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溴、碘的提取(修改稿).doc
4页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第1单元 课时4溴、碘的提取(修改稿) 主备人:曹黎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意义 2.学会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反应原理[来源:学,科,网]过程与方法:结合反应原理分析提取溴和碘的过程,体会实验设计的方法,提高思维 的发散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思想[来源:学,科,网]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提取溴和碘的反应原理难点:提取溴和碘的反应原理及工业生产流程设计思路由对比氯、溴、碘在海水中浓度的差异引出从海水中提取这些元素方法上的差异,通过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溴单质和碘单质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意义,从掌握实验室制备溴单质和碘单质方法到了解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回顾本专题第一节课中使用过的“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表”,可以明显发现氯、溴、碘三种元素在海水中含量的巨大差异,学生通过数据比较,分析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方法与提取氯的方法的异同,最后得出结论:从提取氯化钠后所得的母液中提取溴,从海水中富含碘元素的植物中提取碘。
PPT2-3)[过渡]溴元素和碘元素在海水中以-1价离子形式存在,需要被氧化成相应的单质才能被提炼出来,氯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这里要大显神威了先来看看我们在实验室中怎样用氯气制取出溴单质和碘单质[活动与探究1]学生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PPT4)[观察]观察操作方法,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板书]Cl2+2KBr=Br2+2KCl[阅读与思考]结合演示实验,通过阅读教材中有关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文字,运用反应原理解释生产流程的设置原因,并能根据“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推断出溴单质的易挥发姓[活动与探究2] 学生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KI溶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PPT5)[观察]观察操作方法,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板书]Cl2+2KI=I2+2KCl[阅读与思考]结合演示实验,通过阅读教材中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文字,运用反应原理解释生产流程图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并能分析每一步操作的方法、解释其中的原因比如解决如下问题:1.“干海带”在浸泡前是否应做适当处理?2.实验室过滤的基本操作?3.“提纯”的方法是什么?怎样操作?4.怎样将提纯后得到的碘和四氯化碳(或苯)进行分离,得到碘单质?[来源:学科网ZXXK]5.生产流程能否做其他改变?(学生可讨论“氧化”和“过滤”两个流程是否可以掉换位置。
[小结]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趋利避害[小结]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I-)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名称:① ③ [来源:学科网ZXXK](2)为使碘离子转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3)现以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来源:学§科§网Z§X§X§K]H.静置、分层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 ______ → ______ →A→G→ ______ →E→F⑷实验中使用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最后晶体碘聚集在_________(填仪器名)中。
[归纳总结] Cl2+2KBr=Br2+2KCl Cl2+2KI=I2+2KCl[作业]:学案[课后反思]: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 4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
