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同层给排水施工技术.docx
5页浅议建筑工程同层给排水施工技术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各地区的新建民用建筑,尤其是再土地供应紧张的大中型城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占了很大比例其中排水行业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同层排水的优缺点和施工技术 【关键字】建筑 同层 排水技术 当前,传统建筑行业隔层排水系统在我国建筑卫浴室中仍占一定比例,特别是在建筑科技较不发达地区仍广泛应用隔层排水系统指的是卫生间排水系统的支管穿过 自身卫生间的楼板在楼下卫生间的天花上横排接入排水主立管同层排水是指卫生间器具排水管不穿越楼板,排水横管在本层套内与排水立管连接,安装检修不影响下一层的一种排水方式同层排水作为一种新型的排水安装方式,可以适用于任何场合下的卫生间,不论是多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 一、 同层排水的优点、缺点 同层排水是卫生间排水系统中的一个新颖技术,排水管道在本层内敷设,采用了一个共用的水封管配件代替诸多的P弯、S弯,一旦发生堵塞,本层内就能清理、疏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个性化的摆布卫生间洁具的位置 同层排水的优点:1布局灵活,可以自由布置卫生间格局,不受限制;不浪费材料,按需布管,无需承担改造的高昂成本和隐患;2卫浴安装系统的灵活应用,充分颠覆传统观念,使得卫生间布局随意自主,卫生洁具的摆放位置不再受到先天条件的限制。
3不贯穿楼板,降低渗漏到楼下几率;大幅度降低噪音,同层排水的横管埋在填充层内,起到隔音作用;物业归属明确,除公共排污立管,横管位于本层; 同层排水缺点:需要用户自行承担布管、回填费用需要自行承担故障带来的损失;很多人担心一旦漏水不好维修,这个涉及到管线作业时的施工和验收如果验收合格,出现漏水的几率极低,如果是管道自身质量问题,厂家需要承担损失 二、同层排水的技术形式及施工技术 1、降板式同层排水,卫生间结构板下沉,排水管敷设在楼板下沉空间内; 降板下沉式同层排水 卫生间楼板下沉350mm左右,作为管道敷设空间,下沉楼板采用现浇混凝土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沉楼板面敷设给、排水管道,用陶粒或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作为填充物填充下沉空间,再用泥沙浆找平后做防水层和面层,也可以用预制板或纤维板架空,预制板上做防水层后做面层,然然再布置洁具具体做法:①降板的高度一般采用30~40cm,方可满足横管安装坡度②做局部降板时,采用专用配件连接排水支管与立管,可能满足管道安装和排水横管的坡度需要③重视做好防水施工,降板层和地面层都应做好防水施工④注意考虑沉箱的排水,对于降板沉箱内的积水可在降板最低处设置侧排地漏,排除污水,避免降板区域内积水,地漏外部应包扎过滤网,避免固体颗粒通过地漏排至管道中。
2、排水管敷设在卫生间地面上的同层排水,卫生间的排水横管采用地面敷设的通常做法是:卫生间洁具后方砌一堵假墙,形成0.2m左右宽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在假墙内敷设、安装,在同一楼层内与主管相连接,坐便器采用后出口式,洗脸盆、淋浴器、浴盆的排水横管布置在本层楼面具体做法:①将排水立管、排水横支管和专用通气管布置在墙外,污、废水室内分流,坐便器的污水排水管单独穿出墙外与排水立管连接,其余的洁具、地漏、洗涤等废水排水客分别穿出墙外后接排水横支管,经共用水封再与排水立管连接 ②墙外的横支管的安装高度可以尽可能保持与洁具(尤其是排水口较低的洁具如浴缸地漏)排水口的落差 ③地漏采用侧出口地漏 此系统中地漏设置是难点,解决方法是紧靠立管处设置地漏,地漏存水弯设在管井内淋浴器、浴缸的出水口须设存水弯,须将淋浴器或浴缸垫高少许 3、 隐蔽式同层排水施工安装要点 排水立管道穿越楼板和墙壁时,应设套管但是在隐蔽式同层排水系统中,除了穿屋面的排水立管可以按照上述要求设置套管和防水措施,穿楼面的排水立管却无法设置套管因为排水立管连接排水横支管、排水地漏的管件采用球形三通或苏维托特殊配件,并且该管件的下端正好在和楼板处于同一标高上,导致管件无法按照正常的做法安装套管,只能采用柔性接口铸铁管穿楼面的做法;2 在安装墙面装饰材料后,增垫消音层,大便器和净身盆则增设隔音板。
隐蔽式支架与结构体连接部位和管道固定支架均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噪声和减少噪声的固体传递3在冲洗水箱前端应填充泡沫塑料垫片,以有效防止墙面结露4排水管材宜采用聚乙烯管或HDPE管,排水管管件应与管材相配套,接口采用对口焊接,以改善水力工况,减少水流噪声和节约 三、结语: 现代社会 南方地区大多是同层排水,北方少数城市或少数开发商布局了同层排水同层排水,即所有排污口/排污横管位于该楼层内,仅主排污竖管贯穿楼上楼下串联排水立管设计采用柔性离心排水铸铁管道,加强型不锈钢卡箍连接此管道强度高并且减噪效果好,接口可曲挠、抗震,并且具有施工快速的优点,在超高层设计中普遍应用区别于传统降层排水,排污管打穿楼板引到楼下,后由排污横管导向竖管 相对于其他民用建筑,超高层民用建筑对给排水施工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更高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充分理解规范的要求,根据所设计的建筑物的特点不断总结和完善设计技术和方法,达到设计安全、合理和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鹏,等.给水排水工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程启令.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10). [3]杨元顺,董建平.如何保证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J].山西建筑,2006(15).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