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毅传》教案设计.doc
4页《柳毅传》教案设计 1.学习本文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技巧 2.学习传奇通过幻想反映现实的特点,了解本文反映封建包办婚姻和封建家长制度迫害妇女的罪恶 1、疏通课文词语,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个性和体现的思想 3、理解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一课时 李朝威,陇西郡(今甘肃省陇西县一带)人大约生活于中唐德宗贞元至宪宗元和年间(785~820),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祥作品仅存此篇 《柳毅传》节选自鲁迅校录的《唐宋传奇集》《太平广记》选辑本文时,注云原出《异闻集》原题《柳毅》,“传”字为后人所加这篇传奇对后世也有广泛的影响,元人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杂剧,明人黄说中的《龙箫记》,清人李渔的《蜃中楼》以及近代的《龙女牧羊》等,都是由这个故事衍化而来的 唐传奇是唐人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言短篇小说它具备记事的功能、写诗的风采和议论的见识等三种特点它有别于宋末元初的“传奇”(指戏文、诸宫调、杂剧等),也不等同于明清时代的“传奇”(指结构比较完整的戏曲)它的内容纷繁复杂,可分为爱情故事、神怪故事、豪侠故事、历史故事几类。
唐传奇广泛地反映了中晚唐的社会生活,它们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荒淫,控诉了门阀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人民对婚姻爱情的解放要求,讽刺了封建士子的功名利禄观念,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我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先声其中以写爱情故事的作品(如: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和李朝威的《柳毅传》等)为最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代表了唐传奇小说创作达到的水平 引子:柳毅应举下第,路遇意外 开端:龙女受辱牧羊,托书柳毅 发展:柳毅如诺传书,龙宫皆恸 高潮:钱塘怒显原形,飞去救侄 结局:龙女获救回归,扬善惩恶 柳毅 自己失意潦倒,路见龙女不幸,主动询问,关心弱者;知龙女惨遇,慨然应允传书请求,扶危济困;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下洞庭传书,恪守承诺这些充分表现出柳毅是一个急人之困、见义勇为的“义夫”形象,作者把他作为人格美的化身了 龙女 美丽善良,身遭不幸,但又不甘任人摆布,荒郊野外,人烟稀少,坚忍不拔,等候希望之光的闪现,是一个敢于揭露控诉,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 钱塘君 由于他“杀六十万”“伤稼八百里”,有的同学可能对他持否定态度,会在同学中引起争议,对此,教师应加以指导,指出这只是钱塘君暴烈性格中不可取之处,还应该看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是勇猛刚烈,嫉恶如仇。
作者在钱塘君身上寄托着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是破坏旧秩序,为自由、幸福开辟道路的力量的化身 学生分析讨论,师生共同小结 龙女:是一个 美丽善良,追求幸福而又有反抗精神的女子 要点:不满父母包办,不屈从于命运,力求改变命运, 面对丈夫公婆的迫害,不是逆来顺受,而是要跑出苦海 小结 封建的妇女的形象 柳毅:是一个见义勇为,扶弱锄强的青年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也是作者全力歌颂的对象 要点:刚毅正直,有正义感,同情弱者他把代人传救人于危难看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显出他坦荡的情怀 钱塘君:是一个剪除恶暴伸张正义的勇士的形象他性格刚烈,嫉恶如仇,坦直莽撞 敢于承担责任 1、析“奇景”——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课文开头写柳毅途中忽遇“鸟起马惊”,暗示将出现奇人奇事,果不其然柳毅见龙女牧羊,龙女自诉不幸,托柳毅传书,写人神交往,此为“一奇”柳毅如龙女指点,入深水龙宫,写凡人入仙境,此为“二奇”洞庭龙宫,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确如仙境般神秘,此为“三奇”钱塘君怒显原形,飞救侄女,既有神话中龙的威猛,又有现实中惩恶的声势,此为“四奇” 2、析“奇辞”——骈散兼用,文辞华艳。
文中“四字”句,俯拾皆是,凝炼生动骈散兼用,句式富于变化骈句的运用,使人顿感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短句的运用,在传情达意上恰到好处解说:这一点可以让学生朗读自认为描写精彩的片断,如:“龙宫”的描写,龙女的神情等,让学生找出好在何处,然后教师加以小结) 本文想象丰富,奇情奇景,现实与超现实完美组合,既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情节尽其曲折、巧妙之能事,充分地展示了人物性格特征,寄托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情文并茂,生动感人,不愧为唐传奇小说创作水平的代表之作 1、课后阅读《柳毅传》全文 2、描写一个片断,表现人“急躁”的性格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