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写作 修改润色[2].docx
4页第四单元写作 修改润色教学目标1.知晓修改文章兼顾“言”与“意”2.把握修改“言”的基本要求、修改内容.3.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重点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方法难点让学生通过修改示例文稿中的错误,提高让作文出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例引导,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文章的要求和技法1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你们可能觉得写是你们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其实不然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创作《藤野先生》,先后改动90多处才最终定稿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方法呢?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写作“修改润色”二、写作精讲1.学生自由阅读写作“修改润色”的内容2.学生讨论、交流下列问题,教师点拨修改文章兼顾哪两个方面?(1)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和“意”分别指什么?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一篇文章首先要做到符合题意,中心突出,我们已经就审题立意的问题讲过哦,所以接下来重点来讲讲言辞和表达的问题。
2) 那么修改文章应该从哪里入手呢?修改文章,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只有从“意”入手,“言”的修改才能有依据3)“言”修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基本要求是改“对”,那么什么是对?展示中考作文标准得出——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语言通顺流畅 书写整洁清楚 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为此我们可以由从小到大的顺序来修改,(展示学生作文片段)那么接下来修改的进一步要求是改“好”“言”的修改包含两个层次 1,基本要求是改“对”,可根据由小到大的顺序,从字词句段四个层面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①字—— 是否有错别字?②词——所用词语能否准确表达意思?是否合乎具体环境?情感是褒义还是贬义?词语搭配是否恰当?③句子——是否有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 换一种句式会有不同的效果吗?语意语气是否流畅简洁?2,怎样才能把文章的“言”改“好”呢?展示中考作文标准,得出结论中考标准:较有文采,即生动形象,那么怎样做到“好”(1)动词的锤炼(2)妙用形容词、修饰词、叠字等(展示之前片段), (3)巧用修辞手法,注意句式的变化4)善用描写手法: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给出几点建议①如写记叙文,可适当补充一些描写性的语句,如描写人物、描绘场面等②如写景,除了视觉描写,还可以补充听觉、味觉、触觉等描写;有了静态描写,还可增加动态描写;还可以从远近、上下、左右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③适当炼字、炼句,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④,要使文章更上一层楼,我们还得注意语言的风格,如写人间烟火得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若是强烈情感的表达,我们应该多用夸张渲染的语言另外④对文章段落——段落顺序安排是否合理?是否体现出清晰的脉络? 适当调整段落安排,改变叙述顺序,效果会有不同吗? 段落的详略安排是否得当?能否突出中心? 段与段之间是否衔接紧密?过渡是否自然?若有突兀之处,可以增删哪些内容?等等3. 确定修改提纲,梳理修改顺序(1) 初读文章,从大处着手,从整体把握,检查所写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是记叙文,叙述是否清楚,主题是否鲜明,如果是议论文,观点是否正确,材料和观点是否密切关联2) 细看文章结构,逐步检查开头、结尾、层次、过渡、详略等文章“骨架”有无欠妥之处,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改写,增添,删减,使得表达更为完善3) 朗读文章内容,先找出读的拗口的地方,再看文章所使用的字词是否正确,使用的语言是否恰当,运用的标点符号是否准确,最后,逐词逐句地推敲文章的“血肉”有无不合理之处,仔细修改错误,并努力让文章“血肉更为饱满。
三、写作实践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润色这篇习作注:材料见教材《寻人启事》】【写作提示】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重点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3.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教师启发:同学们可自由朗读阅读三五分钟,可小组讨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不足之处是什么?可给文章分段,总结大意,梳理文章中心,思路,结构,内容等(1) 从内容角度看,这篇文章哪些部分是应该详写的?最后一段是否需要扩写?还能在哪些地方补充细节描写?(2)从语言角度看,有没有标点使用错误?有没有需要修改的病句?能否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是一些句子更具有表现力?将内容和语言不足的地方记录下来,筛选出值得修改的地方,修改成文佳作赏析】寻人启事作文课上,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堂给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发了寻人启事样本,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面对寻人启事样本,我们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见我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老师说,性别大家刷刷写下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里就炸开了锅我妈好像42岁了吧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38岁了吧……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母亲的年龄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说要写母亲具体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儿有点弯曲什么的我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脸上有没有长痣?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儿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妈妈的腰杆儿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我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妈妈的,又好像不太像老师说,请接着写妈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这将是很重要的辨认依据班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我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平时哪个同学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就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明星,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大家总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将自己送到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过。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能写完整、写准确放学回家后,我请妈妈为我写一则寻人启事,妈妈看了一眼要求,一会儿的功夫,一则具体详尽的寻人启事便写好了我看着这个对我来说熟悉又陌生的妈妈,才明白老师说的“不是寻人启事难写,而是大家对自己的母亲,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的真正含义原来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而我们今后也应用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名师点评】 作者从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写寻人启事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各个方面进行刻画,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同学们平时因忽视自己的妈妈,导致写作时无比为难和尴尬,由此凸显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付出与爱,以及子女对这种爱的忽视,鲜明的对比,引人深思修改后的文章在内容情节上设计更合理、更完整;在语言上,加入了适量对老师的描述,并且形象地将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语言、神态、动作集中起来刻画,井然有序,让人如临其境文章结尾深化主题,将文章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