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417445
  • 上传时间:2018-1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刘少奇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中国教育事业,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他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就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从建国初期教学秩序的恢复和各级全日制学校的建立,到教育制度的制定和规范,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批示,为后人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中央档案馆保管的记录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教育思想的档案材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讲话提纲、讲话记录,又有给党中央的报告、给相关部门领导人的信件及正式文件;既有手迹,又有修改稿和油印件等这里仅撷取其中珍贵的三件,从中管窥这一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学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民经济亟待恢复,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全日制学校,普及中等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只是发展这种单一类型的学校有不少问题,如:由于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这种学校难以迅速发展,不能尽快普及教育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脱节,不能升学的大批中小学毕业生,缺乏一定的生产知識和技能,很难安排工作,同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许多工人、农民家庭出身的学生往往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怕耽误农时而中途辍学等面对这种实际情况,经过深火调查研究,刘少奇逐渐形成了“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教育思想  1957年2月,在毛泽东发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讲话后的第二天,刘少奇率调查组南下五省,调查研究人民内部矛盾的有关问题通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刘少奇发现,许多青年学生在升学、当干部、做工、务农等关系到理想、前途的问题上,往往不能摆正它们的关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方面是受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还不能满足全体青年学生继续升学的愿望;另一方面则同当时实际执行的教育方针有着直接的关系,即由于那几年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偏差,在如何培养和培养什么样的受教育者的问题上出现了只注重升学的错误导向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普及教育的实施,教育工作中的偏差使受教育者不能正确处理升学、就业等问题,当不能满足他们继续升学或当干部、当工人的愿望时,就不可避免地对政府产生了不满情绪,甚至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这一问题引起了刘少奇的高度重视,他认为必须从问题的根本上加以解决,进而开始萌发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  1958年刘少奇起草了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关于两种教育制度的谈话提纲》,共5页,共计555个字,用铅笔书写在横格信纸上,这是刘少奇首次在中央会议上提出教育制度改革问题。

      5月30日,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关于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问题,指出: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即“一种是现在的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现在工厂里面、机关里面八小时的劳动制度这是主要的此外,是不是还可以采用一种制度,跟这种制度相并行,也成为主要制度之一,这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那么,采取这样的教育制度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如果半工半读的制度能够普遍地实行起来,那就可能解决很多问题,可以比较充分地满足许多人的升学要求,工厂里人多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劳动就业的人也可以多些他还认为,“这是采用群众路线,多快好省地培养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知識分子的一种方法这一建议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肯定随后,在江西、天津等地试点,参加试点的企业超过100家,相继培养出一批技术人员,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新鲜血液  1958年6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讨论劳动教育问题,确定了学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从这个方针可以看出,学校教育问题不只是同教育部门,而且同劳动部门乃至其他许多产业部门也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时任劳动部部长的马文瑞未能出席该次会议,为进一步阐明这—方针,6月21日,刘少奇就学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见亲笔致信马文瑞。

      此信长达10页,科学系统地阐述了教育要与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建议在新建的工厂中试办半工半读的学校,强调指出:“实行这种半工半读、半农  半读的办法,就能够在不大增加国家开支的条件下,充分满足我国青年们的升学要求”为了使学校教育和工业生产劳动相对固定地结合起来,工厂和学校的管理制定要作相应的改变,国家在工厂附近加建一些教室和集体宿舍,多办一些技术学校或大学,“妥善地安排学生们和工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学习的时间”,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在解决城市中劳力问题时强调,“使城市一切愿意劳动的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尽可能分配他们进行适当的劳动,并采用比较灵活的劳动制度(如每日工作四小时或六小时,发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三的工资等),广泛地利用妇女和半劳动力,如果这个办法行的通的话,那就可以解除多数城市劳动力紧张的情况这封信即是后来闻名的《关于学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见》的初稿随后,该信被印发政治局讨论修改并送毛泽东阅批6月21日至28日期间,刘少奇做了多次修改6月28日,刘少奇就《关于学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见》修改问题再次致信邓小平、彭真,提出请他们一看,并请印发上次政治局会议各同志正是这种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关于学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见》日臻完善。

        “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正式实践  1964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青年积极要求提高文化水平、专业技能,接受各种各类教育为了扩大教育普及面,满足青年们对知識的渴求,以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多次召集中央和各省直属机关相关人员,召开党内报告会议,发表关于“两种教育制度”的谈话  1964年8月2日,刘少奇在听取中央学制问题研究小组汇报时,谈到学生升学问题时强调:现在小孩子很多而入学的很少“他们希望入学,希望升学,这种愿望是正当的,不满足他们这种愿望,我们还算什么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但是要满足他们的愿望,如果只办全日制的—种学校,那国家和群众都负担不起只有采取半工半读的办法,让他们自己搞饭吃,才能减轻国家同家庭的负担,又满足青少年升学的要求刘少奇接着说:每个省、每个大中城市都要着手试办,从当前讲,这个办法可以普及教育,从长远讲,可以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在刘少奇的倡议下,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很高有些省市为了加强对半工(农)半读教育的领导,相继成立了第二教育厅(局)1965年,教育部先后召开了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教育会议,总结经验,制定规划。

      原高等教育部也召开了半工半读高等教育会议半工(农)半读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据粗略统计,1965年全国半工半读学校增加4000余所,学生增加到80多万人;1965-1966学年初,全国434所全日制高校中的177所学校、477个专业,开展了半工半读教育试点  刘少奇“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是他教育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闪光点,具有历史性贡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种教育形式如半工半读、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夜大以及各种干部、职工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在社会上出现这种情况充分说明,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设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今天,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号召下,刘少奇同志“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光辉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和劳动就业体制,无疑具有可借鉴的思想库意义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酥梨水肥一体化及黄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pdf 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液氢气瓶第1部分材料、设计、制造、检验与试验及第2部分操作要求.pdf 2025年秋二年级科学上册动物的家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及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安全技术规范.pdf 森林抚育成效监测技术规程及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第1-6部分)学习材料.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综合防控及酿酒葡萄旱作技术规程.pdf 蜜蜂授粉梨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苹果园金纹细蛾综合防治+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园级自评指导手册.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建设通用要求(学习材料).pdf 矮化中间砧苹果树栽培及水浇地春播玉米土壤培肥技术规程.pdf 《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南》全文.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气瓶充装单位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要求(学习材料).pdf 甘蓝集约化育苗生产及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化学品鱼类细胞系急性毒性虹鳟鳃细胞系试验+蜂王浆及蜂王浆冻干粉中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的变化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饲料中辣椒红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