辆),连指挥车1辆经过1916年6月的短暂训练后,1916年9月15日,这支坦克特遣队在索姆河会战中静静亮相,成为世界战役史上的第一次坦克战 1917年1月,英军组建了坦克旅至1917年9月,英军已经拥有正式的坦克部队,辖3个坦克旅和一个技术保障队,共有659名军官、乘员3500名,编制坦克376辆 法军的第一个坦克分队是1916年4月15日组建的不久,又组建了坦克连、坦克群和坦克集群一个坦克连编有4辆坦克;一个坦克群(后改为营)编4个坦克连;一个坦克集群由数个坦克群组成1917年7月组建坦克旅,坦克部队统称“强击炮兵”,作为炮兵的组成片面,由J·埃斯顿将军指挥从坦克的装备数量上看,在一战后期,法军装甲兵后来居上,超过了英军 在一战中,德国军队组建了9个坦克小队每个坦克小队编有5辆坦克,有6名军官和170名士兵除了装备少量A7V坦克外,大多使用缴获的英军和法军的坦克德国佬将缴获来的坦克重新喷漆并涂卜铁十字标志,装备自己的坦克分队从坦克部队的规模看,一战中的德军是落后于英军和法军的。

      在一战中,结果组建坦克部队的是美国军队1918年1月,美国在法国的远征军组建了坦克旅坦克旅由一个英制Ⅳ型坦克营和两个法制“雷诺”FT-17坦克营组成,巴顿中校时任第304坦克旅旅长同年2月,美国陆军组建国民军坦克队同时艾森豪威尔中校(二战中为上将,二战后曾任美国总统)组建了坦克训练中心 有了部队,还要有相应的坦克兵战斗守那么和战斗条令等1916年2月和6月,斯文顿制定的《坦克兵战斗守那么》和《坦克运用原那么》,是世界上最早的坦克兵战斗条令 一战中的坦克战斗 在抉择第一次世界大战全局的主战场——欧洲西线战场,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军队先后使用了不同数量的坦克,加入了90屡屡大大小小的战斗坦克部队多数配属步卒战斗,对坚忍防卫阵地之敌实施突破坦克投入实战,从根本上解决了运用热兵器以来,陆军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的有机结合问题,显著提高了陆军的进击才能,导致了陆军诸兵种合成战术的诞生一战中后期,屡屡展现了密集使用几百辆坦克的进击战役,对战役的结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索姆河初试锋芒 1916年7月,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构筑的绵延堑壕和铁丝网阵地发起大规模进击由于德军阵地坚忍,英法军队进展缓慢,伤亡惨烈,导致英国上下一片指责声。

      英军总司令黑格将军面临舆论压力,抉择尽早将机要武器——坦克投入战斗8月13日,英军将刚刚组建的坦克特遣队的两个连从英伦三岛派往法国战场8月19日,指挥官斯文顿上校奉命率49辆Ⅰ型坦克加入索姆河战役由于坦克故障和淤陷,最终只有18辆坦克到达前沿阵地9月15日凌晨5时15分,世界战役史上第一次坦克战打响,浩瀚的Ⅰ型坦克像怪兽一样冲破德军铁丝网,跨越堑壕,猛烈射击,任凭德军士兵猛烈还击而若无其事地照样前进,令德军士兵害怕万状、四散逃命英军步卒在坦克的支援下,5个小时在10千米宽的正面上推进了4千米,占领了德军的几个要点尽管战果不算特别辉煌,但坦克初露锋芒便显示出巨大的进展潜力,开创了机械化战役的新时代 康布雷铁甲逞威 1917年11月20日,英军首次以坦克兵为主要突击气力发起康布雷战役是役,英军坦克部队司令官艾利斯和参谋长富勒制定了周密的作战筹划英军第三集团军打破常规,不经炮火打定,出敌不意地发起进击英军投入476辆坦克(以Ⅳ型坦克为主),集中使用在12千米宽的正面上,编成两个梯队,突然发起冲击除了动用战斗坦克外,英军还投入了补给坦克、通信坦克、架桥坦克等,每辆战斗坦克上捆装了两吨重的大束柴,用来填塞德军4米宽的堑壕,打定特别周全。

      英军坦克和步卒的突然进击,使德军士兵慌了手脚,军心瓦解,德军的二道坚忍阵地被突破当日英军向前推进了12千米,俘虏德军8 000多名,缴获火炮100门,可谓战果辉煌怅然,由于英军的骑兵未能实时赶到,坦克部队因损伤而战斗力锐减,在随后几天的德军反攻中,英军占领的阵地得而复失,功亏一篑尽管如此,康布雷战役还是以第一次大规模动用坦克的战役而载入战役史册 亚眠战役所向披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法军队在法国北部的亚眠地区对德军发动的进击战役,1918年8月3日开头,8月13日终止是役,英法军队集中了18个步卒师、2684门火炮、511辆坦克和大约1000架飞机8月8日,英法军队的大量坦克和伴随步卒出敌不意地向德军阵地发起猛烈冲击,当日突破德军防卫纵深11千米德军损失惨烈,伤亡2.8万人,损失火炮400多门至8月13日,德军共损失4.8万人,其中3万人被俘亚眠战役使德军元气大伤德军参谋长鲁登道夫称,“8月8日是德军最不幸的日子”此后,英法军队掌管了战略主动权 矛与盾的初交锋 有矛必有盾,矛利盾更坚;甲一弹(装甲和弹丸,简称甲一弹)大比拼,一轮又一轮从哲学意义上讲,一部坦克进展史,就是坦克和反坦克武器这冲突双方彼此制约、螺旋式进展的历史。

      冲突双方彼此争斗,共同进展,谱写了一部陆地机械化战役的交响曲一段时间内,坦克进展得快一点;过了一段时间,反坦克武器进展得快一点,总体上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假设一方占了十足优势,这仗也就没法打了让我们看一看坦克与反坦克武器最早的交锋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战和反坦克作战根本上是以“单打一”的形式展现的,即运用坦克战术的是英法联军一方,而掌管反坦克战术的却在德军一方德国佬擅长在战役中学习战役就在英军的Ⅰ型坦克在战场上展现不久,德军统帅部就积极着手研制反坦克武器最初的回响是,配发给德军前线士兵每人5发K型子弹这种K型子弹口径为7.92毫米,有钨合金弹芯,可以击穿Ⅰ型坦克的装甲由于K型子弹价格较贵,德军规定只有在切实遇到坦克接近攻击的危害时才能使用德军统帅鲁登道夫命令:只要在反坦克作战中表现卓越的士兵都将刊载在《每日通讯》上,并授予勋章或荣誉称号,足见德军对反坦克作战的重视不过,这种K型子弹并不是特意设计的打坦克的弹丸 与此同时,英国人也察觉了K型子弹的反坦克威力,急速做出了“务必巩固坦克的装甲防护力”的回响不久,英国人研制出装甲加厚的Ⅳ型坦克紧接着,德国人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种特意设计的反坦克步枪——T型反坦克枪。

      此后,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开头了“矛利盾更坚”的一轮又一轮的角逐 T型反坦克枪口径为13毫米,有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