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复习:岳飞《论马》.doc
3页原文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瞰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译文 我有两匹马,过去经常认为它们是奇特的每天窥视它)吃几升豆,喝十斗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饲料、干净的泉水宁愿饿死也不接受,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象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显出俊逸,从午时到酉时,还能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象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九年级语文复习:岳飞《论马》 古代有个国君想用千金购买千里马,过了很多年仍找不到国君的侍臣说:“请让我来找它吧!” 国君派遣他出去寻找了三个月,之后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是)马已经死了,他花费500金买下了死马的头颅,回来报告国君国君非常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白费500金买这死马回来有什么用? ” 侍臣回答道:“一匹死马您都愿意用500金买下,况且是活的马呢?天下人都一定会认为大王是肯出重价买千里马的。
很快就会有人献马!”果然不出一年,国君得到了多匹别人献来的千里马工之侨献琴【原文】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释】 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国工:最优秀的工匠,乐师 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体字 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 贵人:大官 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 弦:琴弦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 匣:装在匣子里 期(ji)年:周年 易:换,交易 诸:兼词,之于 【翻译】工之侨得到一块好的桐木,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乐师说:“(这琴)不古老官府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世上的事情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