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标准[详].doc

205页
  • 卖家[上传人]:xmg****18
  • 文档编号:118937458
  • 上传时间:2019-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7MB
  • / 20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Code for design of outdoorwastewater engineering2006-01-18 发布 2006-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0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4-2006,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6、4.1.4、4.3.3、4.4.6、4.6.1、4.10.3、4.13.2、5.1.3、5.1.9、5.1.11、6.1.8、6.1.18、6.1.19、6.1.23、6.3.9、6.8.22、6.11.4、6.11.8(4)、6.11.13、6.12.3、7.1.3、7.3.8、7.3.9、7.3.11、7.3.1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及《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1997年第12号)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六年一月十八日 前 言本规范系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2号文《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对原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进行全面修订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增加水资源利用(包括再生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术语和符号、非开挖技术和敷设双管、防沉降、截流井、再生水管道和饮用水管道交叉、除臭、生物脱氮除磷、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曝气生物滤池、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污泥处置、检测和控制的内容;调整综合径流系数、生活污水中每人每日的污染物产量、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间距、土地处理等内容;补充塑料管的粗糙系数、水泵节能、氧化沟的内容;删除双层沉淀池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具体管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意,请将相关资料寄送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邮编200092,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以供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主要起草人:张 辰(以下按姓名笔划为序)      王秀朵孔令勇厉彦松刘广旭刘莉萍刘章富刘常忠朱广汉李 艺李成江李春光李树苑吴济华吴喻红陈 芸张玉佩张 智杨 健罗万申周克钊周 彤南 军姚玉健常 憬蒋旨谨蒋 健雷培树熊 杨 目 次 1 总 则 82 术语和符号 102.1 术 语 102.2 符 号 203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 243.1 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 243.2 雨水量 243.3 合流水量 263.4 设计水质 274 排水管渠和附属构筑物 284.1 一般规定 284.2 水力计算 294.3 管 道 314.4 检查井 324.5 跌水井 334.6 水封井 344.7 雨水口 344.8 截流井 344.9 出水口 354.10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 354.11 倒虹管 354.12 渠 道 364.13 管道综合 375 泵 站 385.1 一般规定 385.2 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 385.3 集水池 395.4 泵房设计 405.5 出水设施 426 污水处理 436.1 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 436.2 一般规定 456.3 格 栅 466.4 沉砂池 476.5 沉淀池 486.6 活性污泥法 506.7 化学除磷 596.8 供氧设施 596.9 生物膜法 626.10 回流污泥和剩余污泥 656.11 污水自然处理 666.12 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 686.13 消 毒 707 污泥处理和处置 727.1 一般规定 727.2 污泥浓缩 727.3 污泥消化 737.4 污泥机械脱水 757.5 污泥输送 777.6 污泥干化焚烧 777.7 污泥综合利用 788 检测和控制 798.1 一般规定 798.2 检 测 798.3 控 制 798.4 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 80附录A 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方法 81附录B 排水管道和其它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净距 82附录C 本规范用词说明 83 学习参考. .. .. .1 总 则1.0.1为使我国的排水工程设计贯彻科学发展观,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达到防治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保障安全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1.0.3排水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城镇的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专业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正确处理城镇中工业与农业、城市化与非城市化地区、近期与远期、集中与分散、排放与利用的关系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节约土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适合当地实际情况1.0.4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综合考虑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截流设施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调蓄和处理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1.0.5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1 污水的再生利用,污泥的合理处置;2 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系统相协调;3 与邻近区域及区域内给水系统和洪水的排除系统相协调;4 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的可能性;5 适当改造原有排水工程设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能。

      1.0.6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处理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的再生利用和安全排放,不应影响污泥的处理和处置1.0.7排水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经过鉴定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1.0.8排水工程宜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对操作繁重、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应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1.0.9排水工程的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1.0.10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特殊地区设计排水工程时,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排水工程 sewerage engineering, wastewater engineering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处置污水和雨水的工程2.1.2 排水系统 sewer system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处置污水和雨水的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2.1.3 排水制度 sewerage system在一个地区内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方式。

      它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基本方式2.1.4 排水设施 wastewater facilities排水工程中的管道、构筑物和设备等的统称2.1.5 合流制 combined system用同一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2.1.6 分流制 separate system用不同管渠系统分别收集和输送各种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2.1.7 城镇污水 urban wastewater城镇中排放各种污水和废水的统称,它由综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入渗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被截留的雨水2.1.8城镇污水系统 urban wastewater system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处置城镇污水的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2.1.9 城镇污水污泥urban wastewater sludge城镇污水系统中产生的污泥2.1.10旱流污水 dry weather flow, DWF合流制排水系统晴天时输送的污水2.1.11 生活污水  domestic wastewater,sewage居民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是厕所、洗涤和洗澡产生的污水2.1.12 综合生活污水 comprehensive sewage由居民生活污水和公共建筑污水组成。

      2.1.13 工业废水 industrial wastewater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2.1.14 入渗地下水 infiltrated ground water通过管渠和附属构筑物破损处进入排水管渠的地下水2.1.15 总变化系数 peak variation factor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2.1.16 径流系数 runoff coefficient一定汇水面积内地面径流水量与降雨量的比值2.1.17 暴雨强度 rainfall intensity在某一历时内的平均降雨量,即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的降雨体积表示2.1.18 重现期 recurrence interval在一定长的统计期间内,等于或大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2.1.19 降雨历时 duration of rainfall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2.1.20 汇水面积 catchment area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面积2.1.21 地面集水时间 inlet time,concentration time雨水从相应汇水面积的最远点地面径流到雨水管渠入口的时间,简称集水时间。

      2.1.22 截流倍数 interception ratio合流制排水系统在降雨时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